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FOB、CIF和C&F这三种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
1. FOB,即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这意味着卖方需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付至买方指定的船只上,同时承担货物过舷前的一切费用与风险,这也被大家熟知为“离岸价格”。
2. CIF,代表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在此条款下,卖方不仅需要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前往目的港的船上,还要承担货物过舷前的所有费用和风险,并且需要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费,以及负责租船和支付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正常运费。其中,“成本”指的是货物的成本价格,与FOB价格在国际贸易中等价。
3. C&F,或称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此条款规定,在装运港货物过舷后,卖方即完成交货任务,同时必须支付将货物运送至指定目的港的相关运费。但需注意,交货后的货物损失风险及任何额外费用将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然而,在实际出口操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报关单上的成交方式并非FOB价,而是CIF价或C&F价的情况。由于出口退税的申报需依据FOB价进行,这就要求出口企业必须能够准确计算出对应的FOB价值以进行申报。
那么,CIF价和C&F价如何转换为FOB价呢?其实,这涉及到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
1. CIF价转换为FOB价:FOB = CIF - 保险费 - 国际运费
2. C&F价转换为FOB价:FOB = C&F - 运费
此外,在报关单上,运费和保险费有各自特定的表示方式。例如,运费可以用运费率、每吨货物的运费单价或运费总价来表示;而保险费则可以选择保险费率或保险费总价来展示。
当报关单上存在多条数据时,尤其是运保费以总价形式给出时,我们需要通过特定公式来单独计算每一项的FOB价。具体做法是:先算出总FOB价(总CIF价减去总运费和总保费),然后以此除以总CIF价得到比值,最后用各项的CIF价乘以该比值,即可得到各项的FOB价。
举个实例来说明:假设总CIF价为42417.04(包括商品1的31197.04和商品2的11220.00),总运费为50,总保费为15。那么,总FOB价就是42417.04减去50和15,等于42352.04。接下来,我们用这个总FOB价除以总CIF价得到一个比值。然后,分别用商品1和商品2的CIF价乘以这个比值,就可以得到它们各自的FOB价了。
通过这样的计算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一个商品在FOB价下的实际成本,这对于出口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毕竟,在国际运输这个复杂而多变的环境中,从工厂到拖车、仓储、海关、报关以及船运等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潜在风险。因此,借助我们丰富的运输清关经验和广泛的跨国网络,驿传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无忧的进出口服务。如果您正好从深圳(珠三角)地区出货,欢迎随时与我们交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