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嘉陵CJ50
CJ50于1979年面世,原型是本田PA50。当年,有意进军摩托车制造领域的嘉陵购买了三辆本田PA50整车,拆解测绘,克服了种种难题,1:1复刻该车—CJ50。
CJ50推出不久即引起了本田公司的注意,但在看到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后,“维权交涉”变成了“洽谈合作”。最终在1981年,嘉陵与本田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在中国市场合作生产CJ50。有了本田的技术投入,CJ50的质量立马得到提升,迅速成为抢手货。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城镇工人的月收入普遍不足一百元,而CJ50的售价达一两千元,价值如同现在的10万元级的轿车。
直到进入90年代,性能和外形落伍的“小嘉陵”退出市场,“叮当”的铃声渐渐远去。最后一批坚守的用户活跃于各大菜市场,它的“神力”足以让如今很多摩托车“汗颜”。而它的接班人JH-70如今依然“活跃”在复古摩托车圈中。
2、金城AX100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是AX100在国内的鼎盛期,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金城铃木”,售价曾一度被炒到近万元。
AX100如此火爆,与过硬的质量和在当时新颖的造型不无关系,发动机性能优异、质量可靠,深得大家喜爱。
3、轻骑“金鸟”
“金鸟”的前身是济南轻骑于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木兰”,外形基本没变,只是发动机排量由原来的50ml缩至36ml,这么一“缩”便从“轻摩”变成了几乎不受交通法规约束的助力代步车,成为城镇居民日常代步的最佳工具。
“金鸟”的售价低廉,一般城市两三千元就能买来,当时多数城市里对此类交通工具的管理存在盲区,使用上基本不受限制,加之操控简便,非常适合女性驾驶。
4、幸福XF125A
幸福125在1985年面世之初,比幸福250排量小一半的发动机让一些人对它持怀疑态度。随着道路上它的身影渐渐变多,质疑也被赞美所取代。源于本田CG125的幸福125A凭借过硬的质量和紧凑雅致的造型,颠覆了幸福车粗笨、屁股冒烟、故障率高的“老传统”,树立了幸福车的新形象。
充沛的低中转速扭矩输出使其加速顺畅、动力强劲,承载能力优异,配合远低于幸福250系列的油耗和简便的日常维护,XF125A一时间粉丝无数。但它也远非完美,尤其是纤细的车体,让身材高大的车手驾驶该车感觉“撮”得慌。正因如此,身材高大的北方人对它不感冒,这才有了之后“南CG、北五羊”的顺口溜。
5、天津本田TH90-B
20世纪90年代初,天津本田凭借一款小车扬名摩托界,这款小车就是至今仍被许多人经常提起的TH90-B。
另外,声音绝对是TH90-B有别于当时其他车的优势之一,在以时速60km/h以下的速度行驶时,人们只能听到传动链条的“沙沙”声,连排气声都很难捕捉到,TH90-B噪声低的事实是所有骑过、见过此车的人都无法否认的,它的综合实力直到今天都没有被同级别的车型超越。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天津本田凭借着一款TH90-B的摩托车名扬摩托车界,在当时可以说是有口皆碑,至今仍被许多车迷提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