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它与保养费用密切相关。因为新车投保后,每一次例行保养都要车主自掏腰包承担。如果没有按照购车说明书规定的里程数进行保养,厂家将不再对汽车质量负责。强制保养周期越短,相同里程内保养次数越多,费用越高。
调查记者-
维护间隔相差2倍。
记者通过对多家品牌厂家和4S店的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厂家规定的保养里程周期为5000公里或7500公里-1保养,但有的保养周期长达15000公里-1保养。
上海通用、北京现代、一汽马自达、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所有品牌和车型。每5000公里或3个月进行一次常规保养,更换机油和滤清器。上海大众所有品牌和车型的保养周期为每7500公里或6个月;东风牌的保养里程为每15000公里进行一次常规保养。一般来说,法国车的保养周期会相对长一些,而日系车和韩系车的保养周期会短一些。不难发现,最短周期5000公里-保养和最长周期15000公里-保养相差两倍。难怪很多消费者感到不解、不解甚至抱怨:“有的车一年才保养一次,为什么我要两三个月甚至长途跋涉才保养一次?比别人贵好几倍。”
虽然单次保养的价格不是很贵,一般也就几百块钱,但是如果按照厂家推荐的保养周期进行,作为长期不间断的支出,就会成为一笔不小的开支。按照一辆车30万公里的使用寿命来算,如果每5000公里做一次常规保养(换机油、换滤清器),那么这辆车一生就要保养60次。按平均保养费用300元算,就要18000元。这对于汽车保养的费用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然而,如上计算,保养车辆每行驶15000公里只需6000元。
制造商的解释-
维护间隔是根据科学规律计算的。
为什么不同品牌的汽车保养周期差别这么大?“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规定,但我们说不出为什么这么坚决。”这是4S店维修部大部分工作人员在采访中给出的答案。有一些解释是“多保养对车好”。
某汽车厂商售后服务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厂家推荐的保养里程或周期是根据零部件的磨损规律制定的,根据具体的车辆特性计算出来的精确周期是非常科学的。“因为车辆使用一段时间后,机油的消耗和变质必然导致其润滑功能的降低,发动机的磨损率增加,从而使车辆的技术状况恶化。轻者会影响机器的工作效率,降低车辆的使用寿命,重者会因缺油造成发动机活塞的干磨损,造成车辆的重大故障。”
该负责人认为,不同汽车、不同品牌的保养周期差异较大,这是由不同车辆具体技术状况的差异造成的。不同品牌的车辆配备了不同设计的发动机。有的发动机材质比较好,精度比较高,所以磨损会比较小,有的发动机对机油的要求比较高,甚至有特殊要求。所以普通品牌的汽车需要对应的原厂机油进行润滑。另外,保养周期不同,也与车辆的用途和使用环境有关。比如有些车辆是专门为商务或商务设计的,用起来可能会“苦”。有些车辆是专门为家庭设计的,私家车使用起来相对小心;还有一些车辆,在气候恶劣、路面不理想的情况下使用,自然会增加磨损率。
既然厂家推荐的保养周期是按照科学规律计算的,为什么这个推荐保养周期只在厂家承诺的质保期内强制执行,质保期过后,车主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设定周期?当记者提到这个问题时,该负责人表示,质保期内的车辆问题,应该由厂家承担责任,所以强制保养周期可以降低厂家在质保期内可能存在的保修风险。
专家意见-
保养太频繁没好处。
北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