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一辆哪吒汽车,停在充电桩前,车内的娱乐系统安静得有些反常,驾驶员盯着手机一通猛戳,脸色比手机屏幕的省电模式还要苍白——别怀疑,这大概率就是最新一期的“断网门”用户。“网络已断开,请检查您的账户余额”,冷冰冰的提示,比南方的秋雨还透心凉。科技的进步,偶尔也能让人真实体会什么叫“现代孤岛”。
9月11日,多名哪吒汽车车主突然接到短信,内容大意是:车联网服务要停了,得自掏腰包买流量。对于追求智能出行、享受所谓“终身5G免费流量”的车主们,这就像一场措手不及的技术滑铁卢。车机断网,远程遥控、娱乐、甚至充电都受影响,不仅仅是小题大做,而是关乎出行安全和承诺兑现。
短信的发件人自称“合众汽车”,理由很正经:广东联想懂的通信拒绝履约,要停止流量服务,车主请自助购买流量。很快,联想懂的站出来声明:不是我们不讲武德,是哪吒汽车长期欠款,我们这才采取停机措施。双方打起嘴仗,戏早已不止闹到车主群和社交平台里,“躺枪”的用户成了夹板气。作为一个抽屉里全是停车罚单和事故鉴定报告的法医,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怀疑,这世界上最珍贵的,可能是透明的真相和能兑现的承诺。
证据链无非三环:短信通知、供应商声明、历史欠费。可惜现在证据只能拼成个失望的马赛克——官方渠道对外说明有限,业务合同内容只能靠媒体扒皮。天眼查显示,联想懂的是联想集团旗下公司,为哪吒汽车独家提供车联网。按理说,两家大公司合作,流量结算不会差这点钱。可现实就是这么魔幻,46万车主陷入断网,外头是市场寒风,里头是账户的冰窖。有人买了最便宜的5.9元/月包,还只能控制基本远程功能,导航、音乐这些,蓝牙都快被连秃噜皮了。智能汽车,瞬间退化成“半哑车”。
诡异的是,这并非哪吒汽车第一次“短路”。今年初至今,官网、App、车机系统多次断网维护,故障时有发生,所幸都熬了过去。可这回,不是修修补补能糊弄过去的门面问题,而是连根带叶的“断奶”。与其说是偶发,不如说是现金流危机的前兆。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已进入破产重整阶段,数十位意向投资人交了5000万保证金进场看货,1亿签约保证金等着拍板,钱味和债味、希望和焦虑搅拌在一起,空气有点呛人。
复盘这起闹剧,如果简单归结为“企业经营不善导致服务中断”,多少有点轻描淡写。供应商有账要收,谁也没义务做亏本买卖。但把用户直接“扔下线”,不如说是把智能汽车行业的软肋亮在了聚光灯下。消费者买的是一整套产品和服务,尤其承诺过“终身免费”的流量,就是购车契约的一部分。现在哪吒汽车说变就变,新老用户一刀切,让“科技含量”黑色幽默地变成了“跑路含量”。一朝断网,谁还会再信什么“终身”承诺?理性的人对此多半只有冷静的疑问:企业的兑现力究竟值多少钱?合同背书真能抵过现金流危机吗?
今天的市场环境比解刨台还要残酷。新能源行业“高投入、高竞争、高淘汰率”是公开的秘密。哪吒汽车曾经靠小众的价格、功能和噱头逆袭,属于“野路子逆袭正赛道”的代表。可正如知识付费早晚变消费陷阱,谁都知道低价高服务不是永动机。一旦研发与运营资金链拉胯,所谓“终身服务”将变成最脆弱的承诺。用户不过是被“承诺转让”玩法诓进去的一环,下一秒就可能被抛下独自买单。
有朋友问,站在法理和商业常识的天平上,谁该承担这次断网的锅?表面上是企业与供应商的债务纠纷,实则“受害者”是用户——他们既非合同主体、也无讨价还价空间。人们习惯把信任托付给资质、口号和“终身服务”小字,却没想过这玩意有一天说没就没。在这个意义上,失联的不只是车联网服务,还有汽车产业的底线和消费者的信心。
把车主丢给流量包,光靠职能部门“协商解决”,远远不够。行业如果不能给出刚性的赔偿、预警和服务兜底机制,所谓“智能化红利”就有可能变成“次贷危机前哨”。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哪吒汽车本来以“性价比平权”自居,如今成了“断网平等”,新老客户一个都逃不掉。只是这次的“平权”多少带了点悲凉——连想吐槽的网络都得自己掏钱开门,黑色幽默成了现实版的不靠谱。
经历这场“断网潮”,不光哪吒汽车要自问:新能源车企到底把服务承诺看成什么,是营销噱头还是核心资产?供应链金融的每一环,拿什么保障用户基本权益?终身流量终止,行业终身信誉还能剩下几分?
或许,这才是所有依赖智能网联的新兴企业都迟早要面对的问题。未来市场会给出残酷的答案,但被困在断网车里的车主们,眼下只能自力更生。至于哪吒汽车能不能挺过去,能否恢复服务,还能再承诺“终身不掉线”吗?这一次,你还敢信谁?
谁来为智能时代的断网“买单”,你觉得呢?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