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员奖励机制
1、收费员工资组成
1、基本工资:1200元(含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60岁及以上选择不需要或放弃缴纳养老保险的员工折合成现金发放。
2、绩效:达到预期收益值后提成,达到目标收益值提成。
2、停车区等级划分
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划定停车场【全城车场编号】,并将这些停车场划分为一、二、三种等级。
1、一级停车区,位于城市中较繁华的地区,车流量大,周转率较高。根据实际情况配置1~2名收费员。
2、二级停车区,车流量和周转率一般。按照实际情况划分出停车场(20-25个车位)后,每个车场配置1名收费员。
3、三级停车区,车流量较少,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加每个车场中车位(25~30个车位),每个车场配置1名收费员。
4、同时三级停车区可承包给收费员或门口商家,也可在部分三级停车区安排兼职收费员(年龄稍大、轻度身体缺陷的人员,只需购买人身意外险)。但为统一管理,在承包时应与承包人员签订合同,并约定承包人员接受公司统一培训、统一服装、统一收费设备,同时执行主管部门(市公安局)的要求。
3、提成比例制度
1、根据现场划分区域将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能固定;
2、在收费初期工作日与节假日派公司运营管理人员蹲点收费,得出实际收费金额,以此为标准制定预期收益值;
3、结合平时收费情况,每月各区的运营管理人员轮流蹲点收费一天,不断对预期收费值进行微调;
4、制定月、日预期收益值:
①制定每日预期收益值,根据现场蹲点收费、节假日、收费员上缴金额、天气原因等对每日做出预期收益值,推算出月预期收益值;为管理的灵活性,主要对每个收费员的月上缴金额进行考核,允许单日金额减少,下次补缴的情况出现;
②制定目标收益值,超过预期收益值后再设一个目标收益值。为提高管理人员与收费员积极性,超过目标收益值后提成比例适当增加。目标收益随时间或者环境增加减小;
③每月的预期收益和目标收益在月初制定出,并经由每个收费员签字确定,月底由运营人员统计所在组中的收费员的业绩完成情况,并按照相应的奖惩制度核算出每个收费员的工资上报给财务人员;
④所有收费员制定轮班表,以班组为单位,在一级、二级、三级区域中轮班。
4、惩罚、监督、奖励
1、惩罚:次月对上月的管理、收益情况、收费员上缴的费用与后台数据对比等情况做评估、总结。没达到预期收益的扣除当月一定比例的绩效工资。每个收费员单独考核,运营管理人员的考核按照其所管理区域的收费、安全、投诉次数、服务等做标准进行考核。
2、监督
①区域管理人员负责监督管理收费员收费情况;
②公司运营部门负责对整个公司的停车收费进行监督管理,每天安排专人检查,携带执法记录仪,对违纪、违规的行为做实时记录;
③公司提供投诉建议热线,让车主能够监督收费员是否有违规行为。如果情况属实对收费员进行罚款,将这部分罚款奖励给举报的车主。
3、奖励
制定停车场管理考核标准,涉及收费情况、安全、事故、费用遗失率、收费员上缴的费用与后台数据对比等情况做出。达到预期收益值与目标收益值奖励、好人好事、等其他值得奖励的情况进行奖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