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零部件开发流程

汽车零部件种类繁多,除了动力系统和部分组件外,大部分零件均由供应商负责制造,有时甚至包括设计。以下是关于汽车零部件询价、定点及开发流程的详细解析:
**项目启动阶段**:
上汽大众的项目可划分为三大车型系列:VW大众系列、SK斯柯达系列、AU奥迪系列。
**询价资料准备**:
在此阶段,需明确询价定点的零件范围、名称、编号、功能等详细信息。这包括零件的分类(如BMG件、HUT件、Platform件等)、是否为新开发件或Built-to-Print件、是一次件还是二次件等。同时,需准备图纸、3D数据、设计任务书LAH等相关资料。此外,还需确定采购方式,如LC(零件国产化)、SKD(转口贸易件)、CKD(直接向德国大众采购)或DB(直接向德国大众的供应商采购)等。
**询价过程**:
上汽大众采购部门将通过B2B平台向潜在供应商发送经技术部门确认的询价资料。询价周期通常为12周。对于Common Sourcing零件,SVW、VGC和FAW-VW将联合询价。
**技术方案与A样件**:
供应商在收到询价资料后,将解读技术要求并与JVs和VW技术部门沟通。随后,供应商将准备技术方案,包括3D模型、2D图纸等,并在获得许可后制作A样件。需注意的是,询价资料仅供询价使用,并不代表零件的最终技术要求。
**AGT与PT车阶段**:
在预开发阶段,可能会使用AGT车(功能载体车)进行动力总成试验。同时,在PT车(样车)阶段,供应商可能需要提供装车件,以满足装车需求并对零件技术方案进行评估。
**供应商评分与审核**:
上汽大众将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评分,包括技术、质量和物流等方面的评估。其中,TE-Rating尤为重要,需要供应商提供公司简介、技术解决方案等信息。此外,还将进行质量的Q-Audit和技术的TE-Audit审核。
**定点与价格谈判**:
综合评分、审核和价格谈判的结果,采购部门将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发出正式定点信。
**项目启动会议**:
在确定供应商后,采购部门将组织召开项目启动会议,明确零件的最新技术状态、供货方案等信息。
**模具开发与样品测试**:
根据会议确定的技术状态,供应商将启动模具开发,并制作B样件用于DV测试。同时,任何技术更改都需通过KV-AEKO流程实施。在B-F(图纸和3D数据冻结)后,供应商将启动批量模具的生产,并制作C样件用于PV试验和生产装车。
**后续阶段与批量生产**:
在VFF(预批量认可整车)阶段,将通过对预批量整车进行验收试车来确定预批量整车状态。随后是PVS(批量试生产)阶段,以检验原计划的批量投产过程是否符合要求。在0S(零批量)阶段,将按照计划的批量投产的速度和节拍进行生产。最终,在SOP(批量投产)阶段,启动批量生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