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鞋不吃亏系列之三:2023年亚瑟士跑鞋选购指南及大促价格预估

对喜欢亚瑟士,又因为它「万年不打折」感到头疼的跑友来说,选择恰当的时机和价格入手跑鞋,可以省下不少钱。在「买鞋不吃亏」的第三篇,也就是“亚瑟士篇”(点击查看“索康尼篇”和“美津浓篇”)中,我们将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亚瑟士庞大的跑鞋矩阵中,跑鞋之间的区别在哪里,或者说核心卖点是什么。
2不同足型的跑友,例如大体重、高足弓或低足弓/扁平足的跑友,应该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挑选跑鞋。
3大促期间,亚瑟士各款跑鞋的推荐入手价格[1]、以及可能会出现的“神价”[2]是多少。
注意:由于亚瑟士在售的跑鞋非常多(可能是运动品牌中最多的),这篇文章很长。有意向跑鞋的跑友,请根据目录,直接按照跑鞋名称,查看价格和购买建议。首先,让我们根据跑鞋的功能和定位,来看看各款亚瑟士跑鞋的售价[3]、推荐足型[4]、重量[5]、中底技术[6]和高差[7]:
买鞋不吃亏系列之三:2023年亚瑟士跑鞋选购指南及大促价格预估-有驾
下面,让我们正式进入跑鞋介绍环节:
当前售价:439元
推荐入手价格:349元
神价:249元
重量及中底:230克,AmpliFoam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10mm,正常足型
亚瑟士Gel-Contend4是某宝上销量最高的跑鞋之一。对刚开始跑步训练的新跑者来说,它是一双非常友好的跑鞋:与其它品牌的入门级跑鞋相比,Gel缓震胶的加持,让Contend4的脚感更为舒适,230克的重量也很良心,关键是300元左右就能拿下。它就像是汽车里的卡罗拉,或者曾经的诺基亚3230,皮实可靠,属于闭着眼睛也不会出错的选择。
虽然Contend系列已经进化到了Contend8,但仍然无法动摇Contend4的江湖地位。无它,性价比实在太高了。
当前售价:399元
推荐入手价格:369元
神价:299元
重量及中底:250克,EVA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不详,正常足型(宽楦)
JOG1002是一款“亚洲特供鞋”,天生宽楦,对普遍宽脚的东亚人很友好。JOG1002的另一个卖点是有纯黑配色,适合需要穿深色鞋的上班族。但这双跑鞋的缓震一般,设计更接近休闲跑鞋,不建议用于单次5公里以上的跑步训练。
重量及中底:270克,AmpliFoam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10mm,正常足型
和“常青树”Contend4相比,Excite9的最大提升是引进了“GuidanceLine”重心引导技术,对提升跑姿稳定性有一点帮助,但由于价格偏贵,目前已经停售。
当前售价:549元
推荐入手价格:389元
神价:319元
重量及中底:334克,AmpliFoam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8mm,正常足型
Pulse11的主要卖点是后跟处硕大的Gel缓震胶。得益于Gel缓震胶的材料特性,Pulse11的缓震不错,适合较大体重跑者用于日常慢跑。但Gel缓震胶回弹差、密度高的特性,也让比Kayano系列还重的它,和速度训练等场景无缘。Pulse11的前掌部分比较窄,这在亚瑟士跑鞋中是比较罕见的,买鞋的时候建议买大半码到一码。
Pulse12/13目前均已上市,但变化不大,建议优先购买性价比更高的Pulse11。
当前售价:559元
推荐入手价格:419元
神价:329元
重量及中底:315克,spEVA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10mm,正常足型
如果说Contend4是亚瑟士300元价位的性价比之王,那么350元价位的性价比之王就是Flux4。它使用的spEVA中底略优于AmpliFoam中底,由于前掌也嵌入了Gel缓震胶,前掌的缓震能力会更好一些。Pulse11和Flux4的价格接近,但后者嵌入了中足稳定片,抗扭刚性较好,重量也略轻一些,个人建议优先选Flux4。
当前售价:809元
推荐入手价格:509元
神价:399元
重量及中底:281克,FF中底[8]
高差及推荐足型:10mm,正常足型
