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说Hi-4车型不怕电池贬值?老车主修车经历聊聊底气在哪
那天晚上,隔壁王叔又在院子里抽烟。他嘴里嘟囔着:“这年头买混动车,最怕的就是电池掉链子。换一次,心都疼。”我刚好刷到长城魏建军直播,说咱们Hi-4车型“根本不存在贬值问题”。王叔撇撇嘴:“吹牛吧?”其实,这事儿还真没那么简单。
得亏我去年陪表弟去看过哈弗那款搭载Hi-4系统的SUV。销售小李人挺实诚,他边给我们演示动力切换边唠嗑,说他们家这套四驱混动跟别人不一样,“留了后手”,哪天电池真出事,也不会像别的混动、纯电直接趴窝。我当时半信半疑,还特意跑去找了熟悉的维修师傅老宋喝茶问问。
先说平常怎么开。Hi-4用的是前后双电机,一个P2挂在发动机旁,一个P4单独负责后轮,再加个能分流动力的行星齿轮变速箱。正常上下班路上,不插油门猛踩的话,大多时候是纯电模式跑,要么就发动机和两个电机一起干活(据说叫并联),高速巡航还能靠发动机直接带着走省点油。有意思的是,这几个部件之间不是死死绑一块儿,可以灵活切换,有点像打麻将随时能调牌型。
但你要是真倒霉碰上大电池衰减或者坏掉呢?普通新能源车,一旦大号“充电玩具”报废,那基本等于全瘫痪。我有个同学买了某品牌插混,三年不到大包寿命亮红灯,只能硬着头皮花两万多换新——听他说完,我都替他肉疼。但长城这个方案不太一样,他们搞出来两个应急法子:
第一种,小钱办大事。原装主力高压包不用全拆,只需几千块钱,就能塞进去一个1.7度的小型备用包。这玩意体积比摩托上的锂离子还小,就是做缓冲,让发动机发出来的功率别一下怼懵了后桥那个P4,用起来感觉类似丰田那套双擎,但油耗也没明显飙升。“相当于把手机充电玩成老人机,”老宋打趣道,“该用还是用,就是功能少点。”
第二种,更抠门:啥都不想掏钱,那就让系统自动进入特殊应急状态——前面P2发个小马达带动发出来的直流现吃现用,不经过主高压包,直接喂给P4拉动车尾;同时发动机会通过变速箱拖前轮。不夸张地讲,即使完全没有储备容量,只要加油,你照样可以慢悠悠开回家或修理厂。这时候起步、超车肯定差点意思,不过总比停路边强吧?
我群里的几个老司机听完之后纷纷表示羡慕,有人吐槽自己之前开的某品牌增程式,因为结构原因,一旦主动力锂包挂掉,全车只能龟速行驶,而且仪表盘一直报警,看得心烦。有位广东佛山的大哥分享过真实事故,他朋友春节返乡途中遇到高压故障,无奈叫拖车回市区,比误飞机还郁闷。所以现在选新能源,都盯着有没有这种降级生存能力。
再扯远一点,我记得早几年有人拿比亚迪DM-i跟长城这套对比,说到底哪个更抗造?实际上,两家的技术思路差异蛮大的:DM-i主要靠前桥双马达(一个专管发电、另一个负责驱动),平时尽量让汽车多吃“绿豆粥”(也就是纯电脚感);可惜它所有动力传递必须绕一圈经过主高压储能,如果这环节断裂……嘿嘿,你懂得,不仅丢失纯电脚感,就连燃油兜底都会被限制输出,经常出现临时锁功率甚至跛行警告。而且据销售私下透露,新二手市场上只要检测出高压健康度低残值立刻跳水,没有降级补救方案嘛!
反观Hi-4,从设计伊始就考虑到了极端情况——即便“大血库”没了,还有“小心脏”和灵活串并联组合兜底;再退一步,大不了进应急模式,也算留条命脉。不光技术层面冗余够厚道,更关键是成本友好:毕竟谁愿意为辆旧SUV砸几万只为图安心?
顺便提一句,上次保养的时候技师顺口提了一句冷知识,说哈弗部分配备Hi-4的新款还有智能分区空调和座椅通风这些舒适配置,用起来确实方便不少。不过邻居阿姨嫌弃中控屏幕太花哨,每次停车场倒库她都手忙脚乱,还嚷嚷希望以后有更傻瓜式UI版本上线……
最后讲个八卦:去年年底北京有家出租公司批量采购了一批搭载Hi-4的小型SUV,据司机私下反馈,即使车辆累计运营超十万公里,高压系统偶尔报警也只是短暂进保护状态,并未出现无法启动或彻底趴窝情况。这消息还是微信群里转来的,但可信度挺高,因为其中一台正好被我大学同学承租,他亲测过两次极限低温条件下应急启动,都成功把乘客安全送到站点。
所以你问魏老板凭啥敢拍胸脯保证“不贬值”?可能不是夸张,而是真的做足了预案和兜底逻辑罢了。在这个越来越卷的大环境下,多一道保险、多一种玩法,对消费者来说总归不是坏事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