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与同事闲谈,谈及了OBC充电功率的相关话题。恰巧我在网上看到了有关的介绍,现在便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初探门径。
那么,什么是充电体验呢?以OBC的规格参数为例,一个11kW的OBC,意味着它需要8小时才能充满一块88kWh的电池(其续航里程大约在650km至750km)。倘若我们将其与充满一部手机或是为一辆燃油车加油的时间进行比较,这个时间显然是相当漫长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11kW的OBC其实已经属于较高功率水平,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日常使用需求。因此,不断提升充电速率成为了OBC发展的重要方向。
说起OBC,可能有些人还不太了解。OBC,即车载充电机(On Board Charger)的简称,它的核心功能是通过电网电压,经由地面交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口,为电动电池进行充电。现今的OBC通常都默认为隔离型,指的是在电网侧与车载侧之间,需设置一个耐压范围在2500V至3750V之间的电气隔离层,以提升电气安全性。
此外,电气隔离是指什么呢?简而言之,在电路中,它能够阻止电流直接从某一区域流向另一区域,尽管电流无法直接通过,但能量或信息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电磁感应、电磁波等进行传递。这种隔离的主要作用,就是减少不同电路间的相互干扰,提升整个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既然OBC能为动力电池充电,那么,动力电池是否也能通过OBC为其他电器充电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种既能充电又能逆变的OBC,我们称之为双向OBC。它又分为V2L型和V2G型两种,这一创新技术的出现,无疑为电动汽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了解了OBC的基本概念后,我们再来深入探讨一下它的内部设计。OBC主要由PFC(功率因数校正器)和隔离DC-DC组成的AC-DC转换器构成,关于功率因数的更多信息,大家可以查阅之前的相关文章进行了解。
以下是常见的OBC功率水平及PFC拓扑结构矩阵,以及OBC功率水平及DC-DC拓扑结构矩阵,供大家参考。同时,也希望大家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能够尊重原创,保护知识产权。【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