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总结一下答案
A330-B767/B787
A340-B747/B777
A350-B777/B787
上一张信仰图
既然把330、340、350都拿出来了,那我就把380也拿出来,这样就能凑齐空客家的整条宽体机产品线了。先从A380开始,其实准确意义上来说,A380当时的竞争对手应该是波音787Dreamliner可能有些人就会好奇了,两个飞机差距那么大怎么会竞争呢?A380和787就代表了当时两家不同的发展方向,380所打造的就是中心枢纽机场,所以中东三大壕航,特别是阿联酋航空,就买了特别多380(虽然这一段时间一直在延迟接收),DXB也可以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乘枢纽。而787则是一种点对点的想法,比如HU买了787之后开了很多二三线城市往国内外一线城市的航班(答主这边HU有用787值飞CSX-PEK)。当然说体积之类的,当然A380和B747是一对。个人觉得这两架飞机更多应该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航空文化,同时也是航企实力的象征。当然也有其实际的意义,比如大载客量和大航程(CZ16年好不容易用A380盈利了,但是飞国内基本是亏的。)。BTW.我记得同时有A380和B744和B748的航企,就只有LH和KE。在说A330之前,说一个可能不太常见的机型——767(是的HU还是会用767飞CSX-PEK,目测是飞一次少一次哦)其实767的目标是A300——双发宽体客机的始祖,随后空客为了替代A300,推出了A330B767-200(ER)我个人认为更多是去替换当年707727DC8DC10这些200座级的飞机
既然把330、340、350都拿出来了,那我就把380也拿出来,这样就能凑齐空客家的整条宽体机产品线了。
先从A380开始,其实准确意义上来说,A380当时的竞争对手应该是波音787Dreamliner
可能有些人就会好奇了,两个飞机差距那么大怎么会竞争呢?
A380和787就代表了当时两家不同的发展方向,380所打造的就是中心枢纽机场,所以中东三大壕航,特别是阿联酋航空,就买了特别多380(虽然这一段时间一直在延迟接收),DXB也可以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乘枢纽。而787则是一种点对点的想法,比如HU买了787之后开了很多二三线城市往国内外一线城市的航班(答主这边HU有用787值飞CSX-PEK)。
当然说体积之类的,当然A380和B747是一对。个人觉得这两架飞机更多应该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航空文化,同时也是航企实力的象征。当然也有其实际的意义,比如大载客量和大航程(CZ16年好不容易用A380盈利了,但是飞国内基本是亏的。)。BTW.我记得同时有A380和B744和B748的航企,就只有LH和KE。
在说A330之前,说一个可能不太常见的机型——767(是的HU还是会用767飞CSX-PEK,目测是飞一次少一次哦)
其实767的目标是A300——双发宽体客机的始祖,随后空客为了替代A300,推出了A330
B767-200(ER)我个人认为更多是去替换当年707727DC8DC10这些200座级的飞机
上一张A300和B767的参数对比,我们这里用A300-600与B767-300这里是B767的资料吐槽一下波音的官网,除了767F的资料外,我没找到767-300的信息了,用维基百科的吧信息来自空客官网在二级客舱下类似的座位数,类似的航程(767-300:7200km,A300-600:7500km)但是A300有更好的MTOW数据(Maxtake-offweight)而且A300的客舱宽度更宽(5.28mvs4.72m)哎……不对我为什么扯了那么久A300反正后来的767没有玩过A300,而A300和767玩死了一片三发客机,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该说说A330了,个人认为,A330在当时对标的是767,但是空客A330玩的太好把767彻底玩死了(开个玩笑)继续上一下参数图吧
这里是B767的资料
吐槽一下波音的官网,除了767F的资料外,我没找到767-300的信息了,用维基百科的吧
信息来自空客官网
在二级客舱下类似的座位数,类似的航程(767-300:7200km,A300-600:7500km)
但是A300有更好的MTOW数据(Maxtake-offweight)而且A300的客舱宽度更宽(5.28mvs4.72m)
哎……不对我为什么扯了那么久A300
反正后来的767没有玩过A300,而A300和767玩死了一片三发客机,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该说说A330了,个人认为,A330在当时对标的是767,但是空客A330玩的太好把767彻底玩死了(开个玩笑)
继续上一下参数图吧
不过不得不说,A330确实是一架非常出色的飞机,在787出现之前,波音基本是没有对标的机型的,767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不过逐渐的767也退出了民航舞台,更多则是以货机的方式继续闪耀光芒。空客有一点好,你会开320了,培训一下就会开330了,在培训一下350和380都能开了。意思是说,这些飞机有着很大的共通性,在多方面能给航企节约开支。而340系列,则是跟330同时上马的项目。两者的机身有相同的机体横截面,以2台或4台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可以提供6种不同的构型(A332/A333/A342/A343/A345/A346)覆盖从250座至475座从地区航线到超远程航线,提高通用性。A330的机翼与机身的形状与A340几乎相同。使用了新款机翼、稳定装置及新版本的线传飞控系统软件。除了发动机的数量和与发动机相关的系统外,有85%的零件可以互相通用,采用同样的机身,只是长度不同,驾驶舱、机翼、尾翼、起落架及各种系统都相同,这两种机型保留了A300/A310机型的高效率机身截面设计,采用了与A320系列通用的机头、驾驶舱和电传操纵设计,这样可以降低研制费用。惯例上参数
