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张图.
想必大家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阿短收集了目前市场上知名的,热销的几款防蓝光镜片当样品.
均为1.60折射率,平光(0度).
这批镜片,阿短要把它们分成3类,这对后面下结论,相当重要.
一.基材吸收型:
依视路X4/东海Lutina/凯米U6/新天鸿双效/万新多屏/汇鼎U+
二.膜层反射型:
依视路A4/凯米BRC
三.混合型(基材吸收+膜层反射):
凯米驾驶X-Drive/明月防蓝光/万新大都市
剩下的尚忆25%茶,不属于防蓝光镜片,它只是最传统的近视染色太阳镜。放在样品里,当做对照组。
既然要开始做评测,就需要有个权威的标准作为指导.
很巧,就在7月1日,防蓝光新国标,《GB/T38120-2019蓝光防护膜的光健康与光安全应用技术要求》正式实施,这也是迄今为止最新最有参考价值的标准了.
本次防蓝光镜片的评测,也以此为基础.
这份标准内容很长,阿短就挑重点说吧.
该标准对光学镜片作了两项要求,分别是光安全要求和光健康要求.
1.光安全要求
光安全要求方面,新标准出具了光透射比要求:
本人觉得这是最有意义的项目.
待会儿会重点讲以上样品镜片在各光谱范围的光透射比.
2.光健康要求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产品视觉健康舒适度(VICO),
VICO共分为5级,级数越高说明人眼的视觉疲劳程度越大,即所测试的产品对人眼视觉健康舒适度影响程度越大.
如果VICO测量值大于3,是不合格的.
是不是觉得一头雾水,一脸懵逼?
直接上图:
在白纸上,所有的镜片均自带底色.
完全无底色的防蓝光镜片,是不存在的.
正因为它们有底色,有的发黄,有的发青,有的发灰.而且有的深有的浅.(脑补许佩哲《气球》的歌词).
配戴这样的镜片,难免会引起眼部不适,产生视疲劳.所以新国标规定了产品视觉健康舒适度(VICO)及分级表,来判定这款防蓝光镜片是否合格.
新国标附录里也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方法,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点击查阅(第6-7页):
这项通过复合人体生理指标客观评价产品对于人眼视觉系统影响的测试方法(VICO),是得到ISO、CIE、ISA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行业国际组织认可的.
以下正式开始评测.
一.外观色底评测
刚才阿短已经把样品放白纸上了,
仅凭肉眼观察,并不容易分辨哪个底色更浅,哪个更深.
所以下面用更科学的检测方法去判断,
在镜片行业里有YI黄色指数,来反映它的底色程度.数值越高代表越黄.
在Lab颜色体系中的结果:
成绩优异的有:凯米U6、新天鸿双效、东海Lutina、万新多屏Donpro、汇鼎U+.
排列较前的这几款镜片,阿短先告诉大家它们的相同点:均属于基材吸收型防蓝光,均为日本三井化工的UV+420CUT技术.
能有如此出色的YI值,绝大部分功劳,当属原材料供应老大,日本三井.
依视路X4,也归于基材吸收型,但它的技术是依视路自主研发的.至少在YI值项上,不敌日本三井.
(据阿短所知,目前市面上,尤其是国产品牌,99%的防蓝光,都属于基材吸收型.大的厂商会使用三井技术,而小的厂商,就是自己瞎搞搞的技术啦.因为没什么研发,成本也低廉,对色底的控制就别太指望了)
读者也许注意到,万新大都市Sydney,表现还不错.是因为它的基材也用了UV+420CUT技术,在此基础再镀防蓝光膜.跟万新多屏Donpro比,YI值上升主要受防蓝光膜层的影响.同样,凯米驾驶镜X-Drive也是UV420基材镀防蓝光膜喔!而明月防蓝光,并不是三井的技术,也是自主研发.这里特别强调下明月的基材是1.60亚克力,而其他品牌均为1.60MR-8,又又又是三井提供的原材料喔~~
从业十几年来,我觉得光学镜片,清晰舒适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在评测镜片时,分析这些指标,是第一步.不可忽略.
接下来是透光率测试,报告如下:
本人比较意外的是依视路X4的结果.与A3相比,它在减反射上作了不少提升,然而整体透光率却下降了.
末尾的尚忆染色片,表面只作了加硬膜处理,无镀增透减反膜.对透光率影响也挺大的.
二.光谱评测
实验室的光谱图很给力,从UV380直接拉到了780.最近听说有的厂商还搞防近红外镜片,这个图表也有参考价值,跑题了...
目前防蓝光学术中,比较统一的说法,蓝光是400-505之间的波段.而380-400属于紫外线范围.
所以这次以380-505作为主要评测波段.缩小范围,便于重点分析.得到的图表是这样滴:
看到所有样品的光谱曲线挤在一张图里,有点凌乱吧!!!
阿短曾把样品分为三类.我现在抽取基材吸收型和膜层反射型这两类,剔除掉剩余的,得到的图片如下:
这样就直观多了吧,之前说过划分成两类,如图所示,刚好大家也看到了两种风格的曲线!
