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都说电车赛神仙,咋瞅着一票老司机还赖在油车窝里?
莫非是他们跟环保有仇,还是嫌兜里钱烧得慌?
这事儿啊,可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就拿混动车来说,瞅着好像能薅羊毛,一不留神,让你栽跟头的地方可多着呢。
先掰扯掰扯这技术,听着就让人犯晕。
啥串并联、增程式、DMI,简直像啃天书。
就说丰田那套THS吧,跑高速那是真给力,省油杠杠的。
我一哥们儿开凯美瑞双擎跑长途,愣是压到了百公里4.8升的油耗,比一些纯电大户还抠。
但增程式就不是那回事儿了,像理想L7,发动机就是个“移动充电宝”,在城里晃悠还行,一上高速,油老虎的本性就暴露了,电量告急时甚至能飙到百公里7个多油。
比亚迪的DMI倒是有点意思,想不当冤大头,就得把这些弯弯绕绕摸清楚。
电池这玩意儿,更是雾里看花。
容量大小、SOC区间调控,听着就催眠。
电池容量太迷你,纯电模式跑不了多远;太大,票子哗哗往外掏。
本田i-MMD那小电池,在30%-70%之间伺候着,据说能扛十年。
可你要是三天两头让它低于20%或者高于80%,那损耗速度,想想都肉疼。
现在不少混动都玩长续航,一百多公里,每天回家插上电,省心省事。
但你要是就图个油耗低,卡罗拉双擎那种小巧玲珑的电池也凑合。
电机功率也得掂量掂量,别光看纸面数据,还得亲自上路试试才知道深浅。
有些美系混动车,电机功率捉襟见肘,高速上再加速那叫一个力不从心。
比亚迪DM-i的电机功率富富有余,超车变道都更有底气。
还有增程式,发电电机能效必须拔尖,不然馈电油耗能让你怀疑人生。
盘车的时候,别轻信那些厂商宣传,都是障眼法。
WLTC亏电油耗,先砍掉一成水分再说。
想摸清真底细,提车后自己实测,多跑几桶油,取个平均数。
别被4S店那些“试驾车省油秘籍”给唬住了。
电池质保也要细嚼慢咽。
有些牌子嚷嚷“8年15万公里质保”,但定睛一看,衰减到七成以下才给安排。
比亚迪DM-i这点就厚道多了,衰减到七成直接换新。
至于延保这玩意儿,看你的用车强度,一年跑个三万公里,续个保还是划算的。
充电口也得门儿清。
有没有快充,决定了你能不能说走就走。
有些混动只能慢悠悠地充,那就只能在自家桩上慢慢熬了。
还有外接电源功能,野营的时候能不能涮火锅,就看它放电功率够不够劲儿了。
保养这事儿,也暗藏猫腻。
混动车要补给电机冷却液、更换电池散热滤芯,比烧油的多了两项。
机油也得伺候低粘度的全合成,虽然贵点,但能给发动机延年益寿。
残值率也别掉以轻心。
丰田双擎、比亚迪DM-i还算坚挺,有些欧系混动就差强人意了。
电池残值也要盘算进去,虽然混动电池回收价不如纯电,但整车出手价更高,总的来说还是混动更划算。
用车也有诀窍。
市区里用EV模式,能省下一笔可观的开销。
高速上切换到“高速挡”,让发动机挑大梁,效率更高。
充电的时候,赶在谷时电价,能省一块是一块。
电池保养也要上心。
别老是撑到满格,充到八成意思意思就行了。
也别用到弹尽粮绝,低于两成赶紧补电。
夏天别暴晒,冬天充前热热身。
车子闹脾气了,也别抓瞎。
电机哼哼唧唧,可能是冷却液告急;电池亮红灯,用OBD扫一下码;发动机打不着火,可能是火花塞积了灰。
家用代步,比亚迪宋PLUS DM-i 110km版是不二之选,纯电里程够用,周末还能撒个欢儿。
长途奔袭,丰田汉兰达双擎更稳妥,满油满电续航一千公里,不用老惦记着找充电桩。
跑营运,传祺M8宗师混动版能省出一大笔油钱,两年就把混动溢价给挣回来了。
所以说,买混动车,别光听销售在那儿天花乱坠,自己得心里有数。
摸透技术原理、掂量选购指标、掌握用车技巧,才能真正把钱袋子捂紧。
记住,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混动车,只有最适合你的!
下次试驾的时候,着重试试高速加速、亏电油耗,别让混动变成你的“甜蜜的烦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