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国产主流超融合产品(深信服篇)

超融合这一概念最早在2012年由美国Nutanix公司提出,而在2014年,VMware公司联合戴尔、EMC、富士通、浪潮、NetOne、超微等多家行业巨头,共同推出了超融合基础架构的解决方案。这种以软件定义为中心的基础架构,也被称为Hyper Converge Infrastructure(简称HCI),它革新了传统的x86和ARM架构,使得每台超融合设备都能集成传统设备的软硬件功能,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虚拟化以及管理工具等。
在国内市场,深信服在2015年率先推出了aSV、aNet、aSAN等超融合产品,引领了市场潮流。随后,华为、华三、SmartX等厂商也纷纷加入超融合产品的研发与推广。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选择,消费者究竟该如何抉择呢?本文将对市场上的主流超融合产品进行深度剖析与对比,帮助读者根据自身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深度解析国产主流超融合产品(深信服篇)-有驾
深度解析国产主流超融合产品(深信服篇)-有驾
深度解析国产主流超融合产品(深信服篇)-有驾
深度解析国产主流超融合产品(深信服篇)-有驾
深度解析国产主流超融合产品(深信服篇)-有驾
深度解析国产主流超融合产品(深信服篇)-有驾
深度解析国产主流超融合产品(深信服篇)-有驾
以下是深信服超融合产品的简要评价:
优势方面:
1. 中文管理界面设计符合国人使用习惯,操作直观易懂;
2. 支持多种主流操作系统的平稳迁移与转换,同时兼容深信服自家设备的添加;
3. 提供了多样化的备份方式,并兼容市面上主流的存储设备接口。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缺乏高级容错机制,存在一定的宕机风险;
2. 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卡顿现象,且频率不低;
3. 其超融合系统采用软件RAID进行数据保护,数据安全性有待提升;
4. 当磁盘写入速度超出网络传输能力时,系统可能会出现崩溃情况。
由于篇幅所限,其他厂商的超融合产品分析将在后续文章中陆续展开。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您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