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企业都需要公关,公关,意如其字,就是公共关系的意思。公关的对象一般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可分为面向政府的公关、面向供应商的公关还有面向其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即客户的公关。
汽车企业在公关行为上,面向非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公关,车企的做法之一是成立基金做慈善事业,而面向核心利益相关者(客户)的公关,一个做法就是给客户寄送礼物、邀请用户参与新车上市、试驾活动。公关意在拉近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营造并强化车企品牌定位所确立的形象。
关注汽车圈的车迷,大概都知道近两年来,德系汽车品牌的两个公关翻车事件,一个是保时捷私底下偷换转向柱;另一个是宝马Mini品牌参加上海车展冰淇淋只发外国人不发中国人。
保时捷转向柱事件,发生于2022年上半年,在这段时间订购保时捷或拿到车子的中国用户,发现保时捷无故减配电动转向柱改为手动转向柱,随机引发了大批中国车主集体维权。该批车主发现同样是保时捷用户,北美地区订购保时捷的客户却拥有电动转向柱,保时捷官方向北美地区用户承诺,待疫情所导致缺少的芯片到位后,只需给车子安装上芯片,电动转向柱功能就可使用,同时还向北美车主发放邮件通知,给与500美元的赔偿,无任何限制使用条件。对比之下,中国用户不仅面临着私底下被偷换转向柱的问题,保时捷官方后期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后期取消免费转换为电动转向柱的承诺,并发放2300元购车代金券给车主作为补偿。如此区别对待,由此引发了中国用户的强烈不满,维权车主在保时捷直播账号下、黑猫投诉平台上刷屏控诉。保时捷这一劣质公关行为,彻底坏了保时捷在中国车迷心中的口碑,直接导致了2023年保时捷在中国区市场销量下跌的表现, 2023年,保时捷中国区销量为7.93万辆,同比下滑15%,这与全球市场取得了3.3%的逆势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无独有偶,宝马Mini也做了差别对待,以至于公关翻车。2023年四月的上海车展上,有网友在微博曝光发现,宝马Mini展台的工作人员只发冰淇淋给外国人,中国人去询问只能吃上闭门羹,吃不上冰淇淋,此后宝马官方账号连续两次发文出来澄清问题,结果越描越黑,始终没有对区别对待问题做出解析,以至于有网友声讨表示,宝马在玩双标。
而与德系品牌翻车式公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造车新势力——小米汽车。小米汽车一系列速度快、精准到位的公关行为,着实惊艳到我了,不得不感叹,还是中国车企更懂中国人的心理。一起来看看,小米都有哪些绝妙的公关案例。
①、微博大V质疑小米测试车全国跑,为啥不开卖?
没不久,雷总亲自转发回应,上路测试是为了把品质和体验打磨到最好。
②、小米总裁卢冰伟乘坐Su7出席手机发布会,被媒体拍到他乘坐的Su7后排空间不算宽裕。
随后第二天,他亲自在微博上录拍一个视频,公开表达是误会,澄清小米汽车空间足够大。
③、门店试驾车被米粉顾客高频次的试乘试坐,坐垫出现了鼓包和包浆现象。
在小米汽车官方账号上,几日一更的集中问答集合上回答了此问题。
……
还有关于为啥锁单后定金不可退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小米汽车官方都在给出迅速而到位的答复。
看吧,车企在公共关系上遇到负面问题与新闻时,用“打太极”的手法遮遮掩掩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这要求公关者站在诉求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迎合舆论舆情顺势而为,才能把负面变正面、化危机为商机,挽回品牌美誉度乃至于拉高品牌好感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