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让我这个前荣威车主+斑马智行深度使用者来回答最合适了吧。
虽然这台车在服役两年之后被我卖了,但是车是真不错,几乎没什么毛病,大多数时间里在使用纯电行驶,电池性能也没什么衰减。关键还是斑马智行太方便,不管坐进什么车,都会下意识地去做对比。总会觉得其他车里的系统都差点意思。
所以直到现在,每次看到有人说,用不惯车内的交互系统,出门导航宁可用手机。我都会在内心“呵呵”。这是我作为一个曾经开了两年eRX5的车主的一种切身体会。从第一天开始用上斑马智行,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已经非常仰仗于这套车载操作系统了。无论是日常的导航,还是互联网听歌,还是后来申请开通的ETCP停车功能。甚至可以说,斑马智行是这台车给我的最大的惊喜。
1、从系统开发角度来讲,必须、一定得是互联网背景的人来负责,必须、一定得有产品经理和熟悉用户体验的工程师来给予规划。因为传统的汽车厂商的工程师,“身在此山中”,肯定“不识庐山真面目”。在斑马智行之前,有多少品牌厂商试图自己做互联系统,都失败了,就是因为厂商出身的工程师,思维方式依然是传统的,对于用户的真正需求,是不了解的。无论是体验上,还是系统内的应用,都有着天然的短板。并且,就像我们的智能手机,内置的软件应用,不管是软件开发还是后续的迭代更新,更不是传统厂商的工程师可以搞定的。与其自己瞎做,不如,术业有专攻,交给懂技术、懂用户的互联网人来操盘。
2、从汽车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使用场景来讲,汽车上的互联网系统,一定不能照搬智能手机的系统和使用逻辑。一些品牌的互联系统,认为往系统里加入所谓的APP就是“互联”了,这是不对的。车载操作系统,应当做减法,而非加法。应当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使用频次、使用习惯来设计应用的数量、类别、排列形式、操作方式。
基于这两点,基于两年的使用经历,我会说,到现在为止,通过体验每一台搭载斑马智行的上汽乘用车,可以确认的是,上汽与阿里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产品的用户体验也是极好的。
从表象上看,它能实现OTA升级,它有提供实时路况信息的高德地图,它有在线的虾米音乐(现在3.0版本升级到酷狗了),它有喜马拉雅,它有保养监控和在线预约,它可以关联定制版的行车记录仪、无人机,可以关联淘宝账号实现ETCP自动收费……
功能上,非常丰富,基本属于目前车载操作系统当中最全面的那批
但是,这并非最重要的。因为其他的一些品牌,现在也有互联系统,也能提供实时的高德或者百度地图服务,也有在线音乐和喜马拉雅,也有预约保养等等。你说,软硬件方面,斑马智行真的领先很多?未必。
关键在于,斑马智行的研发团队,说白了,主要是来自阿里,是正儿八经的互联网工程师。从开发的思维方式上就有着天然的“用户至上”的概念。
我在买入eRX5后,很快就加入了一个车友群。我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跟我一样,很关注斑马智行的OTA。其中有个妹子,还是斑马智行车主内测团队一员。这些参与内测的车主,会把日常车主群里关于系统改进优化的建议转达给斑马智行的工程师。工程师则会充分考虑用户的意见,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升级。
系统有哪些Bug?各种应用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不方便的?常用的应用还可以加入哪些新功能?操作界面可以优化的地方在哪里?
用户的需求和建议非常多,斑马智行的工程师就会进行整理分析,优先改进反馈较多的地方,一步一步的,把系统做完善。
在用车的两年时间里,斑马智行较大的升级(需要原地驻车保持通电状态),大概有三四次,另有一些小的升级,也会在不经意间推送到车上。
就比如端午节这天,启动车辆后,屏幕上跳出来一个端午的小图标。其实没什么实际功能,但作为车主,看着开心。挺好。
而在每一次重大升级之前,特别是1.0升级到2.0版本那段时间,斑马智行的工程师团队会跟参与内测的车主保持更高密度的沟通,进行多次小范围的内测。尽可能把系统最完整的一面给到车主。
用过斑马智行的人应该知道,从一开始,系统的界面就奉行着“地图即桌面”的理念。也就是说这套系统的主页,实际上就是一张高德地图。
这就是斑马智行的工程师们,结合大量用户的场景使用需求得出的结论。
在这里我还是强调一下。车内的这块屏,这类的互联网系统,它的UI逻辑,一定不能参考手机。用户是绝对不可能通过这块屏幕,打开各种APP的。无论斑马智行还是别的什么系统,使用频次最高的应用,就是地图导航。尤其是在具备实施路况更新功能之后,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习惯于使用地图导航来规避或减少拥堵。
另外,我们驾车出行,其实大多数的活动,都是依赖地图展开的。我们上下班通过地图避免拥堵;我们去逛街去旅游,通过地图进行导航;我们去商场购物消遣,也会通过地图寻找附近停车场。
可以说在汽车的各种应用里,地图的重要性远高于其他。基于此,斑马智行才会把地图作为主页。而且依托地图功能的扩展,斑马智行也在不断开发新的应用场景。比如在2.0版本上,系统就加入了车友组队功能,可以借助题图定位组队的车友,进行语音对话,发送方位等,若是车友组织自驾,很显然,会减少很多沟通成本。发送目的地信息,设置好导航,大家就可以出发了,一路上还能对话聊天。