在亚瑟士的所有跑鞋中,Pursue7是使用主流的FlyteFoam中底,且售价最低的一款,这也让它光荣的成为了中级缓震跑鞋的“守门员”。和EVA类的中底相比,FlyteFoam中底的重量更轻,回弹也好一些。Pursue7是支撑跑鞋GT-20009的“正常版”,面向的是足弓正常,但仍然希望跑鞋有一定支撑功能的跑者。由于上市时间较久,Pursue7的价格已经跌到400元出头,性价比还不错。
重量及中底:285克,FF+FFPropel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5mm,正常/高足弓
GlideRide2是一双“不正经”的次顶级缓震跑鞋。它的中底就像一块三明治,上层为FlyteFoam,提供柔软的脚感,下层为FlyteFoamPropel,提供回弹,前掌中间夹着一块稳定板,保证了中底的刚性。GlideRide2的高差是比较激进的5mm,配合动能弧技术,能够快速的在后掌落地后,将重心过渡到前掌并发力。由于账面配置一般,也比较冷门,GlideRide2目前已经停售,海外上市的GlideRide3也迟迟未能引入中国。对新手转进阶的跑者来说,GlideRide系列可以比较安全的提速,停售有点可惜。
当前售价:890元
推荐入手价格:560元/589元/690元
神价:419元/484元/590元
重量及中底:280克/286克/266克,FF中底/FF+FFBlast中底/FFBlast+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10mm/8mm/8mm;正常/高足弓
Cumulus系列是标准意义上的次顶配缓震跑鞋,和顶配缓震跑鞋Nimbus系列同步升级。与顶缓Nimbus系列相比,Cumulus系列的重量略轻一些,缓震也稍弱一些,针对的是追求优秀的缓震性能,且体重低于80公斤的跑者。
Cumulus系列目前有23/24/25三代同时在售,其中,Cumulus23使用传统的FlyteFoam中底,且前掌较薄;Cumulus24为双密度中底;而Cumulus25的前掌中底泡棉增厚了2mm,材料升级为FFBlast+,Gel缓震胶也升级为PureGEL。从性能上来看,Cumulus25无疑是最强的,但价格也贵不少,Cumulus24的性价比相对较高。
当前售价:890元
推荐入手价格:619元/690元
神价:549元/590元
重量及中底:275克/253克,FFBlast中底/FFBlast+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8mm,正常足型
Novablast系列的名字决定了它的性格:它使用了亚瑟士新一代的中底FlyteFoamBlast。与普通的FF中底相比,FFBlast更轻也更弹,但长距离的衰减会比较明显。Novablast3使用的FlyteFoamBlast+缓震更好,密度也更低,但同样存在长距离衰减的问题。这两双跑鞋都是很好的半马综合训练鞋,但不建议用于单次30公里以上的跑步训练。
P.S.Novablast系列和Cumulus系列的定价是完全相同的。注重缓震和轻量化的,优先考虑Novablast系列;注重长距离跑动时的缓震“韧性”的,优先考虑Cumulus系列。
当前售价:1079元
推荐入手价格:679元
神价:558元
重量及中底:309克,FF+FFPropel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10mm,正常/高足弓
与“标准”的次顶配缓震跑鞋Cumulus23相比,Saiun主要有三个不同之处:(1)大量的使用了人造革材料,增强了鞋面结构的稳定性,但重量也增加了不少;(2)使用了FF+FFPropel的混合中底,回弹更明显;(3)重新设计了鞋底,透气性能更好。Saiun上市已久,但价格偏贵,建议售价接近神价再考虑入手。
当前售价:1290元
推荐入手价格:759元/890元/1090元
神价:659元/729元/990元
重量及中底:310克/290克/290克,FF+FFPropel中底/FF+FFBlast+中底/FFBlast+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10mm/10mm/8mm,正常/高足弓
Nimbus系列我想不用我多介绍了,鼎鼎大名的亚瑟士顶配缓震跑鞋,长达25年的迭代历史,大体重跑者的福音。目前亚瑟士旗舰店上,Nimbus系列三代同堂在售,其中,N23/24都是双密度中底,但N24将下层更换为FFBlast+,回弹更好,重量更轻。N25为全掌FFBlast+中底,厚度增加了不少,重量与N24持平。
那么这三代Nimbus应该如何选呢?首先,N系列都是好鞋,对预算800元左右的跑者来说,N23的性价比不错;N25的缓震最好,设计相对偏新手向,但价格也最贵;N24的缓震介于两者之间,但稳定性和支撑感是最好的,是三代Nimbus中最适合长距离跑步的。
