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现在报废一辆车,是不是就是把车扔到废铁厂、等人家一顿操作到最后剩点铁皮钱?以前我也是这么觉得,想着十几二十万买来的宝贝,等年限到了,能剩几百块,权当给自己的“青春纪念品”收个尾。这事仔细一琢磨,谁不觉得窝囊:一车零件,怎么就算“铁疙瘩价”了?是不是咱全中国的车主就只配每吨废铁价出手?
听说有些人报废车之前先自己“拆零件”,结果最后比直接称废铁还多赚好几千块。有些东西真的不懂不知道,一懂差点气炸。例如那铝合金轮毂,平时开车压水泥坑卡减速带,整天视这四个“圆圈”为无物,其实它才是你的“理财产品”。市面回收废铁不给力,回收铝合金轮毂一组随便卖个900块,要是牌子好或成色佳,某些二手市场有人专门收,直接标个两千三千的价格,还不带还价。你说这是不是妥妥的隐性福利?很多人车都报废了还不知道,别人早把轮毂当二手藏宝了。
再说这电瓶,谁没骂过电瓶“老不争气”,没电打火都难。可就算这个“落魄家伙”,回收价都能到一百二三十块,运气好新换没多久翻新转手就是三百块麻利进账。有些人直接把电瓶留着用,家里搞户外照明都能凑合。结果你一口气送到报废厂,电瓶分分钟被人拆走再二度变现,你啥都没捞着,别人默默笑开花。这事儿真的要问问:你当铁皮卖掉,电瓶怎么就被“算进吨位”了?不亏吗?
最让人开眼的是那个不起眼的三元催化器。老实说我一开始还真以为三元催化器和排气管差不多,顶多多几根铁棍、有点隔音棉。后来深扒一下,涨知识了,这玩意里面竟然有贵金属铂、钯、铑。这种金属你去专门的收购点,按克算价,比如普通车型拆下直接给你个五百到一千块,大排量的豪华车能卖出两三千块。你说谁想到一块藏在底盘的零件能顶一台旧微波炉的价?想想报废站“收件哥”嘴巴上说收废铁,其实暗地里就是盯着你的三元催化器。你扔掉就是给别人送钱,选择自己拆就能多拿几张票子,这到底是“谁冤谁赚”?
有的人可能会说,车都报废了连车牌也跟着注销,能有什么油水?这你又错了。尤其是那种豹子号、顺子号、省城靓号的车牌,在二手圈,收藏和牌照转让,能卖出四五位数的价格。甚至有些老款车的“特殊号段”对玩家来说就是“稀有宝贝”。最不该的,是报废厂偷着把车主的好号留下,转手卖出去,等车主发现时早已签了所谓的自愿弃号协议,到头来闹心又无可奈何。是不是就像以前农村地里种的小麦,让村里收粮站“挑挑拣拣”,好麦子都另算价、剩下的才给你钱,天大的冤枉买卖。
坚决不能让自己的车只按废铁卖!你仔细看看,身边聪明点的人压根儿不吃哑巴亏。比如隔壁懂行的,提前把轮毂拆了自己卖、电瓶拿出去找回收、三元催化器专门找行家收购,最后再连带盯紧车牌,全部零件一分不少。有的零头加起来,净赚七八千块,跟直接卖废铁比,多两三个红包都不止。反过来那些“不懂行”只讲究省事的,人家一口价处置,一分不剩地让人家“收获意外惊喜”,真真实实就是“把钱送别人手里”。
你说这道理是不是很简单——“只要动点脑筋,咱也能多得几千块”。可为什么还是有我们这些人走进坑里?一个字,懒!再加上觉得麻烦,怕拆怕处理,或者觉得“正规流程”最保险,最后就真沦为“送温暖”。现实是,报废车的流程,就是赚你不懂和不愿折腾的钱。你自己白白损失,不痛不痒,回收厂赚得盆满钵满。
一次两次可能不在意,可如果你家里是那种“闲置多年才报废”的二手老车,零件全是“保值潜力股”。轮毂、三元催化器、电瓶甚至票价高的车牌子,对外都能变现。有人觉得拆太费事,其实一问附近维修厂,有很多只收零件的回收商,都是按市场价给钱,比你直接跟报废厂一刀切,不知道多出了多少。再说,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哪个回收机构价格好哪个能上门,其实都能查。你有空刷抖音刷快手,怎么就不能花一小时把轮毂三元催化器的信息找找?不瞒你说,我也帮朋友查过,给收轮毂的拨个电话半小时后就有人来验货,当场定位转账,比正式手续还靠谱。
报废厂其实非常愿意你什么都不拆,直接交车。你想想,他们赚的不是从你那点小钱,而是后端能“二次分解再出售”所有有用零件,利润比废铁价高太多。你手头的车差不多本也是按零部件定价,轮毂、催化器、电瓶,甚至有些车型的车灯、倒车摄像头、升级音响都能卖个好价。谁会主动把自己的“最后一桶金”拱手让人?
有些人说懒得折腾,图省事——那你就真的相当于“把车做公益了”。做公益不是坏事,但你明明可以不做冤大头,为什么不多点自觉,把钱拿在自己兜里?说白了,报废车这个环节,实际上就是最后一次捞钱机会,错过了你只能悔青肠子。想想十几万买来的车,最后能卖废铁价还是“多收七八千”,这种机会是不是值得盯紧?你感觉挥霍容易,其实全是懒。
看多了身边人的案例,有人多挣一两千,也有人因为提前打听攻略,最后轮毂、三元催化器、电瓶、靓牌都变成实打实的钱,直接拿去旅游买家电,幸福得不行。你如果觉得报废车流失钱无所谓,那就是自己不够精明。其实每个零件背后都有圈子,轮毂圈、催化器圈,哪怕换几百万公里的破电瓶也有人收。信息消息一抓准,分分钟就能变现。你舍得自己闭着眼做“优质韭菜”吗?
换句话说,咱们的车“落叶归根”时,不光是留个铁壳,它的心脏、电池、轮毂甚至车牌也都能有第二春。你是愿意让别人获得这个惊喜,还是自己提前布局捞一把?人嘛,“精一点”总比“省事”强。这种机会不常有,下次再报废车,记得多一本心,不怕多花点精力。真正会算账的,最后乐呵呵的不是回收厂,而是自己。这事,别老等到吃亏才明白。你说是吧?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