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发运煤炭的亏吨过多的原因

一般来说,一列50-60个车皮,亏个30吨以内不算亏吨,万吨列另算。之前铁路上标准是1.2%之内算作正常,现在改了,按距离算了。只找到了下面的标准,供参考。
铁路发运煤炭的亏吨过多的原因-有驾
老煤炭人说过正常的煤炭运输少有亏吨。按照装煤的流程,说下铁路亏吨会亏在哪里。
首先是仓储(如果是煤矿直接装车,此环节忽略)。
货物出入库、货物安全,老生常谈不细说了。然后是清场,也是个经验活。这些环节注意了,基本不会亏吨。
在仓储环节中,水份的损耗和长期储存的自然损耗是亏吨的主要原因。
水份损耗可以通过化验测算,自然损耗只能是某一煤种靠经验估计了。自然损耗主要是是挥发份氧化,挥发分越高,时间越长,损耗越大。
以进场数量测算亏吨不是真正的、准确的铁路运输中的亏吨数值,但是可以作为你测算成本的数据。
其次是装车环节。装火车分铲车装车和筒仓装车。
人工铲车装车就要注意装车数量了,熟练的铲车司机一般也问题不大。但是,如果不是好的铲车司机,或者操控失误,装车数量偏多或者偏少,自然也会影响亏吨数值。
筒仓装车一般都有衡,相对比较准确。
装车环节中,最主要的就是车皮回空,也就是说空车皮也过衡称重。一大半的亏吨都出现在这里。
解释一下,煤炭运输的车皮是长时间重复利用的,车皮会有磨损或者焊接,这样就会与车皮的自重有差距。比如说允许装70吨的车皮,连带车皮自重22吨,总重92吨,但是由于车皮磨损,自重不再是22吨,可能是21.5吨,同样装了70吨,到厂在过衡的时是91.5吨,显示你亏了0.5吨,这就会存在误差。
如果车皮不回空的情况下,就会亏着0.5吨,回空就不会显示,因为很多时候,合同签的都是以到厂衡重结算。
还有要考虑的是,装煤时如果货运站卡的超吨严格,有时候一节车会少装几百公斤到一吨,这样的亏吨是通过对流程的了解可以得知的,一般不操作很难避免,有时候甚至很难操作。
有时候即使你能超吨装车,发站或者中途站点也会给你卸掉一部分,因为铁路规定是不许超吨,有时候很难运作。
亏吨,不止是煤炭亏了,同样运费你也亏。
最后是运输和到厂了。
运输环节现在基本没什么问题,就是中转的越多,损耗会越多,这方面一般都会把亏吨提前算在成本里面。
运输过程中,因为水份损耗和自然损耗,导致的煤炭重量减少,不能算亏吨,只能说是正常损耗,这个数值也不会太离谱。
要是煤中水份过大导致亏吨超出了正常范围,那就是沿途水份损耗的原因了。
到厂现在一般都是轨道衡,好多都说轨道衡的过衡车速会影响过最终的过衡数,一般不超10公里的时速就没有问题,这方面出现的误差导致亏吨基本可以忽略。
有时候如果厂里的专用线,也就是厂里的轨道衡,可能会出现“暗亏”的现象,就和电厂扣卡一样,大家心照不宣就好,这个成本也是提前算好,不是真正的亏吨。
避免亏吨,一般注意以下几点就够了:装车时一定装够;有条件车皮要回空;水路中转参考皮带衡;中间环节尽可能不落地。
其他原因暂时没遇到过,请指教。
公众号“以煤为生”,欢迎指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