关于三代Nimbus之间的区别,可参考回答:N23VSN24N24VSN25
当前售价:1590元
推荐入手价格:1290元
神价:1090元
重量及中底:310克,FF+FFBlast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10mm,正常/高足弓
其实我有点怀疑,KinseiBlast是不是有“潮鞋”的属性…配置和Nimbus24接近,但售价直接去到了1590元,而且历届大促的价格都非常坚挺,基本都是80元优惠券意思意思。但不得不说,KinseiBlast的造型还是很帅的,据说设计灵感来自日本武士的盔甲:
买鞋不吃亏系列之三:2023年亚瑟士跑鞋选购指南及大促价格预估-有驾
当前售价:690元
推荐入手价格:459元/499元/549元
神价:379元/389元/499元
重量及中底:277克/270克/270克,FF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8mm,正常/低足弓
GT-1000系列是亚瑟士的中级支撑跑鞋(但好像也没有定位更低的支撑跑鞋了),目前有GT100010/11/12三代同时在售。这三代跑鞋均使用FlyteFoam中底,不同之处在于GT-100011的前掌也有Gel缓震胶,缓震能力略强一些,而GT-100012的FF中底配方则略有调整,性能无变化,但稍微环保一些。同时,GT-100011/12将老前辈DUOMAX双密度防倾斜装置换成了LITETRUSS科技,重量略有下调。GT-100011的价格不算贵,非大促期间450元左右也有概率拿下,体重低于80公斤的低足弓跑友,2023年双11期间可以重点关注。
重量及中底:320克,FluidRide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不详,正常/低足弓
GT-Motor是一双“中国特供”跑鞋,在亚瑟士日本/美国官网上是查不到这双跑鞋的。简单来说,GT-Motor是Kayano27的减配版,在保留了K27鞋身结构的同时,将FF中底减配成了上一代的FluidRide中底。虽然GT-Motor的售价看上去不算高,但Kayano28目前也不算贵,GT-Motor的存在价值确实不大。
当前售价:890元
推荐入手价格:590元/640元/690元
神价:509元/590元/640元
重量及中底:270克/276克/273克,FF+FFPropel中底/FFBlast中底/FFBlast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8mm,正常/低足弓
GT-2000系列在我心中是最接近“均衡”的跑鞋。缓震不错,支撑到位,重量中规中矩,鞋楦也比较舒适,对体重低于80公斤的新手跑者来说,如果不知道买什么跑鞋,那么第一双跑鞋买GT-2000就好。它就像一道家常菜,味道不算刺激,但熟悉它之后,再买下一双跑鞋,你就会明白自己适合什么风味。
GT-2000目前10/11/12代同时在售,这三代GT-2000一改前代的硬核支撑设计(将DUOMAX防倾斜装置和TRUSSTIC稳定片,更换为LITETRUSS科技),支撑感变弱,也不再顶足弓。11代的主要提升是更换了FFBlast中底,脚感变软,回弹增强;12代的后掌换用了PUREGEL缓震胶,重量略有下调。
由于12代刚上市不久,价格偏贵,个人建议优先关注脚感好,性价比高的GT-200011,其次是GT-200010。
当前售价:1390元
推荐入手价格:854元/890元/1190元
神价:779元/799元/1090元
重量及中底:308克/299克/303克,FFBlast中底/FFBlast+中底/FFBlast+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10mm,正常及低足弓
Kayano系列我想也不用过多介绍了,作为亚瑟士名头最响的产品,支撑系的旗舰,前几代K系列的江湖地位可以说是如日中天,我自己有一双兢兢业业服役了1500公里的K23,做工质量确实没得说。
来看看跑了1500公里的Kayano23长啥样(脚臭警告)
目前亚瑟士在售的Kayano系列包括K28、K29和K30,其中脚感最好的是使用了FFBlast+中底,全面增厚的K30,但支撑感最强的是K28[9],K29则属于试图转型,但不太成功的作品。2023年双11期间,注重性价比的大体重+严重扁平足跑者,优先关注K28,不差钱的土豪跑友,可选择K30。注意:体重低于80公斤的跑者买GT-2000系列就行。
关于K29和K30的区别,可以参考:亚瑟士的Kayano30和Kayano29,买哪双比较好?
