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10强企业排名,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龙头上市公司

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龙头上市公司公司名称2021年市场份额主要产品结构贝特瑞21%人造和天然石墨负极、硅基负极杉杉12%人造石墨负极、硅基负极普泰来12%人造石墨负极、硅基负极凯金能源11%人造石墨负极尚泰科技9%人造石墨负极中科电气8%人造石墨负极香风华5%天然石墨负极其他22%
正极材料第一梯队企业贝特瑞、杉杉、朴泰来主要生产中高端人造石墨负极,并依托自身研发生产优势,积极布局新型负极材料。凯金能源、尚泰科技、中科电气等二梯队企业主要生产低端人造石墨负极。天然石墨负极的代表企业主要有贝瑞和祥丰华。2021年负极材料出货数据显示,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占比分别为84%和14%。
其中,硅基材料又可分为硅氧负极、硅碳负极、硅基合金负极。硅氧负极和硅碳负极是目前两大主流技术路线,而硅基合金负极具有优异的能量密度,但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仍处于研发阶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锂电池负极材料也将不断进化。从石墨负极到碳基负极,未来也可能使用金属锂负极材料。比如宁德时代最新发布的麒麟电池,官方称该动力电池可实现4C快充,其负极材料采用硅基负极。此外,特斯拉的4680电池也采用了硅基负极材料,这意味着硅基负极已经广泛应用于新型动力电池产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