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安世反噬欧洲车企,荷兰四面楚歌求“放一马”?中国:先还钱再谈!

一上来就冻结我147亿欧元的资产,这手笔玩得够大。荷兰人大概以为这是一记漂亮的快刀斩乱麻,结果没两天,他们自己的欧洲车企就先坐不住了,一个个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大众、宝马、奔驰那帮大佬,眼睁睁看着生产线上的芯片库存告急,那可不是虚拟数字,是每天白花花流走的四千万欧元真金白银。这时候,荷兰人又换了副面孔,想找我们谈谈,主题是“建设性对话”,想让我们“放他们一马”。

这场景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这操作背后那股熟悉的味道,隔着屏幕都能闻到。

荷兰经济事务部急匆匆地跑出来澄清,说这事儿跟美国没关系,“纯属巧合”。巧合?美国那边9月29号刚把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列入限制清单,你这边不到24小时,就以一个含糊不清的“公司治理问题”为由,冻结了中企在安世的全部股权。这种配合默契程度,你说不是彩排过的,鬼才信。更别提,后来法庭文件都曝光了,美国早就跟荷兰打过招呼:想从清单里豁免?行啊,先把中国的CEO换掉。这剧本,连遮羞布都不要了。

所以,这哪是什么巧合,分明就是一出早就排练好的双簧。荷兰就像那个在棋盘上被人挪动的棋子,以为自己走得很妙,实际上连自己下一步该去哪都决定不了。他们可能真的觉得,抱紧了美国的大腿,就能换来所谓的“战略安全”。但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什么圣诞老人?你替人挡了枪,人家最多夸你一句“干得漂亮”,至于你流了多少血,谁在乎?上一次配合美国限制ASML光刻机出口时,订单没了,市场丢了,荷兰不就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收拾烂摊子吗?

冻结安世反噬欧洲车企,荷兰四面楚歌求“放一马”?中国:先还钱再谈!-有驾

这场戏里,最先慌神的,反而是动手的人。我们这边只是calmly地出台了一个出口监管措施,连“禁令”两个字都没提,只是说安世东莞工厂的产品出境审批要加强。结果呢?荷兰比谁都紧张。他们的经济部长说,希望“建设性对话”,还暗示“解除限制对中国也有好处”。这话听着真有意思,像不像那个抢了别人糖果,还反过来劝人大度的小孩?“你让我吃完,对你也有好处,你看我开心了不就不哭了?”这逻辑,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想让我们先放货,再坐下来慢慢聊?这算盘打得我在东莞都能听见响声了。

咱们回头看看安世半导体这个事。它本是飞利浦旗下的老牌企业,2018年被闻泰科技收购后,运作得风生水起。八千多名工人在东莞,每年生产超过千亿颗功率器件,是欧洲汽车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心脏瓣膜”。现在,荷兰没有任何实质证据,就搬出冷战时期的《物资法案》,硬生生把一桩正常的商业并购打成“国家安全威胁”,这吃相,简直是现代版的空手套白狼。

现在的问题是,牌已经打出来了。欧洲那帮汽车巨头扛不住了,大众的ID系列每天都在烧钱,产线停摆的倒计时已经开始。欧洲汽车协会、德国莱茵集团这些利益方,也开始反过来给荷兰政府施压,据说莱茵集团甚至直接起诉荷兰政府索赔14亿欧元。你看,这火终究还是烧回了自己身上。荷兰想拿安世当筹码,结果却发现自己把整个欧洲的汽车产业都推到了悬崖边。

冻结安世反噬欧洲车企,荷兰四面楚歌求“放一马”?中国:先还钱再谈!-有驾

而我们这边,风平浪静,但手上的动作一点没停。安世半导体的中国公司,已经明确表示不再接受荷兰方面的任何指令。国内的业务正在飞速进行本地化重组,研发、供应链、人事,全方位加速“去荷兰化”。这就像一个高手过招,你锁我咽喉,我直接换条经脉运气。等我们这条新经脉打通了,你手上那点被冻结的股权,就真成了一张废纸——是壳,不是心脏,心脏已经在中国本土重新长出来了。

所以,荷兰现在面临的局面,就是“四面不讨好”。美国那边,它只是个听话的工具,用完就扔;欧洲盟友这边,它成了破坏产业链的“罪魁祸首”,人人喊打;而我们这边,态度明确得不能再明确:不豁免,不谈判,不让步。想谈可以,先把冻结给我解了,把造成的损失赔了,再来摆正姿态好好说话。否则,免谈。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了,这是一场关于规则和尊重的较量。全球产业链也不是几十年前那种靠“老规矩”就能通吃的游戏了。你敢动我的核心利益,就要做好承受相应代价的准备。荷兰这次踩到的,恰恰就是我们的底线。想让我们放他们一马?可以啊,先把抢走的东西还回来再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