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确很专业,但是懂车的朋友应该一眼就能看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筷子悬架用在新车上很正常,为什么不能用?
首先,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筷子”悬架:
筷子悬架准确应该称为“三连杆独立悬架”,整个悬挂结构主要由三根连杆(两根横向拉杆和一根纵向拉杆)和一体化设计的减振器,另外还包括加强抗侧倾作用的横向稳定杆。下图就是典型的三连杆独立悬架。这种独立悬架是多连杆独立悬架中结构最简单的形式,也是现在中低端车型后悬架中最常用的类型。
然后解释一个误区,“筷子”悬架脆弱容易折断:
想要理解这个问题,必须明白这种独立悬架的工作原理。车的后悬挂系统,在正常行驶时会承受六组不同方向、不同类型的力。分别是加速与制动产生的前进后退方向(X轴)、左右转向产生的向左向右方向(车轮轴线,Y轴)、路面起伏弹跳产生的向上向下方向(竖直线,Z轴)的力;车身过弯侧倾产生的绕X轴的力矩,加减速(前驱车的后轮主要受减速作用)产生的绕Y轴的力矩,转弯时车轮前进方向与车身实际行进轨迹的夹角所产生的绕Z轴的力矩,说白了就是三个方向的力和绕这三个方向的力矩。然后,上一段提到的六组力,其中X轴的力由单纵臂承受,Y轴的力由两根横臂承受,Z轴的力由减震器和弹簧消化;绕X轴的转矩,由双横臂和转向节-减震支柱承受;绕Y轴的转矩,由纵臂和转向节-减震支柱承受;绕Z轴的转矩,由两根横臂一侧拉一侧压承受。这样可以看出,三个连杆承受的主要力的类型都是拉压力,这种受力杆,工程学上叫二力杆。形象点说,就是筷子可以轻松的被折断,但是你试试把筷子拉断或者压断,这简直不可能。工程师再设计这种结构时肯定是充分的考虑了受力及力的大小和材料的强度,而不是像键盘侠们凭几个图就断定出来结果。
最后看看这种后悬架使用有多么广泛:
很多车型依然在使用“筷子悬挂”,最被大家所熟悉的当属广汽丰田凯美瑞”。老款的汉兰达、现款比亚迪S6、S7、雷克萨斯ES、揽胜极光、神行者2、别克新英朗、起亚赛拉图、现代伊兰特等都采用的是“筷子悬挂”,但目前为止尚没有听说过有关于这些车型因为悬挂的问题出现事故的。
总结:
黑三连杆悬架不行,就跟说扭力杆悬架是垃圾,钢板弹簧悬架是“板车”悬架的键盘侠们是一样的。每一个成熟的悬架系统都有优点和缺点,不同的优缺点决定了他能胜任的工作场景,而如何把悬架的水平全部发挥出来,完全要看车企的研发和调校能力。
知识有限,欢迎大家指正,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