另外,结合着不断优化的语音助手,在长期用车过程中,不仅是导航,诸如调节温度、选择收听的音乐或音频、打开天窗或者雨刷等等,我已经十分习惯于动嘴不动手。整体的体验也都是很不错的。
再加上,eRX5本身作为混合动力车型,在纯电状态下的行驶品质非常好,安静、舒适,其配备的8个音响在这时候就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开车听音乐真的是再合适不过。
我认为,斑马智行是目前国内最成功的车载操作系统之一。之前看到3.0版本的一些介绍,发现又有了不少新的升级,作为老车主,多少是有点嫉妒的……大概正是因为斑马智行的成功(两年前的数据已经显示,斑马智行的装机量超过70万台车,活跃用户占了绝大多数),上汽跟阿里关于车联网的合作才会这么稳定的合作下来吧。
5月4号,荣威RX5PLUS开始预售。这是荣威品牌全面年轻化战略的第一款车型。作为eRX5前车主,外观的年轻化确实有一些新鲜感,更重要的就是,它是上汽旗下首款搭载了斑马智行VENUS系统的产品。
从已知的资料可以看到,VENUS较之前的斑马智行版本,变化可谓相当巨大。首先是用户界面上,系统采用了A-B平行世界的设计理念。原有的“地图即桌面”的设计作为A世界保留。新增的B世界,采用瀑布流式布局,用户可以非常直观地在界面上找到常用的功能,甚至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显示界面的DIY。
其次,最新的VENUS系统主打AI语音功能。在此之前,经过几次升级,斑马智行已经可以实现较为连贯的语音指令输出,比如在发出“你好斑马”的指令后,不需要停顿、等待系统反馈,就可以直接说出你想要的命令,“我要去公司”“明天下雨吗”“好热啊”等等。AI语音的拟人化,是车载操作系统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斑马智行VENUS上,据说只需要一次唤醒,就可以实现自然连续对话,并且指令可以随时打断,内容可以随意切换,交互变得更加贴合人们的习惯。如果有机会,非常希望能尽早体验一下。
要说斑马智行VENUS和之前版本最大的不同,还是在应用方面的突破。这一次,小程序终于出现在了汽车的那块中控屏幕上。
自2018年开始,BAT围绕小程序的“战火”已经从手机烧到了车机。相比APP,小程序具有更快的运行速度、更小的空间占有量会更小的流量使用。对于目前的车机系统和硬件环境,显然更具优势。与此同时,车载小程序在唤醒方式、交互方式、构建场景、AI集成能力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那么这里就可以看到了,由于阿里在2016年就把斑马智行安装在了荣威的车里,经过近5年的实践、优化和经验积累,阿里的斑马智行已经非常熟悉用户想要什么,怎样的系统才是更适合车机端使用的。
在最新的斑马智行VENUS上,上汽、支付宝、斑马智行联合打造了一批适用于汽车使用场景、服务于车主的小程序。一方面,小程序和车载系统高度融合,实现了与语音交互、地图导航、场景智能的深度结合,通过小程序多轮交互,实现原生体验、手车互联、AIOT(智能硬件控制)、情境智能驱动服务找人等车生活服务。另一方面,基于小程序容器实现生态服务丰富化。斑马基于AliOS系统开发了小程序容器,大量手机小程序可以直接迁移运行在这个容器中,并且只要一周时间就可以实现与车载小程序的快速适配。同时上汽和AliOS系统还为这个容器提供了诸多车载能力API,包括车速、车辆信息、蓝牙接口等API接口以及多模态交互能力、车载地图能力、车载支付能力等API接口,方便开发者快速集成,以便更好地支持那些专为车载体验而开发的小程序。
目前,首批35个支付宝小程序,包含交通出行、影音娱乐、休闲购物等方面,已经安排上车。后面还会有更多的小程序不断地会被更新到车机端。今后,诸如查违章、支付油费、点外卖、订餐厅等等我们习惯于在支付宝上完成的动作,都可以通过车机端来实现,步骤很简单,只需要一句“你好斑马”。
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斑马智行就更新了自驾商品板块。本质上就是依靠地图,整合阿里资源推出自驾旅行包。比如两天一夜的自驾游行程,从酒店、景点门票到餐厅、行程推荐,通过斑马智行APP购买后,车主只需要跟随车机导航的路线和安排即可。
这一功能推出的背后,就是庞大的阿里生态。只要斑马智行能够打通阿里的各个资源板块,根据用户的需求完成系统开发和服务推送,汽车上的这块屏,毫无疑问将会成为真正的互联网的又一入口。当然,这也是我一直非常看好斑马智行的一大因素。
在我看来,互联网应用和服务,都是为方便我们的驾车出行服务的。但交通、出行服务、订餐、订酒店、听音乐、看视频等等功能,彼此都是相对独立的板块。如果仅仅是单一的APP应用下载到车机系统,独立的使用,它的便捷性真的还不如拿起手机操作。只有将各个功能模块整合在一起,以用户习惯的方式实现操作,既不需要使用手机,又不需要复杂的学习和操作过程,那么至少,愿意尝试和接受它的用户会大大增加。
最后还是想说,有机会啊,去体验一下斑马智行,有了这套系统,上车之后,手机导航真的可以放下了。然后再去体验一下它的其他的那些功能,接入互联网的汽车生活还是挺有趣的。智能手机都普及了10年了,咱们再玩点新鲜的不是挺好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