当前售价:590元
推荐入手价格:490元/540元
神价:440元/490元
重量及中底:215克/192克,FF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7mm,正常足型
HyperSpeed系列是典型的入门级薄底竞速跑鞋,重量轻、缓震和保护一般,能发挥出多少实力全看你自己。目前HyperSpeed系列有两代跑鞋同时在售,配置基本相同,但3代成功减重,跑场地的更稳更跟脚。两代的价格差距不大,个人推荐买3代。
2DSTrainer26
当前售价:819元
推荐入手价格:559元
神价:459元
重量及中底:241克,FF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8mm,正常/低足弓
由于后掌添加了Gel缓震胶,DSTrainer26的脚感在竞速跑鞋中是相对舒适的。同时,这双跑鞋加载了DUOMAX防倾斜装置,是竞速跑鞋中少见的适合低足弓跑者穿着的类型。虽然重量略高,但对低足弓/扁平足的跑者来说,长距离速度训练时,DSTrainer26能更有效的保护足弓,值得一试。
当前售价:890元
推荐入手价格:690元
神价:590元
重量及中底:227克,FFBlast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5mm,正常/高足弓
将NoosaTRI15放到“轻量竞速”这个跑鞋分类下,其实不太合适,因为它是一双铁三训练鞋。NoosaTRI15使用FFBlast中底(但没有Gel缓震胶),和普通的竞速跑鞋相比,它的透气性能更好,大底也更为耐磨一些。有趣的是,除了足型正常的跑者外,NoosaTRI15也适合高足弓跑者,难道这是自行车鞋的特殊要求?(不是)
重量及中底:184克,FlyteFoam中底
极致的轻量化,清脆的脚感,耐磨也完全OK。如今碳板跑鞋如日中天,完全占据了极致的薄底竞速鞋的生态位,此处缅怀曾经如日中天的虎走。
重量及中底:306克,FF+FFPropel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0mm,正常足弓
在亚瑟士的所有跑鞋中,Metaride的双层中底镂空设计,和0mm的高差[10]应该是独一份了。Metaride代表着亚瑟士向新技术方向的探索,如果没有碳板跑鞋的出现,也许亚瑟士会朝这个方向走得更远一些。当然我们知道,现实世界没有“如果”。
虽然名字中带有"Meta",但Metaride其实更适合配速530至700的跑者。其设计灵感据说来自“一直向前滚动的自行车轮”。Metaride的重心集中于后掌,其弧度的设计能够让跑者的后脚掌着地后,更自然的摆动到前掌并再次前进,而中底镂空的设计增加了落地时的缓冲时间,也有利于脚掌的自然摆动。
总之,这是一双很特别,但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跑鞋,停售也是理所当然。
当前售价:1890元
推荐入手价格:990元
神价:790元
重量及中底:301克,X-Gel+FF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10mm,正常/低足弓
如何打造一双旗舰跑鞋?实诚的亚瑟士的回答是:堆料。I.G.S认证、独一份的X-Gel缓震胶、FlyteFoam中底、MetaClutch稳定片…Metarun可以说是亚瑟士传统科技的集大成之作,品牌的门面,脚感和做工质量都没得说。不过,这么做的弊端就是跑鞋的重量超标。虽然官方定位为速度提升跑鞋,但Metarun的重量还是超过了300克,这让它的脚感更像是一双缓震更好的顶配支撑跑鞋。
虽然Metarun是亚瑟士曾经的旗舰跑鞋,但毕竟已经是几年前的作品,个人推荐价格达到神价时,再考虑捡漏。
当前售价:990元
推荐入手价格:790元/890元
神价:690元/790元
重量及中底:235克/220克,前掌混碳板+FFBlast中底/全掌碳板+FFBlast+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5mm/7mm,正常足型
MagicSpeed系列是亚瑟士负责走量的碳板跑鞋,其特点是中底泡棉较薄,前掌的滚动感强。脚感类似传统薄底竞速跑鞋plus版的一代目前已经停售,二代使用全掌碳纤维/TPU混合板,推进力比较温和,三代则使用全掌碳板,性能有所提升。虽然MagicSpeed系列的实际售价不算贵,但它同价位的碳板跑鞋竞争非常激烈,性价比不算突出。
重量及中底:190克,全掌碳板+FF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9mm,正常/高足弓
Metaracer是亚瑟士推出的第一双碳板跑鞋。虽然在传统舞台箱根驿传上,Metaracer并没有前辈虎走那样的统治力,但从一些细节上来看[11],亚瑟士在Metaracer上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并不是简单的跟风之作。
买鞋不吃亏系列之三:2023年亚瑟士跑鞋选购指南及大促价格预估-有驾
