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万元以内混动轿车仍习惯于“核心配置看高配”的当下,领克10EM-P选择了反其道而行。这款中大型插电混动轿车近日通过工信部第396批新车公示,核心卖点清晰直接:不区分配置级别,全系标配智能四驱与激光雷达。从动力到底盘,从感知到底层构架,领克10EM-P将“旗舰体验”作为起点,赋予了主流价格段前所未有的技术含量。
核心配置拉满,智能与性能同步普及
领克10EM-P的动力系统由1.5T混动发动机与DHT Evo混动电驱组合而成,综合输出功率达390kW,峰值扭矩755N·m,极速210km/h,在混动领域已属于性能标杆级别。搭配智能四驱系统,车辆可实时感知并动态分配前后轴扭矩,带来更强通过性与湿滑路况下的操控稳定性。
智能化层面,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具备超视距三维感知、全天候气候适应、多模态感知融合等关键能力,显著提升车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可靠性与感知精度。这样的配置过去只出现在60万元以上的车型中,如今领克将其直接作为入门起点,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的智能驾驶保障,突破了传统“技术贵用”的配置壁垒。
旗舰级空间与双电池布局,全面构筑整车稳定性
整车尺寸达5050×1966×1487mm,轴距3005mm,定位清晰,内部空间在中大型轿车中属于第一梯队水准。后排横向与纵向乘坐空间充裕,车内NVH隔音工程同样达到了高等级水准,为用户提供静谧、舒适的长途驾驶体验。
能源系统方面,1.5T发动机具备120kW独立输出能力,确保在多种驾驶模式下保持灵活应对。电池系统采用宁德时代与衢州极电双供应体系,均为磷酸铁锂方案,兼顾稳定性、热安全与循环寿命。双供应商策略不仅提高了产业链弹性,也避免了因电池品牌差异带来的性能波动,为用户提供更加一致和可预期的用车体验。
与其说领克10EM-P是一款产品,不如说它是对市场配置结构的一次回应。在智能四驱和激光雷达全面普及的基础上,消费者不必再为了基本安全功能而被迫加价选高配,不必为了完整的驾驶体验而被迫接受繁复的选装逻辑。整车配置结构的“去等级化”本质上是一种产品观的升级,它把用户放在了设计逻辑的正中心。
领克10EM-P不是靠“卷参数”出圈,而是靠“卷逻辑”站稳脚跟。在智能技术逐渐成为决定性购买因素的背景下,它率先完成了配置层级的重组,将原本被精英化的智能资源打包下放,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以主流预算,享受旗舰体验。这既是对用户使用场景的真实还原,也可能成为插电混动市场迈向下一阶段标准化的一次关键推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