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不想造车了!廉价车Model 2取消,无人车被关税重创

马斯克的世界里,只有“大事件”。
现在他不再爱造电动车了,只有自动驾驶、AI、机器人能刺激到他。
尽管特斯拉内部研究认为,无人驾驶的Robotaxi前景堪忧,建议优先开发一款2.5万美元的廉价版家庭用车(Model 2),但马斯克仍一意孤行。
可惜出师未捷,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和AI之路,也被关税重创了!
马斯克不想造车了!廉价车Model 2取消,无人车被关税重创-有驾
马斯克不想造车了!廉价车Model 2取消,无人车被关税重创-有驾
马斯克不想造车了
2024年年初,马斯克做了个颠覆特斯拉的决定:特斯拉不再只是一家电动汽车公司。
马斯克不想造车了!廉价车Model 2取消,无人车被关税重创-有驾
尽管特斯拉会继续造车,但马斯克拒绝了投资者、粉丝、高管的建议:造一款经济型电动车Model 2,售价2.5万美元。
相反,他将特斯拉的未来,押注在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等AI相关产品上。
2024年特斯拉将100亿美元投入AI领域,包括英伟达芯片、Dojo超级计算机等。
一份未公开的特斯拉内部报告显示:
Robotaxi可能面临严峻挑战,年销量可能仅数十万辆,而非预期的数百万辆。由于研发成本高昂且市场需求有限,Robotaxi可能永远无法盈利。
马斯克不想造车了!廉价车Model 2取消,无人车被关税重创-有驾
马斯克不想造车了!廉价车Model 2取消,无人车被关税重创-有驾
“这是要造反吗”
2024年2月底,马斯克召集特斯拉高管举行关键会议,讨论Model 2项目的存废。
支持Model 2的高管表示,Model 2和Robotaxi项目同时进行,符合商业逻辑,甚至能共享平台降低开发成本。
但马斯克认为,“我们只需想办法让大号Model Y更便宜,人们就会买账。”
争论的火药味渐浓,马斯克的搭档Omead Afshar,开了个玩笑说:“这是要造反吗?”(Is there a mutiny)
马斯克不想造车了!廉价车Model 2取消,无人车被关税重创-有驾
最后马斯克拍板,停掉了Model2项目。
会议结束后六周,三名支持Model 2的高管相继离职:
* Drew Baglino(动力总成高级副总裁)
* Rohan Patel(全球公共政策与业务发展副总裁)
* Daniel Ho(车辆项目总监)
马斯克的目标是颠覆油车,这个目标已经完成了,剩下都是平庸而乏味的工作:一代代的更新车型。
0到100的工作能让马斯克充满激情,但100到1000的工作主要就靠卷了。
马斯克更希望:“我能做的下一个大事是什么。”
马斯克不想造车了!廉价车Model 2取消,无人车被关税重创-有驾
无视短期风险
差到不能再差了
国内的新能源车还打得热火朝天,但马斯克已经对新能源车失去兴趣。
老板不热爱造车,车自然很难卖。
特斯拉在2024年全年交付量为178.9万辆,同比下降1.1%,这是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下滑。
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仅交付33.67万辆,同比下滑13%,这是有数据统计以来,特斯拉首次出现两位数下滑。
简单来说,就是“差到不能再差了”。
马斯克去政府打工,也被认为是在德国、法国等地销量暴跌的原因。
马斯克不想造车了!廉价车Model 2取消,无人车被关税重创-有驾
甚至还波及特斯拉的加州大本营。
据加州新车经销商协会数据,特斯拉在加州市场的份额,也从去年的55.5%降至43.9%。
报告显示:“产品线老化以及对埃隆·马斯克政治举措的强烈反对,可能是特斯拉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下降的关键因素。”
连加州人都不买特斯拉,还有谁会买呢。
马斯克不想造车了!廉价车Model 2取消,无人车被关税重创-有驾
押注未来
关税先卡死了
押注未来,无视短期风险,是马斯克作为硅谷“钢铁侠”的典型特质。
但关税的引力太沉重了。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特斯拉从中国向美国运送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零部件的计划,被暂停了。
Cybercab承载着马斯克的野心,售价3万美元以下的无人出租车,计划2026年组建自动驾驶车队。
当关税最初定为34%时,特斯拉曾计划自行消化成本,但随着关税飙升至145%,仅Cybercab的单车零部件成本就激增近万美元,远超企业承受极限。
马斯克不想造车了!廉价车Model 2取消,无人车被关税重创-有驾
据分析统计,特斯拉北美50%的零件由中国公司提供,其中20%由中国直接出口北美,剩下30%大部分由中国供应商在墨西哥的工厂提供。
马斯克不想造车了!廉价车Model 2取消,无人车被关税重创-有驾
结语
马斯克的注意力,已转向人工智能。
在一次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
“有一条路将使特斯拉的市值将会超过所有公司,但这条路不在电动汽车这条赛道上,而是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我们将不遗余力的朝那个方向努力。”
马斯克的世界里,或许只有“大事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