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12nm北斗定位芯片问世,功耗全世界最低,整体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北斗定位技术又有新动态了,12nm芯片即将登场!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两年多前全面开通以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令人瞩目。时至今日,该系统已在20余个行业实现了规模化应用落地。
北斗一号系统自1994年启动建设,至2000年已成功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并于2003年增发了第3颗。而北斗二号系统则从2004年开始布局,至2012年底已完成了包含5颗地球静止轨道、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及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完整组网。该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无源定位技术,为亚太地区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服务。
北斗三号系统,自2009年筹建至2020年6月23日,完成了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的发射,标志着其全球部署的提前完成。同年7月31日,该系统正式宣布全球开通,继承并发展了北斗一号与二号的服务能力,为全球各地用户提供了包括基本导航、全球短报文通信及国际搜救等在内的多元化服务。
随着北斗应用的广泛深入,其终端产品及集成系统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与定位芯片等关键部件,其市场竞争力日益显现。
例如,北斗星通公司计划在近期发布其全新研发的12nm定位芯片。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在2020年便曾推出22nm的高精度定位芯片,该芯片实现了基带、射频与高精度算法的高度集成,并支持片上RTK功能,满足了车规级要求,在性能、尺寸及功耗等关键指标上均取得了显著突破。
从90nm到22nm,再到如今的12nm,北斗星通在芯片制程上的进步有目共睹。这款新型12nm芯片不仅性能卓越,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其超低功耗特性也令人瞩目——仅需12毫瓦的功耗,便能在手表中持续工作长达15天,堪称当前全球功耗最低的定位芯片。
定位芯片的应用前景广阔无垠,从消费电子产品到物联网设备,从无人机到智能穿戴,再到各类机器人,高精度定位技术的需求正呈指数级增长。在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定位芯片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其发展前景之广阔不言而喻。
目前,北斗产品已在全球过半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相关产业链也实现了自主可控的稳健发展。根据未来规划,我国将在明年继续发射3至5颗北斗卫星,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而更长远的目标是,在2035年建成下一代北斗时空体系,这无疑是一项举世瞩目的伟业。
综上所述,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完善与壮大,其相关产业链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更多搭载北斗定位芯片的产品将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定位服务。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北斗人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努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北斗的明天更加辉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