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

前言

走在越南街头,十辆摩托中九辆是本田、雅马哈,偶尔见到的中国品牌已寥寥无几

曾几何时,中国摩托如力帆、隆鑫等占据越南80%市场份额,年出口高达19.2亿

如今“败走越南”,打败中国摩托的不是日本,而是我们自己……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19.2亿背后的“价格屠夫”神话

2000年代初,越南经济腾飞,城市化进程加速,数千万年轻人涌入城市,对代步工具的需求激增。

然而,日本品牌如本田、雅马哈定价高昂,普通民众难以承受,中国摩托车,正是在这个“市场真空”中杀入的“价格屠夫”。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中国125cc摩托车售价仅为日本品牌的1/3到1/2,例如,本田Wave售价约1800美元,而宗申、力帆同级别车型仅售800-1000美元。

中国厂商还通过“CKD(全散件组装)”模式,在越南本地设厂组装,规避高额关税,同时快速铺开销售网络。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另外再加上中越关系缓和,双边贸易协定降低关税壁垒,中国产品“长驱直入”。

据越南工贸部数据,2008-2012年,中国摩托车年均出口越南超150万辆,累计出口额突破19.2亿美元,成为越南最大的摩托车供应国。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那时的中国摩托,是“性价比”的代名词,是“平民英雄”的象征。

崛起背后的“三宗罪”

但中国摩托的“成功”背后,隐匿着三个致命的缺陷,第一,质量问题让人哭笑不得。

许多车主表示,自己刚买了摩托车,没几个月就出现了各种毛病:发动机嗡嗡响,链条掉,电瓶罢工。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听说有越南的维修店老板还直言:“修中国车,比卖新车还赚钱。”

2011年,越南消费者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摩托的故障率竟高达38%,而本田的故障率仅有8%。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你说,买个车像买个麻烦包,能不让消费者心情低落?

接下来就是售后服务,中国厂商在越南的售后服务,简直可以用“有销无服”来形容,经销商负责卖车,至于维修问题,全靠第三方小店。

配件供不应求,价格也乱七八糟,更有消费者投诉:“车坏了,配件要等两周,厂家一个电话都不打。”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便宜没好货”的说法,消费者失望透顶,信任早已崩塌。

最后,品牌形象更是雪上加霜,中国摩托被标上了“穷人车”、“工地车”的标签。

年轻人宁愿节省几个月的钱,去买二手的日本车,也不愿骑那种连面子都没有的车。

在消费升级的今天,大家不仅仅买的是一辆车,更是在买一种身份认同。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而中国摩托,恰恰在“尊严感”这点上,彻底失败了,用一句话说,就是你花再多钱,也买不到“尊贵感”。

所以,别看中国摩托车大肆“进军”市场,背后的根基早已开始摇摇欲坠,消费者的眼睛可比想象中锐利多了。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日本品牌的“复仇”

在中国的摩托车市场,确实有一段辉煌的时光,可是,在短短的几年内,摩托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品牌悄然完成了战略调整,并且找回了失去的市场份额。

本田的“本土化反击战”从2010年开始启动,他们在越南投资超过10亿美元,建立了本地化生产基地,并推出了专供越南市场的Honda Wave Alpha系列。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这款车的售价是1200美元,虽然高于中国摩托车的价格,但它的质量却稳定,油耗低,保值率高。

关键是,本田还建立了500多家4S店,提供标准化维修和五年质保

看到没,这才是“买得起,修得好”!要是当年中国品牌能像本田这样,谁还愿意拼低价?

与此同时,雅马哈也推出了“技术降维打击”。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他们的Exciter系列摩托车搭载了蓝芯节能技术,动力强劲,油耗低,瞬间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而且,他们还联合越南本地的金融机构推出了分期购车服务,把购买门槛拉得更低。

别看人家日本品牌在价格上没怎么杀价,但“质量+服务”无疑打了中国品牌一个措手不及。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2015年,本田在越南的市场份额已经重回60%以上,雅马哈占了20%,而中国品牌却连10%都不到,简直被彻底挤压。

最讽刺的是,几年前,中国摩托车品牌凭借低价在市场上如日中天,现在轮到日本品牌用“品质+服务”反过来“复仇”,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就在中国的燃油摩托车在越南市场败退时,一场新的变革悄然来临——电动两轮车的革命。越南政府提出,2030年电动两轮车要占据50%的市场份额,并且提供购车补贴和免税政策

看得出来,电动摩托车成为了未来的新蓝海。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而中国的电动摩托车品牌,如雅迪、爱玛、台铃等,也纷纷进入越南市场,主打“智能、时尚、长续航”。

2023年,中国电动摩托车出口越南同比增长47%,看似迎来了“第二春”。

但老问题依旧没有消失,为了抢占市场,部分中国品牌推出了低价劣质车型,电池安全隐患时有发生,智能系统更是“华而不实”,APP闪退、定位失灵早已是家常便饭。

而且,售后服务依旧薄弱,修车难、换件贵,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信息源:越南市场被日本摩托车汽车霸占 中国厂商为何无法分一杯羹?

更糟糕的是,越南本土品牌VinFast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电动摩托系列,他们主打“国产骄傲”和“智能生态”,迅速赢得了民族情感支持。

越南人买得起,还能支持本土品牌,谁不喜欢?

如今,中国的电动摩托车,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是继续重蹈燃油摩托车的覆辙,还是真正进行转型,提升质量,打造“品质出海”呢?这一点,恐怕只有中国品牌自己能给出答案。

中国摩托曾占越南80%市场,日本品牌却完成反超,输在哪里-有驾

打败中国摩托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结语

从19.2亿的辉煌,到如今的近乎消失,中国摩托车在越南的兴衰,像极了一部“出海悲剧”。

它告诉我们:全球化不是简单的“把货卖出去”,而是“把信任种下去”。

技术可以追赶,价格可以调整,但一旦信任崩塌,重建的成本,远比想象中高昂。

真正的胜利,属于那些愿意慢下来,把每个螺丝都拧紧的人。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