当时主流的碳板跑鞋设计思路是:碳板提供推进力和结构稳定性,同时加厚中底增强缓震。反正超临界发泡中底是轻量化材料,这么干也确实不太影响跑鞋的重量。这样做的好处是获得了一双兼顾缓震、回弹和轻量化的跑鞋,弊端是导致碳板跑鞋的脚感和传统跑鞋完全不一样——回忆一下自己第一次穿上next4%的那种震惊吧。
然而,FFBlast中底当时还没有面世,亚瑟士无法兼顾轻量化和缓震的问题。Metaracer使用传统的FF中底,厚度为24/15mm,推进力强,路感反馈好,但缓震一般,脚感梆硬。它就像是一双带板的薄底竞速鞋,驾驭难度很高。
当前售价:1690元
推荐入手价格:1390元/1610元
神价:1190元/无
重量及中底:199/205克,全掌碳板+FFBlastTurbo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5mm,正常足型
MetaspeedSky+的推进力在顶级碳板跑鞋中处于第一梯队,和前代MetaspeedSky相比,Sky+的中底泡棉体积增大了4%,鞋底厚度[12](39/34mm)也随之水涨船高,接近了国际田联的极限值。
同时,MetaspeedSky+上移了碳板的位置,降低了碳板的弯曲弧度,这意味着MetaspeedSky+可以提供更直接、更强的推进力。值得欣慰的是,虽然中底变厚了,但42.5码的MetaspeedSky+体重只上涨了6克,仍然是T0级别的重量。
作为亚瑟士的旗舰跑鞋,MetaspeedSky+打折的概率很低,喜欢的跑友可随时入手。
当前售价:1690元
推荐入手价格:1390元/1610元
神价:1190元/无
重量及中底:188/210克,全掌碳板+FFBlastTurbo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8mm,正常足型
与面向前掌跑姿、大步幅的跑者开发的MetaspeedSky不同,MetaspeedEdge更适合高步频、后掌跑姿的精英跑者,脚感相对温和。其实即使是全马330-300之间的精英跑者,在全马的后半程,由于体力的下滑,维持前掌跑法也是有难度的。和激进的Sky+相比,跟差8mm的Edge+在全马的后半程,可能会带来更优的运动表现。
与前代MetaspeedEdge相比,Edge+的中底泡棉体积增加了16%,缓震提升,但重量也从188克上涨到210克。同时,Edge+下调了碳板的位置,增加了碳板的弯曲弧度,对后掌跑法的跑者来说,能够形成更好的滚动感和推进感。Edge的购买策略和Sky一致:能捡漏就捡漏,或者直接买Edge+。
当前售价:389元
推荐入手价格:349元
神价:269元
重量及中底:292克,EVA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10mm,正常/高足弓
亚瑟士的越野跑鞋很多,这里仅介绍最具代表性的几款,首先是入门级的Venture7。虽然Venture7的EVA中底差点意思,但后掌Gel缓震胶的植入还是保证了它的脚感。与路跑鞋相比,Venture7的“改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大底的鞋钉设计,在砂石路面上的抓地力更强,也更为耐磨;(2)鞋面两侧强化了支撑,附加后跟稳定片,降低崴脚风险。
300元不到的大促价格,Venture7用于周末短途郊游,性价比还是挺高的。但如果单次徒步的距离超过10公里,我的建议是加钱上Kahana8。
当前售价:579元
推荐入手价格:399元
神价:309元
重量及中底:335克,spEVA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10mm,正常/低足弓
与Venture7相比,Kahana8将中底从EVA升级成了spEVA,舒适性会好一些。同时,由于增加了DUOMAX防倾斜装置,鞋底也重新进行了优化,Kahana8也适合低足弓的跑友。虽然它略显笨重,但不足400元的大促价格,还是让它成为了亚瑟士越野跑鞋销量的No.1,也是徒步/轻装越野跑的性价比之选。
当前售价:890元
推荐入手价格:690元/750元
神价:616元/680元
重量及中底:305克/335克,FF中底/FFBlast中底
高差及推荐足型:8mm,正常足型
Trabuco系列就像是山地版的GT-2000,缓震和稳定性出色,重新设计的鞋面与大底让它更适应山地路况。它不像萨洛蒙的庄主3/4那么极致,但胜在稳健可靠。与Trabuco10相比,使用了FFBlast中底,且增加了岩石防护板的Trabuco11脚感更好,防护也更到位(但重量有所提升)。两代跑鞋的价格差不多,个人更推荐Trabuco11。
亚瑟士的跑鞋种类繁多,相信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已经能挑到最适合自己的跑鞋了,希望大家在亚瑟士2023年双11期间都能遇到神价!亚瑟士电商渠道旗舰店的套路很多,一般来说,预售期和双11后半程,会各有一半的跑鞋出现好价,旧款比新款出现好价的可能性更高。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希望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爆一下自己的入手价格,方便更多的跑友作为参考。感谢大家!
