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一遇到不少对于大型成人卡丁车俱乐部较为感兴趣的朋友。因此,查阅资料后,总结了一些成人卡丁车俱乐部的建设规范。
什么是卡丁车场?卡丁车场是设有封闭环形跑道以及相应设施,以供进行卡丁车竞技,卡丁车训练,举行卡丁车拓展活动的专用场所。
同时根据场地功能的不同,可划分为竞技型卡丁车场、室外普及型卡丁车场和室内卡丁车场地三类。
那么对于卡丁车的场地有什么要求呢?
1,通用要求:卡丁车场的布局,跑道,附属设施和相关建设都要符合安全要求。用于经营的卡丁车场,在经营期间,其噪声应符合环境保护国家标准的规定。卡丁车场上使用的卡丁车应符合GB19196的规定。
2,跑道要求
2.1跑道的长度、直线路段宽度和弯道宽度的规定
跑道的长度、直线路段的宽度和弯道宽度应符合下图标准。(单位:米)
2.1.1直线路段最大长度规定
跑道的发车线与终点线设在直线路段的中间位置,跑道的直线路段最大长度规定见下表(单位:米)
2.2跑道路面要求
2.2.1材料
室外卡丁车场的跑道路面材料应为同一改性沥青,室内卡丁车场也可以使用混凝土或者其他硬质材料建造。
2.2.2跑道路面的质量要求
跑道路面要符合下面的质量要求:
a,压实度:表层压实度不小于94%(核子仪测定)
b,平整度:沥青碎石路面面层平整度(最大间隙)不大于5mn;沥青贯入路面面层平整度(最大间隙)不大于10mm;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铺装面层平整度(最大间隙)不大于5mm
c,路面抗滑性能:新铺路面摩擦系数不小于0.65,使用一年后的摩擦系数不小于0.43(摆式仪测量)
2.2.3路面坡度
室外卡丁车场跑道的纵坡度不大于5%,设置有起终点的直线路段最大纵坡度为1%。在跑道直线路段,跑道横断面是单斜面时,跑道两侧边缘之间的最大横坡度为1%。在弯道路段,弯道内边缘至外边缘的横坡度应不大于3%,特殊情况下不要超出10%。直线路段坡面与弯道路段坡面应自然平顺连接。
室内卡丁车场跑道的纵坡度和横坡度为0%±0.2%。特殊情况纵坡度不要大于10%。其坡面与平面的连接应平顺连接
2.2.4弯道
室外卡丁车场的发车线到第一个弯道的距离小于80米时,第一个弯道宽度应不小于12米。第一个弯道的转弯角度不允许小于45°,终点线前离终点最近的那个弯道不准是死弯。
2.2.5辅路
为什么要设置辅路呢?主要是保证卡丁车的安全进出跑道,辅路宽度不低于2.5米,普及型场地辅路长度不低于20米。竞技型场地辅路不低于30米。入口需设置在跑道限速区段,出口设在跑道直线路段的外侧。辅路的内边缘与跑道外边缘不低于4米。
2.2.6边缘线和界限石
室外跑道的边缘(进出口除外)要用防滑的白漆或黄漆画出100mm的连接线,在车辆运动轨迹与边缘相切的路段,应设有混凝土界限石。界限石的内缘与跑道外缘应光滑连接。界限石铺设牢固,并用沥青或水泥粘合。
3,赛道容量计算公式
竞速赛:n=L/28
耐力赛:n=L/20
式中:n(表示单场赛事参赛卡丁车同时发车最大数,单位辆)L(表示赛道长度,单位米)
4工作区
室外竞赛型卡丁车场在辅路外侧要建有竞赛封闭区、发车准备区和车辆维修区。辅路与竞赛封闭区的进口、发车准备区的出口连成一体。场地应用柏油或混凝土建造。比赛封闭区和发车准备区要用高度不小于2.2m的金属安全网封闭。室外普及型场地在辅路外侧应建有150m以上的停、发车准备区。
发车区布局
服务区与车检区布局
4.1共用设施
根据需要应设厕所、洗手间、停车场、维修车间、灭火设备、车库、看台、医疗室等设施
4.1.2医疗中心
面积约120平,进出口大门宽度大于1.3米,医疗中心应可与赛道直接连通。赛事期间须配备以下人员和设施:
a,至少5名具备专业急救技能的医疗护理人员
b,即时通讯设备
c,至少5张医疗床
d,热水和冷水供应
e,医疗用照明设施
f,就近停靠的救护车以及必要的空调设备
有了以上这些就可以了吗?不是的,卡丁车运动可以说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赛车运动,所以安全工作一定是重中之重的,无论是选手还是观赛人员的安全都需要保障,所以必要的缓冲地带,安全网栏等都不可忽视
最后再提一下室内卡丁车场的标准,为什么篇幅比较小呢?
因为室内的成人卡丁车是比较稀少的,所涉及的投资是非常大的。室内卡丁车场室内净高不允许小于3.5米,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不产生炫目的灯光照明。跑道路面照度不小于100lx,跑道要全封闭,并设有连接跑道的辅路、安全停车区及发车准备区。
一家成人卡丁车俱乐部的建设涉及到很多很多方面,在决定动工前一定要找专业的设计团队,施工团队以及负责人的监督人员进行建设。安全是卡丁车项目的第一大需要注意的事项,马虎不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