接着,阿短要放一张日本三井于2014年官宣新品UV+420CUT的透过率曲线:
大家发现规律了没有??
三井的这个曲线图,与阿短样品里第一类基材吸收型的五款镜片,高度重合!
小于400nm的波段一直是贴着横坐标底部的,代表相应波长的透过率极低,而在415nm开始,好像股票迎来了疯狂的牛市,透过率刷刷的往上蹿,蹿到440nm开始才变得平缓,贴着横坐标顶部,一直延续.
东海Lutina/凯米U6/新天鸿双效/万新多屏/汇鼎U+,在防蓝光防UV性能上,是日本三井UV420的马甲,它们可归为同一类。
说了这么多,阿短的目的,是举一反三,再借用三井官方的资料:
这次评测样品里没出现的品牌,比如日本朝日/日本精工/日本豪雅/中国康耐特,甚至上面没提到的,而这几年也陆续跟进,应用了UV420技术的其他厂商,比如日本伊藤/韩国大明,以及众多的国产厂商.对应的这类防蓝光镜片光谱图,同样会与三井官网的或者是阿短这次测评的基材吸收类曲线高度重合!
所以,看官别嫌我样品少...在送检之前,阿短已经很有针对性地进行收集了!
新国标已经给出了光谱范围的光透射比要求,
请大家跟着阿短一段段分析!
这部分有紫外线和短波长的蓝光.
防紫外线和防短波蓝光表现优异的,当之无愧,还是三井的UV420,依视路X4和明月防蓝光,也很抢眼.
有不少朋友提问过:防蓝光镜片防紫外线吗?
答案是防!而且在这儿阿短还要排个列,性能由高到低依次为:
UV-CUT的数值越大,防的效果越好。
特别在意户外紫外线防护的朋友,这份表格,请收好!!!
可以看出来,只要是采用了基材吸收型的防蓝光镜片,385-415nm波段的阻隔率都不错.相反,膜层反射型的依视路A4/凯米BRC,表现平平,垫底的节奏.
2.415-445nm
这部分波段是有害蓝光,新国标要求透射比小于等于80%,也就是说防蓝光镜片,在这波段范围内,需要至少阻隔20%的蓝光,才算合格.
各镜片的具体数值不方便公开,以下为蓝光阻隔性能排行:
(3).445-475nm
这个波段忆尚的染色片透过率只有58%左右,明显是不符合新国标的.已红色标注.其余均合格,且数据非常接近,同名次里排名不分先后.
(4).475-505nm
结果与上面类似,染色片依然不合格,其他几组数据也异常的接近.
阿短十分认可新国标的制定与实施,但在此也需要着重说明新国标对这些镜片评测的限制.可能有些”政治不正确”...
新国标的制定,其实并不完全针对光学镜片行业.开头便说明了应用范围:
除了光学镜片,这份国标还的范围还包括显示产品,灯具产品,皮肤防护产品.
这份新国标起草单位里,能看到除了科研机构外,还有光学镜片厂商,半导体照明厂商,电子厂商,灯具厂商,化妆品厂商,防护材料厂商.
这里有卖镜片的,卖显示器的,卖台灯的,卖防晒隔离霜的,卖手机贴膜汽车挡风玻璃贴膜的.
不知道它通过新国标了没?
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因为防蓝光新国标的制定,汇聚一堂.共同出谋献策.
正因为这份新国标所对应的产品范围过于广泛,在起草这份标准时,是综合考虑到提及的行业对应的产品而制定的.
但阿短还有些想法,在这里不吐不快.
我们为什么要买防蓝光眼镜?购买它的出发点是什么?
是不是因为这几年LED照明光源的普及,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下,害怕它的蓝光会伤害眼睛?
是不是因为大伙没日没夜的刷手机,平板,电脑,害怕屏幕的蓝光会伤害眼睛?
学生党上网课时怕蓝光,程序员敲代码时怕蓝光,电商从业者当客服时怕蓝光,设计师摄像师修片剪辑时怕蓝光,直播大V们工作互动时怕背景灯柔光灯类光源的蓝光,等等等.
我相信八成以上的消费者,购买防蓝光眼镜真正的目的,是防止电子产品类的人造光源中的蓝光.
那我们真的了解每天都在使用的电子产品的蓝光峰值吗?
以iPhone手机为例,网络达人给出了以下三款热门机型的光谱图:
新一代的屏幕色彩还原度更强了,在绿色和红色上做了不少调整.但是蓝色光谱基本没变化.
下面这张是普通的IPS液晶显示器光谱图.
蓝色光谱也是与iPhone接近.
在手机屏幕的380-420nm范围,蓝光的强度简直弱得可忽略不计!这就是真相!
前面的评测中,日本三井的UV+420CUT镜片,在380-420nm范围内阻隔掉的紫外线和蓝光非常优异,但是在数码产品中,这段范围里的紫外线和蓝光阻隔并没起到什么关键作用.