附录:挑选一双适合自己的亚瑟士跑鞋,拢共分四步:
1看足型。低足弓/扁平足,在跑步过程中,容易出现足外翻问题,优先选支撑型跑鞋,例如Kayano系列[13];高足弓,在跑步过程中,容易出现足内翻问题,优先选次顶配/顶配缓震跑鞋,例如Nimbus系列;正常足弓就不用多说了,亚瑟士的绝大多数跑鞋都可以穿(但可能没必要)。具体可以参考表中的“推荐足型”一列。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足型呢?最简单的办法是看自己上一双跑鞋的磨损情况。如果磨损集中于鞋子的内侧,尤其是大脚趾附近的区域,那么可能是低足弓;如果磨损集中于鞋子的外侧,那么可能是高足弓:
买鞋不吃亏系列之三:2023年亚瑟士跑鞋选购指南及大促价格预估-有驾
2看需求。简单来说,大体重跑者,选顶配或次顶配缓震/支撑跑鞋。正常体重/单次距离10公里以内跑者,选中配/入门级配置就行。想提升速度,选竞速型跑鞋,喜欢跑非铺装路面,选越野跑鞋。5分配以内,想PB的土豪跑友,Meta三剑客欢迎你。
由于亚瑟士“龟毛”的好习惯,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跑步习惯,进一步细分定位相近的跑鞋。例如,售价相近的GlideRide2和Cumulus23,性格却完全不同。Cumulus23比较接近传统的缓震跑鞋,高差10mm,脚感偏软,适合后掌跑姿、喜欢长距离慢跑的跑者。而GlideRide2高差为5mm,中底的配方偏硬,但回弹更明显,更适合全掌/前掌跑姿,步频较高的跑者。类似的细分定位,请参考上文对应跑鞋的介绍说明。
3看预算。在电商旗舰店上,亚瑟士经常会把同一款跑鞋的N代产品同堂销售。在前文中,我对同一款跑鞋的不同版本,其主要差异和性价比进行了说明,请注意查收。
4看中底。作为亚瑟士的传家宝,其旗下的几乎每款跑鞋都会加入Gel缓震胶,但入门级跑鞋一般是后掌的一小块,中高端跑鞋则前后掌都有,或者增加后掌的使用面积。历经30多年的发展,Gel缓震胶已经进化出不同的分支,目前最新的PureGel使用了超临界发泡技术,密度较轻,脚感也更软。Gel缓震胶由于自身的材料特性,需要一定的压力才会软化,而亚瑟士的N系列和K系列,Gel缓震胶的用量又比较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N系列和K系列比较难踩开。
从推出时间来看,亚瑟士的中底泡棉可以分为EVA——AmpliFoam/spEVA——FluidRide[14]——FlyteFoam—FlyteFoamPropel/FlyteFoamLyte——FlyteFoamBlast——FlyteFoamBlast+——FlyteFoamBlastTurbo八个等级。
其中,AmpliFoam和spEVA是EVA的改良版,spEVA略微高端一些。FluidRide是亚瑟士的上一代中底,目前已经很少见到了。FlyteFoam(以下简称为FF)在2016年推出后,成为了亚瑟士目前的主流中底,而FFPropel和FFlyte是FF的调整版,Propel比FF更弹,lyte比FF更轻,在某些跑鞋上会混合使用。FFBlast作为新一代的中底,又轻又弹(类似阿迪的Boost),但它也有缺陷,就是衰减比较快,稳定性不足。而FFBlastTurbo代表着亚瑟士中底材料的最高水平,超临界板材发泡,类似耐克的Zoom-X,目前仅用在高端跑鞋上。亚瑟士的跑鞋定位基本等于材料的加减法,Gel缓震胶和中底泡棉越好,价格一般也越贵。
相关回答
2023年双11各品牌跑鞋推荐入手价格:
索康尼美津浓亚瑟士安踏特步361李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