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在电动车领域的起起伏伏,堪比一出精彩的商战剧。
曾经,它被戏称为合资车企中“努力”的代表,却在bZ4X和bZ3上栽了跟头。
bZ4X沦为笑柄,bZ3则成了网约车的专属座驾,这无疑给了丰田当头一棒。
丰田章男社长那句“一辆电动车的电池能造几十辆混动车”,虽然言之有理,却忽视了消费者对多样化选择的渴望。
这就好比《诗经》里说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丰田固守混动技术,却忽略了电动车市场这片广阔天地。
转折点出现在广州车展。
广汽丰田推出的铂智3X,名字虽像个临时工的作品,与bZ3X毫无新意,却意外地让人眼前一亮。
它并非丰田独立研发,而是基于广汽的电动平台打造,与埃安V颇有渊源。
这出乎意料的策略,如同诸葛亮空城计一般,以虚掩实,令人不禁拍案叫绝。
我初次拜访丰田展厅时,正赶上铂智3X未上市,出于职业本能,我试图拍摄几张照片,却发现门口赫然立着“禁止拍照”的告示。
这与新势力车企热衷宣传形成鲜明对比,如同两军对垒,一方剑拔弩张,一方却深藏不露。
铂智3X上市后,价格的惊喜打破了之前的沉闷。
我再次来到展厅,销售人员的态度热情了许多,“想试驾随时欢迎,加不加微信都随意,咱们不搞那些繁文缛节……”这转变,正应了那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上海车展上,丰田又带来了bZ5和bZ7。
bZ7,广汽丰田打造的中型轿车,外观设计颇为惊艳,在我看来,甚至比同场发布的新一代雷克萨斯ES更具吸引力。
虽然无法试驾,但透过车窗,我看到了华为的车机系统。
丰田此举,如同李白“借月抒怀”,借助外部力量,提升自身竞争力。
bZ5则是一款预售价格在13-16万区间的跨界SUV,它沿用了bZ3的“法拉利同款”方向盘,但却摒弃了bZ3饱受诟病的车窗控制键,细节之处见真章。
消费者对丰田的期待从未改变:实用、可靠、经久耐用。
那些花哨的功能,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
如今的电动车市场,大家早已看透了本质:电动车,归根结底,还是车。
丰田的策略转变,令人耳目一新。
它不再孤注一掷地押宝纯电动,而是采取了多线并举的策略,既有自主研发,也有与其他企业合作。
这如同《孙子兵法》中的“虚实相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bZ3X以亲民的价格和不错的销量证明了其策略的成功;bZ5和bZ7则瞄准了更高端的市场。
丰田的未来之路依然漫长,挑战依然存在。
但它已经不再是那个墨守成规的丰田。
它开始倾听市场的声音,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变得更加务实。
这就像一位历经磨练的武林高手,终于练就了绝世武功,准备在电动车市场大展拳脚。
丰田未来的表现,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