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绿光67年福特野马谢尔比GT500轮毂改造
终于轮到写这款小车了!我的动笔速度一直赶不上改装进度,不过这款小车确实有点特别,所以才让我一直留到现在。
记得初中上汽车文化选修课的时候,老师在最后一节课给我们放了《急速六十秒》。那部电影里,这款野马的出镜率简直不要太高!那门课算是我汽车文化的启蒙,而凯奇的那辆独角兽——伊琳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倒不是因为车有多帅,而是凯奇的演技把人和车之间的那种羁绊表现得特别到位,这种视角对我来说特别新奇。还有一个场景,凯奇团队集合准备出发时,用音乐来渲染氛围,真的绝了!当时那首歌叫《Low Rider》,翻译成“漂泊车手”,后来我才知道这词儿还有“低趴”的意思,真是涨知识了。
伊琳诺,应该是这款小车的通用译名。它的全名叫1967年福特野马跑车系列的谢尔比GT500车型的Custom Eleanor定制版埃琳诺,属于绿光64比例好莱坞系列。一开始我没注意到板卡上的“珍藏”字样,还以为它和《疾速追杀》里那款野马差不多。但仔细端详后,我发现这款小车和绿光64比例的其他车不太一样。
首先,它的漆面光泽感特别强,光油比一般的车要厚;其次,车灯基本都是独立件,不是漆面也不是一体件;还有,发动机盖是可动的,而且有阻尼感,开合的时候手感特别独特;最后,内饰和底盘的设计也很讲究,用的是底盘和内饰卡槽的组合限位,而不是压铸预留孔,轮毂内轴还有内凹设计,可能是为了提升共轴同心度(虽然滚动性还是不太行)。
在改造计划里,轮毂的限位设计是我的重点,因为这款小车的漆面和整体构造都很特别,我要尽量保留,一点都不能牺牲。去掉原厂的内凹轮轴后,轮轴孔洞变大了,导致轮轴带动胶胎上下摆动,造成卡轮。我用不同尺寸的钨钢钻头搭配电磨笔,在原轮轴卡位扩孔,直到可以安装小号手1.6mm轴套铜管,再用强力胶固定,正好让1.1mm的铜棒轮轴穿过。原本设计的内凹处会导致新装的轮毂因为内轴不够长而摩擦橡胶内壁,造成卡轮。我用笔刀把Wave 3mm胶管修整成2mm厚的短轴,最后把这些零件组装在一起,轮毂就改造好了。
整个过程虽然有点折腾,但看到成品的那一刻,感觉一切都值了!
蒙迪欧
04‑24

暂无评论内容

来发布第一条评论吧

发表神评妙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