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技术|自主DHT混动系统全解析--结构篇

在上一篇所探讨的七款国产DHT中,部分DHT的构造已公之于众。笔者结合所挖掘的构型分析与猜想,现将这些构型做如下概述:
电驱技术|自主DHT混动系统全解析--结构篇-有驾
首先是比亚迪的DM-i构型。
电驱技术|自主DHT混动系统全解析--结构篇-有驾
紧接着是长城的柠檬DHT。
电驱技术|自主DHT混动系统全解析--结构篇-有驾
再看吉利的雷神DHT,其特点是P12构型,其基础为行星排配以离合器的三挡传动结构。目前其结构图尚未公开。
电驱技术|自主DHT混动系统全解析--结构篇-有驾
接下来是奇瑞的鲲鹏DHT,此构型依据奇瑞已公布的专利。
电驱技术|自主DHT混动系统全解析--结构篇-有驾
东风的马赫DHT也值得一提,它采用P13串并联构型,虽然具体结构图还未公开,但已知其采用类似DMi的单档构型,并有消息称将迭代多档平台。
电驱技术|自主DHT混动系统全解析--结构篇-有驾
北汽的魔方DHT同样引人注目,其构型基于北汽某项已公布的专利,目前尚未得到完全确认,仍处于猜测阶段。
电驱技术|自主DHT混动系统全解析--结构篇-有驾
综合比较这七款DHT,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存在以下共同点:均配备两个电机,其中一台作为发电机与发动机相连进行发电,另一台则作为驱动电机主要负责纯电驱动;这两个电机采用平行布置方式;发动机的动力介入通过离合器进行精准控制;在轴系的后端部分,都利用中间轴来实现二级减速结构;同时,这些DHT都能实现纯电、串联、并联以及发动机直驱这四种工作模式。
电驱技术|自主DHT混动系统全解析--结构篇-有驾
至于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可以从挡位数来区分。首先是单挡结构的代表——比亚迪DM-i,其构型简洁,通过调控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就能实现怠速充电、纯电行驶和串联模式。而通过单一离合器的控制,又能轻松切换发动机的介入状态,进而实现并联模式。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控制逻辑简单、成本较低,但功率调节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电驱技术|自主DHT混动系统全解析--结构篇-有驾
其次是两挡结构,如长城柠檬DHT和北汽魔方DHT。通过增设换挡机构,它们能实现两种不同传动比的输出。但具体实现方式上又有所差异。
电驱技术|自主DHT混动系统全解析--结构篇-有驾
最后是三挡结构,包括吉利雷神DHT和奇瑞鲲鹏DHT。它们的三挡结构更为复杂,采用了多组行星排和离合器+制动器的组合来实现。这无疑增加了控制的难度,但也带来了更出色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电驱技术|自主DHT混动系统全解析--结构篇-有驾
值得注意的是,这七款国产DHT都采用了固定挡位模式,而非丰田和通用那种控制难度更大的E-CVT挡位模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