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万预算买六座SUV,原以为能开回家一台移动城堡,结果刚点开银河M9的预售详情,屏幕那头零跑C16像邻居家突然冒出个“小机灵鬼”,一拍桌子:你以为的“高大上”,人家17万出头就能全给你安排明白。
我头一次认真琢磨,车圈怎么就比房价还卷?
怪不得有网友调侃,成年人世界里只有“性价比”和“配置表”,过年都没人发红包了。
前阵子朋友聚会,聊到新车,阿伟抱怨手里19万像烫手山芋。
银河M9这车,大个头,三排宽敞,家里三个娃坐进去都能各自盘腿冥想。
但一打开配置清单,发现除了尺寸,剩下的都被C16给“打包带走”了。
冰箱、按摩座椅、吸顶屏、桌板,甚至连座椅加热都没落下,全员到齐。
朋友一边嚷嚷“卷不动了”,一边打开C16的增程版参数,纯电续航280公里,直接把M9那100公里的插混甩到后面吃灰。
啧,这还真不是广告词,是实打实的体验。
有一说一,国产SUV的内卷确实离谱。
翻翻数据,零跑C16这波自研+高通用零部件,把成本压到地板下,堆料堆到我怀疑人生。
银河M9虽然背靠吉利的金字招牌,但面对配置怪兽C16,不得不说有点像“穿着西装下泥潭”,想体面也难。
用户要的早就不是面子工程,家用车谁不想来点“生活方式”的仪式感?
2024年,SUV市场已经不是光拼马力和轴距的年代,舒适、科技、续航,这三板斧没抡明白,销量榜单上连个姓名都挂不上。
车展上遇见零跑销售小哥,聊着聊着他突然问我:“哥,真要天天市区通勤,一周能不能只充一次电?”
我一愣,细想还真是,谁有空隔天插枪?
市面上插混车型多如牛毛,续航能抗住一周不充电的能有几个?
零跑C16敢拍胸脯说自己能,这底气不是白来的。
再说,增程、纯电双动力,车主选择多了,焦虑反而少了。
银河M9就有点“硬凹姿态”,只剩插混一个解法,实用性眼看就被拉开差距。
说到品牌,M9毕竟是吉利亲儿子,品质和售后都不是问题。
可现在消费者精明得很,谁还不是“价格敏感型选手”?
有热点就冲,没诚意就观望,钱包用脚投票。
C16堆料堆得离谱,销量蹭蹭往上涨,M9要想跟上节奏,不降两万恐怕还真悬。
讲真,这年头买车真不像买衣服,今天新款明天清仓,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是配置和价格说了算。
有时候真想问问,车企们是怎么卷出花的?
三年前,十几万的SUV顶多来个全景天窗就能吹半天,现在没个车载冰箱、座椅按摩、吸顶大屏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
C16就像班里那个成绩中等但特别会搞气氛的同学,考试前夜还给你发小抄。
M9则像是成绩优等生,穿着笔挺校服,结果老师一发卷子,分数全被人家抢走。
这一切都像极了国产车市场的现状:技术、配置、体验,缺一不可,谁掉队谁吃土。
绕回开头,银河M9和零跑C16打得你来我往,其实背后就是国产品牌的升级内卷大战。
配置、续航、动力、价格,每一项都在“卷地三尺”。
零跑C16用极限堆料和自研降本,把性价比拉成了SEO关键词,搜索六座SUV、家用SUV、增程SUV、配置最全SUV……全都能刷到它。
银河M9要想逆转,等的不只是降价,而是产品思路的再升级。
再不改革,销量榜单怕是只能陪跑。
你说,国产车这样内卷下去,最后便宜的还是咱们普通人。
可话说回来,每次看到新车发布,心里总有点小激动。
毕竟,能买到越来越多超值的家用SUV,谁能拒绝得了?
要不你说说,19万预算,你会站哪一队?
留言区等你吐槽,也许下一个爆款,就是咱们这些“键盘车主”推出来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