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S单目、多目、双目摄像头!

在自动驾驶领域,单目摄像头目前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是以行业领导者mobileeye的技术为代表。然而,单目摄像头在测距方面存在一个明显的局限性:摄像头的视角宽度与测距精准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权衡。具体来说,视角越广,能准确测量的距离就越短;反之,视角越窄,可探测的距离则越长。这与人类双眼的视觉体验相似,远处视野狭窄,近处则视野开阔。

人类双眼的性能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人造产品。车载摄像头通常采用定焦设计,无法像人眼那样灵活变焦以适应不同距离。现阶段的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要求摄像头能覆盖40至120米的范围,未来这一需求甚至将延伸至200米以上。尽管mobileeye的当前技术水平已能满足120米范围内的需求,但其下一代EyeQ4和EyeQ5产品预计将把视距提升至150至200米。

如何用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满足不同距离的观测需求,成为了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内开始探索双目甚至多目摄像头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在不同距离下的视觉清晰度和准确性。

多目摄像头的设计原理在于,不同焦距的摄像头与成像清晰度直接相关。由于车载摄像头在技术上难以实现频繁变焦,同时单个摄像头也无法应对海量的数据处理需求,因此多目摄像头应运而生。通过组合多个摄像头,每个摄像头覆盖不同的场景范围,从而既解决了变焦问题,又提升了各距离下的识别清晰度。例如,广角镜头可用于观察近处环境,而窄角镜头则负责远距离观测。

然而,多目摄像头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它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首先,如何在汽车上合理安置这些摄像头就是一大难题。汽车挡风玻璃处空间有限,需容纳多种传感器和设备。其次,多目摄像头对摄像头之间的距离有一定要求,这进一步加剧了空间紧张的问题。最后,多目摄像头的成本高昂,不仅硬件成本成倍增加,算法复杂度和处理多路图像数据的难度也大幅提升。

双目摄像头和三目摄像头也各有其局限性,如镜头误差难以控制和多个传感器之间的信息矛盾等。因此,行业正在探索新的出路,如异形镜头和新型传感器技术。这些新技术有望解决现有摄像头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大尺寸传感器实现1至200米范围内任意焦段的清晰成像,从而彻底革新自动驾驶的视觉感知能力。

ADAS单目、多目、双目摄像头!-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