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技术日产,人们往往首先联想到的是性能卓越的日产GTR超级跑车,以及其独树一帜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技术。然而,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日产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却显得相对滞后,旗下新能源车型寥寥无几,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当然,日产在新能源领域并非毫无建树。过去,日产曾推出过纯电版的聆风、轩逸以及逍客,然而这些车型并未在市场上取得显著成绩,导致日产至今仍过度依赖燃油车型。然而,最近上市的轩逸ePower似乎为日产带来了新的曙光。尽管日产在纯电动技术上未能大放异彩,但其混动技术却堪称一绝。那么,轩逸ePower究竟能否被称为混动车型?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款车的表现,并分析其作为“混动版”轩逸是否值得消费者青睐。
▍ 燃油版轩逸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轩逸ePower的动力系统。相较于燃油版轩逸,轩逸ePower的动力系统有着显著的提升。虽然燃油版轩逸的指导价在9.98-14.49万之间,而轩逸ePower的指导价略高,为13.89-17.49万,但高出的大约3-4万价格并非毫无理由。这两款车在车身尺寸、外观、内饰以及配置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因此,价格上的差距主要归因于动力系统的不同。
首先来看燃油版车型,它搭载了1.6L自吸发动机并配备CVT变速箱,虽然口碑并非卓越,但也尚属不错。这款1.6L自吸发动机已有15年的投产历史,整体稳定性相当出色。然而,动力不足是其固有缺陷,其122匹和135匹的马力对于日常家用而言尚可,但在需要急加速或超车时,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此外,日产CVT变速箱的口碑也相对较好,但变速箱钢带是燃油版轩逸维修中的常见问题。因此,购买燃油版轩逸的车主们,在驾驶时需注意平稳起步、缓慢加速,并定期更换变速箱油,以降低故障率。
▍ ePower动力系统
接下来,我们探讨ePower的动力系统。在ePower版本中,发动机不再承担动力输出的职责,而是专注于发电。因此,原有的1.6L自吸发动机被替换为一台体积更为紧凑的1.2L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其最大马力降低至72匹。然而,整车的动力输出完全依赖于一台136匹的电动机。该电机能够瞬间释放300牛米的扭矩,对于一款紧凑级轿车而言,这样的动力表现足以满足起步加速的需求。此外,轩逸ePower还配备了一个1.5kWh的动力电池,虽然容量不大,但足以支持车辆在纯电状态下行驶约10公里。因此,ePower的发动机需要持续运转,以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
▍ ePower的优势与不足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ePower动力系统的优势与不足。其显著优点之一是起步加速更为迅速。日产官方数据显示,轩逸ePower的零至百公里加速仅需9.8秒,相较于燃油版的11.47秒,性能显著提升。此外,在城市工况下,轩逸ePower全程由电机驱动,从而避免了因频繁起步和停车而导致的油耗增加。更令人瞩目的是,其1.2L发动机的热效率高达46%,且该发动机仅负责发电,能长时间维持最佳转速,进一步优化了油耗表现,城市工况下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3.9L。最后,ePower系统还带来了更平顺安静的驾驶体验。虽然燃油版轩逸的平顺性已相当出色,但相比之下,ePower的电机驱动在整车噪音控制方面更胜一筹。
探讨完ePower动力系统的诸多优势后,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其存在的不足。首先,在高速公路等高速出行场景下,该车的功率会受到一定限制,同时油耗也会相对较高。这主要归因于其电池容量相对较小,具体的影响因素我们将在后续内容中深入探讨。此外,ePower在产品品质和耐久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其搭载的三缸发动机的可靠性尚未经过市场的充分检验。同时,动力电池的频繁快充快放对其寿命的影响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最后,从价格角度来看,与燃油版轩逸相比,ePower所节省的油耗成本与高出的购车成本相比,显得并不十分显著。具体而言,三万块的差价仅能带来大约2L的综合油耗差距,百公里的差价仅约为15元。考虑到这三万块的价格,在购车后的使用过程中,其实可以行驶相当长的里程,这笔费用用来加油无疑是一个更为实际和经济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