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新上市,喊出年销三十万,定价产品力引热议

新车还没正式落地,就差不多被人捧成“爆款预定”,你说它到底是真有实力,还是营销玩得花?问界M7这次搞得可真大,有人说它有望年销三十万台,这个数字说大吧,新能源市场里也不是没人试过,但说小吧,问界这种刚刚起步没多久的年轻牌子,想稳稳当当啃下这块蛋糕,还真不容易。

大家别急,话先搁这,咱们来扒拉扒拉,这件事水有多深,问界M7它到底凭啥能冲出30万台年销量?话说回来,这车外表唬人大伙的劲头是不小,上市还没官宣,已经拉来一堆期待的目光,甚至还有忠粉开始画饼等着首批体验,那架势你要不说是新iPhone都没人信。可热闹归热闹,把这个销量搬出来一晾,真的靠谱吗?真敢喊30万,一口气给大家干蒙圈了。

先来说品牌,问界这名字这些年在新能源车市也是出了名的“网红小生”,一开头就跟华为结了亲,粉丝自带流量,妥妥的“带资进组”。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买问界送华为牌背书”?你要说车企谁最敢抱大腿,问界必须上榜。讲真,现如今,论一辆国产新势力车,谁背后没点故事?比亚迪、理想、蔚来,哪个不是踩着一地键盘一路爬上来的,但问界这个“华为同款”,确实让不少犹豫的消费者吃了颗定心丸。

你说产品力?别咬文嚼字了,其实大伙儿关注归根结底几件事:这玩意儿好看不好看,跑得怎么样,配置够不够用,价格够不够便宜。问界M7这波,首先拿“全新架构”大旗一招先,先把噱头做足了。啥叫最新?用户心里不在乎底盘弹性系数再成长,反正听起来就是——“新就代表牛气”。可话说回来,再新归再新,真能把路口堵成停车场吗?有些困惑。

再看看外观,这次M7选了个红色,“成都车展限定”,说真的,红配黑,这种撞色就跟小时候看人家买新衣服,非得显摆一下“比你家那件还扎眼”。其他车评人拍的版本,个个勤奋努力,但总觉得少点灵气。问界自信地拿出自家大灯,说是灵魂所在,点亮了日间行车灯的那瞬间,全车都“聚光灯下C位出道”。这波操作确实抓住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讲真,咱们小时候玩四驱车,不也是先看车灯漂不漂亮吗?

不过说穿了,长得好看终究是外在配料,真正让人决定掏腰包的,还是价格。这车按问界自己套话,定位比问界M8还便宜,就是冲着“亲民”这个字眼去的。但有个问题,价格便宜,配置是不是缩水?谁都怕好看是好看,一到功能傻眼了,花里胡哨剩个壳。再者说了,便宜可是把双刃剑,靠着薄利多销冲量,万一量起来了,但用户吐槽,后台保修电话排成长队,也是翻车“现场版”。

问界M7新上市,喊出年销三十万,定价产品力引热议-有驾

聊到核心竞争力,绕不开华为,真是“去哪都甩不掉”这块金字招牌。买问界要啥?定位精准就像点外卖选辣度,消费者一边倒地把这个品牌和华为画等号。“买的不只是车,买的是科技加成感”,朋友圈晒问界车钥匙都感觉自带滤镜。“你们家车有智慧座舱吗?能和手机打通吗?”“有啊,问界嘛!”这个路数,别的品牌还真吃不来。

可说句掏心窝的,人真得被这些光环迷得眼晕?新能源车间竞争这几年,卷得就像天台楼下大爷抢广场舞领队,没人敢躺下歇。问界M9、M8还在那儿呢,新兄弟M7杀出来,这阵仗,可不是砍瓜切菜。M7一出来,能不能把前辈拍死沙滩上,还是自家人互撕压价?这种自家打自家脸“宫斗戏”以前也不是没人演过,光看蔚来、理想那些“自家产品左右互搏”,经常玩着玩着自家人变成最大对手。