不过不得不说,A330确实是一架非常出色的飞机,在787出现之前,波音基本是没有对标的机型的,767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不过逐渐的767也退出了民航舞台,更多则是以货机的方式继续闪耀光芒。
空客有一点好,你会开320了,培训一下就会开330了,在培训一下350和380都能开了。
意思是说,这些飞机有着很大的共通性,在多方面能给航企节约开支。
而340系列,则是跟330同时上马的项目。
两者的机身有相同的机体横截面,以2台或4台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可以提供6种不同的构型(A332/A333/A342/A343/A345/A346)覆盖从250座至475座从地区航线到超远程航线,提高通用性。A330的机翼与机身的形状与A340几乎相同。使用了新款机翼、稳定装置及新版本的线传飞控系统软件。除了发动机的数量和与发动机相关的系统外,有85%的零件可以互相通用,采用同样的机身,只是长度不同,驾驶舱、机翼、尾翼、起落架及各种系统都相同,这两种机型保留了A300/A310机型的高效率机身截面设计,采用了与A320系列通用的机头、驾驶舱和电传操纵设计,这样可以降低研制费用。
惯例上参数
再看看B777和B747-400
再看看B777和B747-400
个人觉得呢,一方面A340是为了应对ETOPS而做出的设计,另一方面,前期是为了与早期的747的竞争,而后期则是为了应对777,不过这次,空客玩脱了,四发机器的天生劣势——油耗。所以在远程以及超远程客机上,777更加出色。(我们这里不讨论B777-X)之后,波音上马787项目,787-8的取代目标是767-200ER和767-300ER,787-9的取代对象则是767-400ER和A330,而最大的787-10的取代目标则是772和A330/340。虽然787的锂电池饱受诟病,甚至还导致FAA和EASA停飞全部787(上一次全部机型停飞还是1979年停飞DC-10),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架飞机的确确实实是一个书写历史的飞机。插一句:推荐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半岛电视台出的一部新闻调查片《半岛台调查:破碎的梦想—波音787》,讲述了半岛台记者对波音-787客机投入使用以来严重安全问题的调查故事。利用要员采访、幕后调查等手段,揭露了波音公司在787客机设计、生产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当然是真是假,还希望大家能够成熟而且理性的看待。航空公司这个时候急了,波音787对于A330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单从油耗来说,波音承诺787的耗油量会比330低20%,最开始空客偷懒,在330/340的基础上小修小改,结果被航企各路吐槽。06年,空客正式上马A350XWB项目。因为330和350在载客量上相似,所以350更加适合长途飞行(我们这里就不讨论A350-800了),所以在远程航线上,我们可以视A350对标的是B787和B777-200ER
个人觉得呢,一方面A340是为了应对ETOPS而做出的设计,另一方面,前期是为了与早期的747的竞争,而后期则是为了应对777,不过这次,空客玩脱了,四发机器的天生劣势——油耗。所以在远程以及超远程客机上,777更加出色。(我们这里不讨论B777-X)
之后,波音上马787项目,787-8的取代目标是767-200ER和767-300ER,787-9的取代对象则是767-400ER和A330,而最大的787-10的取代目标则是772和A330/340。
虽然787的锂电池饱受诟病,甚至还导致FAA和EASA停飞全部787(上一次全部机型停飞还是1979年停飞DC-10),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架飞机的确确实实是一个书写历史的飞机。
航空公司这个时候急了,波音787对于A330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单从油耗来说,波音承诺787的耗油量会比330低20%,最开始空客偷懒,在330/340的基础上小修小改,结果被航企各路吐槽。
06年,空客正式上马A350XWB项目。因为330和350在载客量上相似,所以350更加适合长途飞行(我们这里就不讨论A350-800了),所以在远程航线上,我们可以视A350对标的是B787和B777-200ER
但是对于相对短程的航线,空客也拿出了他们的答案——A330neo,neo的含义是newengineoption,换装RRTrent7000引擎,但是不同于A350XWB全新设计以及大量运用新材料,A330neo除了更换引擎之外,更主要是对气动性能的改进。空客宣称可以减低14%的单座油耗。A330-800neo在定位上可以视为A330-200,而A330-900neo则可视为A330-300
A330之所以风靡各大航企的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极大的灵活性,无论是大客流航线,还是洲际航线都能通吃,同时有着稳定的签派率(当然现代客机的签派率基本都很稳定),同时空客特有的这种强大的互通性更加能够吸引航企。希望A330neo也能保持这个良好的势头吧。
A330之所以风靡各大航企的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极大的灵活性,无论是大客流航线,还是洲际航线都能通吃,同时有着稳定的签派率(当然现代客机的签派率基本都很稳定),同时空客特有的这种强大的互通性更加能够吸引航企。希望A330neo也能保持这个良好的势头吧。
最后再总结一下题主问题的答案A330-B767/B787A340-B747/B777A350-B777/B787
最后再总结一下题主问题的答案
A330-B767/B787
A340-B747/B777
A350-B777/B787
如有不足,还望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