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重组落地,中东资本成“救命稻草”
2025年5月22日,一则重磅消息震动汽车圈:由黎巴嫩EV Electra Ltd.控股的“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43亿美元,中东资本持股69.8%,原母公司华人运通保留30.2%股权 。这家曾因资金链断裂停产的“最贵新势力”,在盐城工厂复工环评启动后,似乎迎来“复活”曙光。EV Electra不仅承诺注资10亿美元重组,更抛出未来三年每年超10万辆海外订单的“大单”,试图盘活高合的产能与技术资产 。
谍照曝光:鸥翼门+机甲风,新跑车剑指超跑市场
就在资本动作引发热议时,EV Electra官网一组海报引发猜测——画面中,高合HiPhi Z与一款未命名车型同框,后者配备标志性鸥翼门与大尺寸扰流板,灯组造型犀利,疑似定位纯电超跑 。此前曝光的联名车型谍照显示,高合首款超跑采用楔形车身、主动尾翼及碳纤维套件,零百加速或达2.5秒级,性能对标顶级电动轿跑 。尽管官方尚未官宣,但种种迹象表明,高合或借中东资本重启高端超跑布局。
技术复刻与挑战:从“机甲美学”到量产困局
高合此前的HiPhi系列以“科技豪华”为标签:HiPhi Z的机甲风设计、后轮转向系统,HiPhi Y的NT展翼门,HiPhi X的六门布局,均展现独特美学 。然而,其销量长期低迷(2023年总销量不足5000辆),负债高达157.81亿元,品牌口碑受损严重 。此次复活,高合需在维持高端定位的同时,解决供应链重启、用户信任重建等难题。业内分析指出,中东资本虽能解短期资金之渴,但高合若无法推出差异化产品,或难逃“昙花一现”命运 。
未来悬念:是重生还是资本游戏?
尽管EV Electra宣称将保留高合技术团队并拓展海外市场,但其自身背景存疑——黎巴嫩资本曾卷入加密货币诈骗争议,且中东市场对高端电动车的消化能力尚未验证 。此外,盐城工厂虽计划复产HiPhi Y/Z,但员工薪资缩水、供应链重整仍需时间 。若高合真能推出鸥翼门超跑并实现量产,或可重塑品牌形象;反之,这场“复活”大戏恐沦为资本市场的又一次资本腾挪。
从“最贵新势力”到破产重整,高合的命运跌宕起伏。中东资本的入场为其按下重启键,但能否将技术积淀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仍是未知数。若谍照中的鸥翼门跑车最终落地,或将是中国新能源车企“向死而生”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