而从420nm波段开始,几张图片的蓝光强度开始往上蹿了!在445-455范围内为峰值.强度最高.
在微博上,有一名资深博主欧阳秋叶,主攻手机,显示器,电视屏幕,灯具评测.
(已授权转载)
他提到有份蓝光危害加权函数的国标:
在435-440nm波段达到最高.
同样在专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蔡建奇主任时,他也提到
如果仅从镜片行业角度考虑,有了以上认知,若能把镜片防蓝光范围定在430-455nm才合理.确实早前的防蓝光镜片,也是这么考虑并制做的,比如依视路A4.光谱测试报告里,它在这段范围的蓝光阻隔率表现很优异.之所以栽在新国标上,是因为415-430nm里阻隔率较低,从而在新国标规定的415-445nm波段范围阻隔率被拉低了.
前文提到过,这份新国标的制定,应用范围不仅仅是光学镜片行业.还包括LED照明,显示器等.不同行业标准有所不同,当捆绑在一起时,难免会相互牵制.但不得不承认新国标的内容,整体上是目前最权威的防蓝光标准.
阿短个人更倾向考虑以435-455nm来衡量镜片的蓝光阻隔率,得到的排名为:
直接给结果吧:
排第一的不属于防蓝光镜片,仅仅只是普通的染色镜片(浅色墨镜).简单粗暴地证明了镜片颜色越黄,防蓝光效果越好.
为何我们在市面上经常能看到深底色的防蓝光镜片,比如GUNNAR,AHT,JINS等大品牌商推出的大黄片?因为它们一直研究的是电子屏幕的蓝光波段,也就是430-455nm要重点阻隔.这种靠基片吸收为原理的防蓝光镜片要阻挡到455nm甚至以上的蓝光,就必须把455nm以前的也阻挡住!所以镜片底色会显得特别黄.这也是基片吸收镜片的缺陷.
一直被吐槽的膜层反射类型,在这里表现最好,在这波段里防蓝光也是最有效的.依靠膜层技术,可以控制选择只对电子屏幕蓝光重点波段的有效阻隔,这使得镜片底色不会太深.
评测前部分遥遥领先的UV+420CUT类镜片,面对我们最在意的电子产品蓝光防护性能上,是垫底的.
这个结果我一点也不意外,早在去年推荐靠谱防蓝光镜片时,一直在强调,只推荐膜层是蓝色的防蓝光镜片,即膜层反射型.现有有了这份报告作为证据,更有底气了.
是否常听到这么一个说法:
优异的防蓝光镜片,可过滤有害蓝光,通过有益蓝光.
很多人以为只有进口品牌的膜层反射防蓝光镜片才能够做到.而廉价的浅底色基片吸收型会一刀切,有益有害全阻隔.通过这次评测,不难发现,浅底色基片吸收型(以凯米U6为例)照样可过滤有害蓝光,通过有益蓝光.因为这类镜片着重阻隔的是430nm以下短波蓝光,430nm以上,通过率非常高,几乎就没太大的防蓝光效果了.
真正一刀切的,仅仅指底色特别黄的基片吸收型防蓝光镜片!
最后复习并总结,
阿短开头是从镜片的制造原理角度,把防蓝光镜片分成三类,分别是:
1.基材吸收型
2.膜层反射型
3.混合型
阿短再根据防护类别角度,分成两类:
1.户外自然光防蓝光镜片
2.室内人造光防蓝光镜片
以新国标为基础,
注重户外短波蓝光及紫外线防护的,推荐使用基材吸收型,
注重室内电子产品的屏幕蓝光防护的,推荐使用膜层反射型,
想户外和室内两者兼顾嘛,只有混合型了,但性能也被平均了.
这段时间,有特别多的知友向我提问:防蓝光镜片凯米U6怎么样?
既然写到这了,我就单独分析下它吧.
从正文里,也多次说过它属于基片吸收型,侧重防的只是户外自然光防蓝光和紫外线.
如果大家细心点,从它的包装上就能看出端倪喔!!!
小伙伴们发现没有,凯米U6的包装封面风格,就是太阳,宇宙.它恰恰代表着阿短说过的,属于户外自然光防蓝光镜片.意图很明显了
凯米真正的室内人造光防蓝光镜片,对应的是BRC:
包装袋上同样也特别强调它是真正的电脑阅读护目镜.
如果你是个死宅,一年到头都不出门的,天天对着电子产品,那么凯米BRC更适合你.假设你还有空大白天出去压马路,更应该多吸收点太阳光里的紫外线和蓝光!!!多晒太阳才健康!而不是听商家瞎忽悠错买了凯米U6,不仅电子类蓝光防不了多少,难得有晒太阳的机会,还把紫外线和蓝光全阻隔了!
上网课的学生也同理,如果平时没有戴眼镜的习惯,只是在室内学习时有需求,也请认准像凯米BRC这种膜层反射类防蓝光镜片!
推荐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