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信行业中,移动转售业务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就是虚拟运营商。尽管这并非新生事物,但在欧美等地,它的身影尤为常见,某些国家中其话务量甚至能占据行业总量的10%左右。
虚拟运营商并不拥有自身的网络设备,而是与大型运营商携手,以批发价格获取短信、语音、数据等资源,进而整合为服务包转售给终端用户。这种模式无需建设基站,因此能大幅节约成本,将利益回馈给广大用户。它的出现,旨在打破三大基础运营商的垄断格局,引入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这一点也曾多次受到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关注。简而言之,虚拟运营商就是获得国家工信部授权的民营企业,它们基于移动、联通、电信的网络和基站开展业务,信号质量有充分保障。
虚拟运营商带来了诸多实惠。例如,月租仅需5元,打破了以往高昂的消费门槛;推动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无长途漫游费用,让消费者真正得到了好处。目前,虚拟运营商的用户规模已经突破千万大关,你是否还在犹豫不决呢?机会就在眼前,是果断出手还是持续观望,选择权在你。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虚拟运营商的优劣,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真切感受。例如,电销公司普遍使用的电销卡,就大多来自于虚拟运营商,因为基础运营商的号码并不支持高频外呼。
谈到虚拟运营商的号段,具体而言,电信信号包括162、1700、1701、1702;移动信号涵盖165、1703、1705、1706;而联通信号则是171、167、1704、1707、1708、1709。这些号段均属于虚拟运营商,并非虚拟号或网络电话等概念所能混淆。
当然,中国电信也拥有一批合作的虚拟运营商,如迪信通、乐语等知名企业。虚拟运营商的优势在于能够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出个性化套餐,价格亲民且支持高频外呼,非常适合企业用于电销外呼等场景。同时,它们的套餐设计更加人性化,既能满足大流量需求也能用于APP注册等用途。此外,虚拟运营商还针对用户当前的手机使用习惯,大幅提升了套餐内的上网流量配比,从而更好地迎合了用户的期待。然而,虚拟运营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它们的手机卡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所合作的基础运营商,并且售后服务主要通过民营运营商的第三方客服来提供,相比三大基础运营商而言,这方面确实稍显逊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