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汕高铁成沿海通道关键:串三市7站,2小时经济圈成型,助粤东变枢纽

谁还记得三年前从汕头去广州,光在路上就要耗掉3个小时?遇上节假日堵车,坐大巴更是能堵到让人怀疑人生。现在好了,汕汕高铁一开通,这日子彻底翻篇——汕头到广州最快1小时51分,到深圳最快1小时49分,速度直接翻了两倍还多!这哪是提速,简直是把粤东和大湾区的距离“焊”在了一起,让以前的“跨省像跨山”,变成了现在的“跨市像串门”。

说起来,汕汕高铁可不是普通的铁路,它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关键一段,全长16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串起了汕头、揭阳、汕尾三市,沿途设了7个站:汕头、汕头南、潮南、惠来、陆丰东、陆丰南、汕尾。别小看这一串站点,它一边接广汕高铁、深汕高铁,另一边还能连在建的漳汕高铁,等全线打通,从珠三角到长三角的南北向高速客运通道就彻底通了,到时候粤东和沿海其他地区的联系,只会比现在更紧密。

汕汕高铁成沿海通道关键:串三市7站,2小时经济圈成型,助粤东变枢纽-有驾

要是聊起这趟高铁最牛的地方,那必须是汕头湾海底隧道。这可不是普通的隧道,它是世界上首座时速350公里的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全长9781米,最深处埋在海底68米以下,还得穿过17条断层破碎带,更别说这里还是8度高烈度地震区——你说这工程难度,是不是堪比在海底“穿针引线”?

更考验人的是,海底的水压近1兆帕,海水还有强腐蚀性,稍微有点差池都不行。施工团队最后用了矿山法加盾构法的双模式掘进,还首创了铁路隧道高精度超高压海面注浆技术,连混凝土开裂的难题都用新型抗裂材料解决了,说它是“抗压抗震抗腐蚀三料冠军”,一点都不夸张。

汕汕高铁成沿海通道关键:串三市7站,2小时经济圈成型,助粤东变枢纽-有驾

现在高铁运营起来,数据也很亮眼。平常每天开48趟列车,到了节假日高峰能加到58趟,算下来一年能接送456万人次,平均每天1.3万人。就说刚过去的暑运,光这段时间就送了超100万人次,比去年还多了1.01%,连带沿线的旅游收入都涨了30%。服务上也贴心,搞了“日常线+周末线+高峰线”的模式,客流多的时候不加价还能多开车,智能检票机让进站速度快了不少,到现在已经帮了700多位重点旅客,不管是老人还是带小孩的家庭,都能少跑腿。

这高铁一通,对粤东的影响可不止出行方便。以前粤东到大湾区得3小时,现在缩到2小时内,“2小时经济圈”直接成型,人才、钱、信息这些资源,在两地之间流动起来就像开了绿灯,对“百千万工程”里的产业合作帮助太大了。当地还借着这股劲,办了20多场文化美食活动,潮汕英歌舞、牛肉丸这些特色,一下子吸引了超100万人次参与,不少人都是坐高铁来打卡,既打响了地方品牌,又让老百姓的钱包鼓了起来。更别说它还连起了沿海城市和湾区港口,海陆空立体交通网一成型,企业在这里办厂、做生意,物流成本降了,产业链也更顺了。

汕汕高铁成沿海通道关键:串三市7站,2小时经济圈成型,助粤东变枢纽-有驾

再往远了看,等到2025年底全线贯通,汕汕高铁每天能开50对列车,运能还能再涨一截。到时候和漳汕高铁接上,从珠三角到海西经济区再到长三角,这条线就彻底通了,广东也有望成为全国第一个“市市通350公里高铁”的省份。以前粤东总被说“地处末梢”,现在有了这条高铁,直接变身沿海经济枢纽,不管是和西南地区联动,还是对接东盟市场,都多了条快车道,这对我国双循环新格局的建设,可是实实在在的支撑。

汕汕高铁成沿海通道关键:串三市7站,2小时经济圈成型,助粤东变枢纽-有驾

数据不会说谎,从3小时到1小时51分,从地理末梢到沿海枢纽,汕汕高铁改的不只是出行时间,更是粤东千万人的生活节奏。有人早上在汕头街头吃碗热乎的牛肉丸,中午就能坐在广州茶楼里喝早茶;有人把家乡的海鲜、特产通过高铁运到大湾区,生意一下子做遍了南方。你要是坐过汕汕高铁,有没有发现哪些让你惊喜的小细节?要是没坐过,接下来想去沿线的汕头吃牛肉丸,还是去汕尾看海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