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否都是“后入式”体位交配?同为哺乳纲,人与象有何不同?

‍‍
大象是否都是“后入式”体位交配?同为哺乳纲,人与象有何不同?-有驾
我们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在神性和兽性的两个维度上不断的生成自我。人类的幸福痛苦很多来自于两性之间的那些事,人类性行为的演化也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哺乳纲的分类上讲,大象是人类的远亲。大象的生殖繁衍、定居、迁徙具有丰富的哲学人类学意涵。了解这一切,也许我们人类可以更好的认清自己。
第一:大象“后入式”体位交配,没有你想得那么危险
象群的生活方式和大部分动物不一样,很多动物都是由雄性带领,而象群是母系社会,由一只最年长、最有权威的雌性作为整个象群的首领。首领身边的管理者也都是雌性,雄性大象在整个象群中占比较小的一部分,等雄性大象到了发育期,就会被轰出象群。
不过被轰出象群的雄性大象一般在雌性群体的旁边,并不会离得太远,而且雄性群体也是有领导者的,同样是由年长或者体型最大的雄象作为领导者。
大象是否都是“后入式”体位交配?同为哺乳纲,人与象有何不同?-有驾
一头公象每年都会有几个月是处于狂暴状态的,在这段时间中雄性大象的睾丸激素水平会飞速上升,这时,这只雄性大象在群体中就处于主导地位了。而雌性大象一整年都是繁殖期,雌性大象发情的时候,尿液和阴道中会分泌一些信息素,雄性大象会通过嗅探尿液和生殖器的方式来判断雌性大象是否处于发情期。
如果有两头雄性大象想要和同一只雌性大象交配,那就需要进行一番争夺了,一般都是领导者有交配权,但如果两只大象都处于狂暴状态的话,它们则会通过恐吓对方来争夺交配权。
雌性大象会走一个特别的步子,将头抬起来、扭向一边,在雄性身边走过。如果这个时候雄性大象想要交配的话,就会追上去,用鼻子让雌性大象停下来。而雄性大象不想交配的话,是不会追上去的,只是单纯的将头靠在雌性大象的后背上。
由于雌性大象的阴道口处于前下方,雄性大象需要绕过会阴部进入阴道,会给交配造成一些困难。为了克服这一困难,雄性大象的生殖器就需要进化得很长,同时又有着类似钩子的奇怪形状。雄性大象之所以会有这种构造就是为了方便在骨盆中独立活动,而且大象交配所采用的“后入式”体位时间很短,大概连一分钟都不到,这就避免了生殖器断裂的情况。因此,这种体位在生殖器进化之后更加安全,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危险。
大象是否都是“后入式”体位交配?同为哺乳纲,人与象有何不同?-有驾
当交配完成之后,这两天雄性大象都会在雌性大象身边保护雌性大象不受骚扰,并且继续交配直到雌性大象度过发情期。
第二:人类的生殖繁衍、定居迁徙与象有何不同
雄性大象群和雌性大象群在平时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只有在繁殖的季节,雄性大象才会靠近雌象群。大象是比较晚熟的,一般雌性大象是10-12岁性成熟,而雄性大象要到20岁左右才会性成熟,但是这个年龄段的雄性大象是没有能力和其他雄性大象竞争的,因为一般雄性大象会在30岁左右最强壮的时候才会和雌性大象交配,而在雄性大象20-30岁这段时间里,它们有性能力却没有雌性大象和它们交配,这对外界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们会找其他的替代品来发泄自己。
大象的妊娠期在所有动物中是最长的,要22个月左右小象才会出生,而且基本上都是一胎一个。虽然妊娠期长,但这也对小象的生长有好处,小象出生一小时之内就可以站立,几个小时就可以独立行走。
大象是否都是“后入式”体位交配?同为哺乳纲,人与象有何不同?-有驾
一般小象都是在晚上出生的,因为黑夜相对白天来说是比较安静和安全的。在小象出生之后,雌性大象先会闻一闻小象身上的气味,当雌性大象用鼻子将小象拉到自己身边的时候,那就证明雌性大象接受了小象。小象的哺乳期也是很长的,大约是4年左右。在小象还在哺乳期的时候,象群会将小象围在中间,避免被其他野兽伤害和猎杀。
与大象不同,人类则是能够全年繁殖的,妊娠期是40周左右。人类孕育胚胎大部分是一胎一个,但是也会有双胞胎或者多胞胎的情况,那这种情况的妊娠期就到不了40周了。而且,出生后的婴幼儿的体重、断奶时间等都受外界的影响,没有过于固定的规律。
不仅仅是生殖繁衍,在定居迁徙上人类和象也有不同之处。
