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没落了吗?听说现在朋友圈晒的、论坛讨论的、短视频刷屏的,全是新能源汽车,谁还记得那些年陪我们跑山、游湖、堵车也捨不得卖的老派汽油车?真有点像现在的MP3,市面上谁还用——但居然这两天,长安竟然把CS55 PLUS搞出个第四代,硬核升级加上智能化配置,价格还死守“10万级”门槛。燃油党是不是要集体重燃希望?有点悬疑的意思,你说是不是?
别急着认定“燃油车时代结束”——这事儿其实没那么简单。都说汽车圈流行“新能源碾压”,结果这款新CS55 PLUS一出,半个自媒体圈子立刻不淡定了。你看看,人家“1.5T动力+7速双离合”直接全系标配,空间尺寸还全方位拉满。有人说,紧凑级SUV里头,它横着走都够意思了。实际摸一摸,车长4米55,车宽接近1米87,轴距撑到2米66。别看这是10万元上下的选手,早就跟以往的自主同类车型拉出一截距离。
这话怎么讲得通?先前不少品牌玩“空间大就行,其他不管”,结果给人一种“返祖式设计”的错觉,像是追求一锅饱,不顾口味。可是长安这波操作明显和别人不一样。别的不说,你如果对灯组有点审美,肯定忍不住多看两眼。这CS55 PLUS新款的灯带亮度相当均匀,发光体立体视觉也挺炸裂。要不是车尾那个LOGO提醒你是买菜车,视觉上有点儿像“溢价版”的SUV。
最神奇的是新工艺的油漆处理,说得直白点就是“肉眼看得出贵气”,不会像老一代国产小车那种“看久了有点掉色”,这回长安说自己用的喷涂足有7层组合,色漆层据说厚到65微米(查过资料,其他有些竞品也就50微米左右)。随便在阳光下绕车一圈,那个颜色的饱满度、深度、光感都挺够,远远地看甚至有点高档车的影子。当然,你要是非要用指甲去抠,大概率也会留下印,不过正常开几年那点小划伤不太伤筋动骨。
好说歹说,外面这套“皮囊”已然超过不少同价的SUV,但长安这次还在小细节上摁了一把升级键。比如后车门通常会延伸到轮拱位置,这种做法一旦省略泥板保护,时间一长就变成生锈湿区——咱们有车的都懂,一场暴雨过后卡着泥沙,哪怕用高压水枪都懒得细弄。有些车企为省成本,直接把这块塑料覆盖给砍了。但CS55 PLUS的工程师偏偏没偷懒,轮拱全包,泥板塑料轮眉一圈走到,视觉观感和后期维护都省事不少。你会感觉这点“多花小钱,省下大麻烦”的用心,反正比粗糙摆弄要带感。
内饰部分也藏了不少彩蛋,主打一个“性价比拉满”。有些网友还以为个性配置都是“高配专属”,其实这车副驾驶配了伸展的腿托,还顶着8点气动按摩座椅。10万块钱买到这种细节,真给不少人狠狠整了一下预期。这可不是吹牛,要是你平时喜欢长途自驾,会发现前排通风加热做得相当到位。设计师还给座椅背削了点“肉”,也就是座椅变薄一点,但不影响舒适度,后排空间瞬间扩容。亲测身高一米八,体型略宽,后排坐进去还有富余。头顶是全景天窗,再加D柱小三角窗。谁说小尺寸SUV就要视野压抑?这几道设计降维打击,里里外外都把标准拉高了。
你别急着夸,空间表现亮点不止这些。后备箱做了规整分层,还有后排放倒后那种“全屏式大平面”,搬家装货的时候非常友好,实用度一点不输传统大号SUV。另外换了电子怀挡,腾出来更多储物格,车门拉手也重新设计。可以把手机、钥匙、饮料都塞进去。SUV用途嘛,主打灵活性,平时带娃、逛超市、探亲访友,随手能放下小物件,细节很加分。
智能化这块,说起来有点像中控屏都快成“国产新车标配”了。你以为这个价位的SUV会省配置?错!CS55 PLUS配备了长安最新的天枢智能座舱,一块10.25寸液晶仪表屏,另有14.6寸一体成型的中控大屏。这屏幕用的是全贴合工艺,边框很窄,玻璃覆盖看着极爽。另外车机语音搞了集成Deepseek,国内一致好评。谁用谁知道,操作起来还挺丝滑的。但也照顾到了“果粉”和花粉,全套车机手机互联方案一应俱全,苹果Carplay、华为Hicar统统能上,想连啥连啥。
