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有个事儿,特别有意思。广汽的冯兴亚,北汽的张建勇,还有东风的杨青,三位国企巨头的话事人,不约而同地干了同一件怪事:董事长和总经理一肩挑。这感觉就像你们公司老板突然宣布,从今天起,他也兼任你们部门的总监,还要亲自盯你们的KPI。就问你慌不慌?
这事儿表面上看是人事变动,是总经理暂时空缺,但你要是真这么想,那就太年轻了。讲真,这根本不是什么“临危受命”的剧本,这是一出“不装了,摊牌了”的现实主义大戏。核心就一句话:旧地图已经没用了,新大陆在哪儿谁都不知道,所以船长只能亲自拿着望远镜,同时还得自己下去摇橹。
咱们先得搞明白现在车圈是个什么情况。这不是和平年代的商业竞争,这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以前大家是在一个餐厅里吃饭,比谁家的菜色好,谁家的服务员漂亮。现在不是了,现在是有人直接往餐厅里扔手榴弹。前有特斯拉这个雷电法王天天念咒,后有比亚迪这个价格屠夫提刀追着砍,更别提小米这种不讲武德的,直接把年轻人的第一张饭票给撕了。整个市场已经彻底疯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在这种背景下,你再看那套“董事会定战略,总经理抓执行”的老黄历,是不是觉得有点可笑?战场上炮弹满天飞,你总指挥还在后方画地图,等地图送到前线,阵地都没了。所以,这三位大佬的选择,本质上是一种“掀桌子”的自救。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舒服。决策效率?那都是好听的说法。说白了,就是老子信不过别人了,我自己来。
我们来掰扯一下这三家。广汽的冯兴亚,你说他不懂吗?他太懂了。上半年研发砸了快一百亿,七成扔给新能源。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一个老牌武林正派,突然发现自己的内功心法打不过人家的科学修仙了,于是把几百年的家底全拿出来,买了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开始从头学起。埃安销量涨,高端车占比提,海外市场也搞得有声有色,这些都是冯总亲自督战的结果。自己画的饼,得自己亲自下场烙,不然厨子给你烙糊了,你都没地方说理去。
再看北汽的张建勇。北汽这几年,怎么说呢?就有点像班里一个曾经的优等生,突然有点跟不上趟了。张总这一年,干的就是把全家最好的资源,什么鸡蛋牛奶,一股脑全塞给极狐这个“亲儿子”。智能化这块短板,更是玩儿命地补。这操作,就好像《道诡异仙》里的李火旺,你知道自己身上有病,而且病得不轻,但你不能停,你得一边发疯一边往前冲,因为停下来就是死。
东风的杨青呢,更像一个定海神针。东风家大业大,内部山头林立,之前又经历了大风大浪,人心不稳。杨总亲自坐镇,稳住岚图这个火种,就是最大的功劳。说真的,我最近在琢磨一件事,就是为什么外卖的包装越来越复杂,一个鸡腿恨不得套三层盒子。这跟东风的处境有点像,内部整合比外部开拓更麻烦。杨总现在就是那个亲自打包的人,确保饭送到客户手里的时候,还是热的。
但这件事最魔幻的地方,在于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真的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总经理吗?别逗了。这三家是什么体量?全球范围内找个职业经理人,很难吗?
这简直是胡闹!
真相是,他们不是在找一个总经理,他们是在找一个“活人”。一个既懂汽车这种重工业制造的“铁锈味”,又懂软件定义汽车的“代码味”,还得能跟用户打成一片,浑身散发着“海底捞味”的新物种。这种人,你告诉我上哪儿找?这根本不是招聘,这是许愿。
广汽搞全球招聘,条件开得明明白白,要懂新能源,要懂智能网联。潜台词就是:光会造车的老炮儿,不好意思,您的技能包已经过期了。他们要找的,是一个能把汽车当成一个巨大的、带轮子的手机来运营的操盘手。这人得是工程师、产品经理、营销总监和用户运营头子的四位一体,是战略压缩毛巾,看着不大,泡在市场里能瞬间膨胀成一个军团。
北汽的路子更野,直接内部搞饥饿游戏。张总亲自当考官,让下面有潜力的年轻人放手去打。谁能带着极狐杀出一条血路,谁就是未来的太子。这比空降一个外人强多了。空降兵,尤其是国企的空降兵,水土不服是大概率事件。自己养蛊养出来的,那才是真的狠。
所以你看,岗位空着,不是没人,是标准变了。以前是填空题,现在是开放式论述题,而且是玄学论述题。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打工皇帝,而是一个能跟他们一起修仙渡劫的道友。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跳大神的,拿着几个公开信息就开始解读天机。但你别说,这事儿它就是这么个味儿。因为传统的商业逻辑已经解释不了这个癫狂的世界了。你必须用一种更混沌的眼光去看。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特别能理解这种状态。人到中年,最怕的就是发现自己手里的锤子,已经敲不动新时代的钉子了。这三位大佬,手里握着的是中国汽车工业最厚重的家底,但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连游戏规则都在天天变的战场。这种焦虑,不是开几次会就能解决的。所以他们只能选择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方法:亲自下场。
这是一种掌控,更是一种无奈。
一方面,他们亲自下场,确实能把企业的战略意志贯彻到底,像闪电战一样撕开组织的惰性。但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企业的人才梯队和组织架构,出现了系统性的断层。一个健康的组织,应该是帅不用亲自上阵搏杀的。现在元帅都提刀上阵了,说明仗已经打到最艰难的时刻了。
但换个角度想,这或许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追随者变成引领者的必经之路。以前我们学别人,有教科书,有标准答案。现在我们自己成了出题人,很多时候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三位掌门亲自下水摸石头,至少姿态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用自己的双肩,扛起了一艘巨轮转型的全部重量。这种行为艺术本身,就比任何PPT都更有说服力。
所以,别再问他们下的什么棋了。棋盘都快被掀了,还下什么棋?他们这是在打仗,在用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赌注,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我不知道。也许他们真的能找到那个“新物种”,顺利交棒,企业从此走上新巅峰。也许,他们会发现,那个能带领企业穿越周期的人,其实就是镜子里的自己。这两种可能,都挺摇滚的。反正最终的结论就是,这个时代,已经没有标准答案了,能活下来,就是唯一的答案。能活,就是能活。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