一般大象迁徙是因为气候、栖息地、食物等原因,还有一种是寻找祖先的遗迹。因为气候变化而迁徙的动物有很多,比如大雁。其实象群迁徙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气候变化而造成的食物不充足,所以它们要去气候适宜、有充足食物的地方继续生存,这一般看大象的选择,如果可以继续生活下去大象就不会轻易选择迁徙。
大象是否都是“后入式”体位交配?同为哺乳纲,人与象有何不同?-有驾
大象喜欢水草丰富的地方,而且大象在动物界中并没有天敌,所以并不会出现因天敌出现而迁徙的情况。如果大象选择迁徙,很有可能是这里的食物不够吃或者不合口味了。在食物匮乏的时候,大象就会选择离开栖息地寻找食物,有的时候走得太远就会迷路,所以这种迁徙很可能是被迫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饥饿也许是大象的唯一天敌。
亚洲象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时候,在我国的黄河下游地区和长江流域都有生活,所以现在的亚洲象迁徙很有可能是追寻祖先的遗迹。
而人类的迁徙就很更丰富的社会化内涵。为了谋生,可能是天灾,可能是人祸等,这些因素导致原来的地方不再适合居住,就会迫使人类找新的地方长期居住。像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渔猎民族迁徙,很大程度上都是恶劣自然环境下的生存本能。及至近代,流传甚广的《流民图》,只不过就是乱世流民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是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原始写照,与象的生死迁徙一般无二。
大象是否都是“后入式”体位交配?同为哺乳纲,人与象有何不同?-有驾
《流民图》局部
特别是近年来,城市人口向下沉市场的反向迁徙,也可以认为是生存空间资源被折叠挤压后的应激反应。这种折叠挤压有可见不可见的多种形式。如可见的高房价,形成了对定居人口的硬约束,这种约束与城市市民福利的绑定,比食物对大象的约束更为刚性残酷。不可见的城市乡愁,也催生出人们内心深处对人文关怀的自我超越,希望能在对自然的迁徙中获得性灵的释放。
第三:性选择与人类的社会化演进
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文明之后,人类的性选择就不再简单,一部分是本能准则,一部分是文明准则,本能准则是为了一切后代的生存,而文明准则则是抛除后代的生存优势。
现代人的进化主要靠生殖,父母的基因好,生出来的后代自然就优秀,有的个体基因不强大,则会被淘汰掉。
大象是否都是“后入式”体位交配?同为哺乳纲,人与象有何不同?-有驾
现代人类的择偶已经不单单是为了繁衍后代了,在选择繁殖后代对象的时候,也不单单是要基因好了,还需要综合三观、素质、相处方式等等比较虚无缥缈的东西来选择。
每个人都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并且优秀的人作为繁殖后代的对象,这不仅是为了后代能筛选优秀的基因,更希望彼此之间能融洽一点。
人类的进化一直进行着,并且一直遵循着优者胜、劣者汰的原则,不过从天选变成了人选,而这也是人类抛除本能所进行的文明进化。
大象是否都是“后入式”体位交配?同为哺乳纲,人与象有何不同?-有驾
早期的国家人口政策有“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的宣传话语,并在相当程度上是无差别的计划生育。从过去的“只生一个好”,到现在的鼓励二胎,放开三胎,这都是对人类繁衍生育的社会化干预。一定意义上,这种干预也可以认为是对人类定居迁徙的超前部署。而这些在象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在正常的阶级社会中,不同阶层拥有的性资源和生育抚育资源大不相同,能够通过社会化的性选择,实现自然过滤,呈现出大户人家人丁兴旺的景象。而今天的天价学区房,上市的教培公司,都是社会化性选择和自然过滤在生育繁衍和定居迁徙上的某种映射。这和象的鼻子象牙再长再粗一点的进化逻辑都是一样一样的。
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殖策略,这些策略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好地繁衍后代。而我们人类,在今天消费主义和技术主义支配下,有更多或主动或被动的性选择。这一切对人类是祸是福,目前还言之尚早。我们今天看到的大象生殖繁衍、定居迁徙或许能给我们人类更多的省思。(■文|潇潇)
如果喜欢文章,点下方卡片关注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