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镜Pro”报道,监管部门正在酝酿在汽车全行业禁用全隐藏式门把手。根据消息人士说法,后续可能会在法规中明确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但允许半隐藏和传统门把手,不过必须带有机械冗余。
这项规定预计将给出一年的过渡期,可能按2027年7月执行。这意味着,未来国内销售的新车中将不再出现全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
此前工信部也曾公开征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标的意见。指出隐藏式车门把手由于美观、科技感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但市场上的全隐藏式车门把手有的会存在一些强度不足、操作难、断电失效、夹手等风险。
为什么有这么多车企热衷于采用隐藏式门把手?
其一,设计美学与科技仪式感的塑造。隐藏式门把手通过与车身曲面的无缝融合,打造出极简流畅的外观效果,成为新能源汽车科技感的标志,还通过解锁时的自动弹出动作,赋予用户“仪式感”,成为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重要卖点。
其二,空气动力学性能的优化。隐藏式门把手确实能减少车身表面的气流扰动,从而实现“降低风阻=降低能耗”的宣传效果。根据相关实测,四个隐藏式门把手可使整车风阻系数降低约0.012Cd,对应纯电动车电耗减少0.6-0.72度/100km。简单来说,就是虽然有点用,但是也没什么用。
随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开始发现隐藏式门把手的“鸡肋”。如在北方的冬天,隐藏式门把手的机械结构容易结冰,导致无法操作,不得不浇热水、用吹风机吹,甚至用拳头或扳手敲打车门才能开门。也有不少网友反映,在日常打车时,遇到带隐藏式门把手的电动车,都要研究几分钟才开门。
更严重的是,一旦发生意外,隐藏式门把手很容易将车辆锁死。隐藏式把手设计的核心隐患是过度依赖电力供应,一旦车辆遭遇碰撞断电、电路短路等突发状况,电子控制的隐藏式把手就会彻底瘫痪。更糟糕的是,部分车型即便配备机械冗余设计,位置却极其隐蔽,车主平时难以留意,关键时刻更是无从下手。
最新了解,目前市场上已有部分车企在新推出车型中抛弃了全隐藏式门把手,如银河M9就是采用传统的门把手,有的车企不愿意回归传统,如问界M8、新款小鹏G9则将全隐藏式设计改为半隐藏式等。
看来,并非好看、美观、科技感强的设计,就是好设计。汽车始终“安全第一”才是初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