科技配置不是摆设,毕竟现在智能化已经成“刚需”。新车主营辅助驾驶系统,拨杆变道和遥控泊车,520度全景影像让你停车不再发愁刮蹭。主动安全系统密密麻麻地标配着,平时开车哪怕走烂路、停地下室,都能多点安心。不吹不黑,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燃油SUV,这已经很敢拼了。
有人问,动力和底盘到底咋样?这次试驾活动没安排动态体验,静态体验了一圈,发动机是蓝鲸动力,超高压500Bar直喷配置,再加那套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有点像早年“运动标杆”那样的调校,不过没有亲自试,实话实说,具体表现还得等开起来再聊。但光看动力总成介绍和悬架系统标定,按理说实际体验应该不会让人失望。
看来看去,这一波长安CS55 PLUS第四代“全面升级”,其实用“燃油智能新时代”来打头一点不夸张。不是说纯电才配玩黑科技,燃油派也能把空间、配置、舒适度、科技武装得跟新能源掰手腕。你说今后燃油车还有没有竞争力呢?说白了,咱们都在等一个答案。不能光看数据和参数,还是得有性价比和体验“双重保障”,这点长安这次做得挺带感。
转念再想,为什么大家总觉得燃油车在舆论场低人一头?一是新势力造势太猛,二是传统车企有点“老大哥思维”,创新噱头不多。但像本次CS55 PLUS这种玩“卷空间、卷舒适、卷智能”的力度,还真挺少见。有网友打趣:长安这套操作,是不是燃油车里最后的倔强?也许吧,但对于很多普通消费者,选车本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顺”的事儿。不是每个人都追求“极限科技”,哪怕新能源车型再风骚,有时候还是想要熟悉的汽油发动机那股稳妥。
当然,车圈的硬知识不能全靠“嘴皮子”,还需要真实体验来步步为营。说不定未来的市场格局也会被这些传统车企的“超预期升级”逐步搅乱。智能化不再是专属,空间魔术般变大,舒适感一层层迭代,谁说燃油车只能靠价格拼命?只要肯下功夫,敢掏心思,用户根本不会“自动屏蔽掉”燃油品牌。大家别忘了,消费者才是真正的裁判。
有意思的是,这波第四代CS55 PLUS虽然表面上很新,但骨子里还是保留了长期用户认同的一些基因。空间要有料,实用得够格,舒适感满分,还带了点“创新科技”拼劲,这可能就是当下10万级SUV特别稀缺的踏实感。你家里真要买一辆日常摆弄、偶尔自驾、又不舍得换电池的SUV,选项其实不多,要不然再等几年油车都没人玩了?
说到底,燃油车的消亡论可能有点言之过早。就像还有人玩胶片相机、坚持用老单反,燃油车带来的驾驶质感、机械美学绝不会轻易被抛弃。只要车企还在升级迭代,用户还在关注体验和性价比,未来的汽车格局还没定死。咱们谁也别太快下结论,毕竟本次长安CS55 PLUS亮相,已然给传统燃油阵营打了一针“强心剂”。
聊到最后,谁还会轻易忽略燃油车在10万级市场的存在?一辆车能否火出圈,还是得看它是不是懂得自我升级。空间、配置、智能化都能玩出新花样,也许比表面上的“技术革新”更重要。长安这波算是把燃油车的集体荣耀再拉了回来。那么你怎么看呢?油车和新能源,未来谁主沉浮,你有自己的答案吗?评论区一块儿唠吧。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