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可热闹了,有位特斯拉车主直接把特斯拉告上法庭,说花5.6万买的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用起来跟宣传的差太远,感觉被“画大饼”了,要求退一赔三。这事一出,不少人都在问:FSD到底是不是“智商税”?花几万块买个辅助驾驶,到底值不值?
说实话,我身边不少朋友都对FSD又爱又恨。爱的是它那套系统听起来特别“未来感”,动不动就说“未来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恨的是,等了几年,功能更新慢得像蜗牛爬,实际用起来也就比普通L2强那么一点点,说好的“完全自动驾驶”,到现在连个“完全”影子都没见着。你说这算不算“打脸”?
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FSD到底值不值这个价,顺便看看别的品牌在智能驾驶这块,是不是已经悄悄“支棱起来”了。
先说说FSD的实际表现。目前在国内,特斯拉推送的FSD功能,其实主要还是增强版的自动辅助驾驶,比如自动变道、自动泊车、识别交通灯起步这些。听着挺高大上,但实际用下来,“上头”可能只有第一次体验的时候。开多了你会发现,它在复杂路口容易犯迷糊,变道时犹犹豫豫,遇到加塞反应慢半拍,甚至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刹车。你要是真敢完全放手,那真是拿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更关键的是,当初宣传FSD时,马斯克可是信誓旦旦说“很快就能实现L4级自动驾驶”。结果呢?几年过去了,国内连L3都没正式落地,FSD还在L2+的水平上打转。这落差,别说车主了,我都替他们“气的蹦起来”。花5.6万,相当于一辆五菱宏光Mini EV的价格,结果买回来个“半成品”,难怪有人觉得被“劝退”。
那是不是智能驾驶这条路走不通?当然不是。咱们来看看国内的“选手”们,早就“顶呱呱”地干起来了。
比如小鹏的XNGP,人家已经能在城市道路实现高阶智驾,广州、深圳等几十个城市都能用,而且体验相当丝滑。你设定好目的地,它自己就能完成变道、超车、避让、红绿灯启停,真有点“自动驾驶”的感觉了。关键是,这功能现在买新车直接送,或者月租几百块就能用,性价比直接“拉满”。
再看华为加持的问界M7、M9,ADS 2.0系统那叫一个“猛”。无图方案,全国都能开,而且“老司机”风格,开起来特别自然。我试驾过一次,那种从容不迫的变道和过弯,真让我有种“上桌第一个动筷”的排面感。更别说它还能自动过环岛、避让鬼探头,安全性这块拿捏得死死的。
还有理想,虽然智驾起步晚点,但步伐很稳。NOA全国都能用,导航辅助驾驶体验不输小鹏,加上自家的魔毯空气悬架,舒适性“走路摇头晃脑”级别。你花40万买车,既享受了智能驾驶,又坐得舒服,这叫“真香”。
对比下来,特斯拉FSD的处境就有点尴尬了。硬件是强,8个摄像头、算力也高,底子是“国民神车”级别的。但软件更新慢,本土化做得差,面对中国复杂的路况,有点“水土不服”。而国内新势力呢?直接拿中国路况当训练场,数据量大,迭代快,简直是“出片利器”遇上“技术狂魔”。
再说说价格。5.6万买FSD,什么概念?这笔钱都能给家里换台顶配冰箱加台大电视了。而小鹏、蔚来、理想这些,高阶智驾要么免费送,要么月费几百,简直是“跌冒烟了”的节奏。你说消费者怎么选?一边是“天塌了”式降价,一边是“纹丝不动”的高价,这还用选吗?
当然,特斯拉的品牌号召力还在,“车界网红”不是白叫的。很多人买特斯拉,图的就是那个极简风格和加速感。但如果你冲着FSD去,想体验“完全自动驾驶”,那我劝你冷静点。现在花5.6万买FSD,大概率是“买个希望”,而不是“买个功能”。
未来FSD会不会逆袭?谁知道呢。但至少现在,国内这些“后浪”已经把智能驾驶这桌饭,炒得热气腾腾了。特斯拉再不加把劲,恐怕连“灯厂”的名号都要被问界、小鹏抢走了。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花5.6万买FSD,到底值不值?你觉得这钱花得冤不冤?
面对小鹏、问界、理想这些“支棱起来”的对手,你会怎么选?
这样的智能驾驶时代,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