按这波节奏,如果M7真像厂商自己信心满满说的,一个月两万台,这账算下去年销售24万台问题不大。可等等啊,新能源市场水有多深?一个月稳两万多,别说新车,连一些老炮也得天天做活动刺激,现在消费者选车不就是货比三家,再加点KOL测评,对比来对比去,谁都想图个“性价比之王”。一款车能不能天天热搜、时时订单火爆,不在于厂家嘴皮子能蹦多高,真要轮到买单时,大佬也得一身冷汗。

问界M7新上市,喊出年销三十万,定价产品力引热议-有驾

听到这,有人心里犯嘀咕:为啥厂家敢喊着年销三十万?不是吹,是他们也明白,光追销量容易迷失自我,盲目冲规模等于拿自己当赌注,别人翻桌你就傻眼了。其实,现在新能源行业就是个内卷大本营,今天你追我赶,明天花样上新,老车换新皮、新车出新花。假如问界M7价格定高了,分分钟高开低走,报价一味上天,可别到时候自个儿把自个儿逼进无人问津的小角落。

但反过来想,如果定价太低,“赔本赚吆喝”也不是长久之计。要是口碑砸出个坑,想填回来可不好办。瞄准三十万销量目标,厂家心里十有八九是打了个算盘,反正先把气氛搞起来,声势造足,让大家先关注、先谈论、先预订,到头来,即使稍微差点,还能收获一大票路人盘,毕竟“情绪价高于事实”。这种玩法,其实就很互联网。

问界M7新上市,喊出年销三十万,定价产品力引热议-有驾
问界M7新上市,喊出年销三十万,定价产品力引热议-有驾

再拉高点视角,问界做的这局面,其实是现在国产新能源汽车共同命题:上量要快,跟风要准,打下口碑不能塌。哪家新车敢说自己稳稳当当走向十年大业?用户变脸比翻书还麻利,上一秒还在追捧,下一秒就可能集体唱衰。你看蔚来早期热度天花板,理想爆款神话,哪个不是一点点被现实拉回原形?问界这个时候狂奔不止,也许有华为撑腰万丈高楼平地起,但以后谁也保不准,毕竟新能源抢的是市场敏感度和持续创新力。

车圈老炮们常开玩笑,“新车上市先跑一圈PPT”,PPT的数据总是往多里报。问界M7这波炒作,其实挺有互联网既视感。数据刺激,氛围烘托,然后全网自来水刷存在,等真正上市,口碑卡在第一批用户的手里——体验感、服务反应速度、用车时的隐患,全部一刀刀剥开,谁牛谁怂,用不了半年就见分晓。车圈隐形定律:“朋友圈炫出来的未必踩得住地板油”,怎么说呢,期待管用,但还得看硬实力。

钱花在刀刃上才是老百姓的真哲学。问界M7喊出三十万年销,背后既有对产品的自信,也有对全国用户钱包厚度的“美好预期”。谁家不想自家孩子考第一名?但真冲进考场,能不能发挥稳定,还得看发挥和临时发挥。新能源市场本就没谁稳妥到永远封王——今天风头出尽,但明天还得靠服务、体验、耐用性持续“抬轿”。

对消费者来说,选车更像谈一场现实版恋爱,亮眼外貌得分,温情配置加分,最终还是比谁更懂你钱包的隐秘角落。问界M7能不能成三十万台的“扛把子”?不看PPT,不信传说,就盯着定价和用户体验,这才是真理。没人希望割韭菜背刀,大家都盼着买车用得安心、省心、放心,哪有那么多大风大浪?大多数普通人选的就是“别搞意外,我的钱包扛不住”。

聊到这,气氛不妨从热聊拉回理智,问界M7是新时代国产新能源赛场的新锐,也正试着用自己的节奏和性格给消费者一个新选择,撑起三十万销量这事其实没有绝对的对错——对车企来说,是挑战也是机会;对竞品来说,是观察更是压力。风头过后还能走多远,还得每天考核,走一步看一步。

问界M7新上市,喊出年销三十万,定价产品力引热议-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问界M7到底有戏吗?三十万销量是梦想还是现实?留言区说说你的看法呗,让我们聊聊“车圈春晚”到底会不会上演大逆转!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