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活了8 天的车牌,成了 23 年后的传说
一张车牌,只发了八个工作日,二十三年过去,成了几百万人心中最贵的情怀
2002年8月12日,中国第一次尝试让你自定义车牌。没有摇号、没有选号池、没有黄牛软件,全凭自己想。字母、数字随便配,京A-LOVE520、HZ-123ABCSZ-FBI007……你喜欢什么,就能上什么。那会儿,买辆车都要考虑能不能配个好号,现在倒好,号变成了车的主角。
但这场自由试验只活了十天。北京、天津、杭州、深圳四个城市刚试点,22号就紧急叫停。原因呢?官方只说了四个字:技术原因。可谁都明白,这四个字背后,其实藏着很多不好说的话。
技术太超前,反而没人听得懂
比如,当时全国交管系统还没有联网。这种带加密字符的车牌,北京能识别,河北识别不了;摄像头看不懂,停车场扫不出,小区门禁直接卡死。一个本来想让交通更智能的设计,结果成了系统孤岛
它像是给一台2G手机装了5G芯片,你说它先进吧,确实;但你说它实用,根本不行。再先进的设计,没有配套的基础设施跟上,最后只能自废武功。
也有人说,是因为有车主上了“FBI”“CIA”“SEX”“911”这种敏感组合。但真实情况是,这类争议编号只占申请总量的3.7%,大多数都在审核阶段被驳回了。技术问题是一方面,管理体系没准备好,才是更深的原因。
一块车牌,锁住了一整辆车的人生
最吊诡的,是这张车牌的终身绑定规则:一旦挂上,不能过户、不能补办、不能转车。于是你会看到很多车主,至今还在保养一辆年的旧车,哪怕发动机抖、空调坏、年检难,也绝不注销那块牌。
这不是恋旧,是执念。
我见过一辆京的老捷达,车况非常一般,但挂牌价却能到30万元。不是车值那个价,而是那块车牌成了这辆车的灵魂。有些车主说得很直白:我不是在开车,我是在保留一块历史。”
现在全国还能合法上路的02式车牌,不到500张。这不是“物以稀为贵,这是物已绝版
失败还是预言?这事该怎么看
你要说它失败吗?我觉得不全是。
它像是那个正在转型的中国,一次突然冒出来的尝试。一个想让车主真正参与规则的尝试。只是那时候的技术、制度、社会认知,都还没准备好。
这试验太早了,所以短命;但也因为太早,所以珍贵
2023年公安部回应网友对个性化车牌的呼吁时说:暂不具备条件。理由是:易引发炒作、管理复杂。可我们都知道,今天的系统已经跟年没法比了。
如果哪天真的要重启个性化车牌,我希望它不再是一次冒险,而是一次准备充分的重逢。
毕竟,有些人愿意花几十万,不是买一块铁皮,而是买一段自己当年没赶上的自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