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家车企已经整体不被市场关注的时候,可能就需要营销大师出狠招了。所谓“欲练神功,需挥刀自宫”,这不是邪门歪道,而是敢于断臂求生。就像福特最新的消息,就让人震惊:林肯Z官方一口价降至16.98万元,意味着比同平台的福特蒙迪欧还便宜1万。
这不是促销,这是反向背刺。同平台、同动力、同底盘,林肯Z本应站在品牌金字塔的高位,如今却主动跌入蒙迪欧的价格池,成为自家兄弟最强竞争者。
蒙迪欧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24,543辆,占据长安福特的销售主心骨。而林肯Z同期销量不足3,000辆,在统计图表中几乎无法形成曲线。
从财务角度看,福特选择放弃高走量车型,扶持一款滞销豪华车,是对短期营收逻辑的公开挑战;从品牌战略看,这是一次罕见的自我切割。
蒙迪欧卖得多,却几乎无利可图。在新能源中级车降价潮冲击下,合资燃油的价格带已沦为洼地,蒙迪欧所在区间成为生存边界的灰色地带。
相比之下,林肯Z哪怕销量惨淡,仍具有“豪华标识”的心理定价锚点。16.98万元的出现,本质是一次品牌势能向下释放的行为投放。
福特并非糊涂。它深知,蒙迪欧属于中国特供项目,生命周期与话语权皆有限;而林肯作为集团全球品牌,承载的是品牌资产与价值认知。
在比亚迪汉、极氪007、深蓝SL03与小米YU7全面进逼20万元轿车区间时,林肯Z的下探,不是为了抢走蒙迪欧的市场,而是要阻击“智能新能源轻豪华”的上浮渗透。
这不是一次市场动作,而是一场品牌结构的重构实验。福特用林肯试图在传统豪华与中国新势力之间建立一道“性价比防火墙”。
从某种意义上说,蒙迪欧的边缘化,是福特“保林肯、弃中庸”的必然结果。一个利润微薄的高销量产品,换不来未来的认同价值。
林肯Z能否撑住并打开通道不得而知,但它的存在,至少说明福特还在尝试用品牌信仰替代产品套路——哪怕用自残的方式。
这一策略的风险在于:若林肯Z仍无法形成有效转化,蒙迪欧又因价格交叉失血,福特在中国的燃油轿车体系将面临系统性空洞。
但它的意义在于:在全行业品牌价值坍塌的当口,福特敢于主动打破“合资等级”,让林肯下沉至用户触手可及的价位,是一次极具教科书意义的实验。
挥刀自宫不是目的,练成神功才是终局。福特这一次,看似自伤,其实是在重塑伤口与荣誉的联系。在新能源冲击下,它赌的是品牌,不是销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