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成都小米SU7那个事故后,赶紧查自家安全设施,结果直接懵了!你说这事儿整的,平时觉得装备挺齐全,真到要命关头才发现全是心理安慰。米家那个碎窗手电筒吧,广告拍得那叫一个帅气,关键时刻卡在固定位上纹丝不动,急得人满头汗。网友也是绝,直接甩出产品说明书小字:“适用于普通单层玻璃”人家压根没保证能破开SU7那双层夹胶玻璃啊!这事儿让我想起前两天刷到的新闻,某新能源车碰撞后门把手弹不出来,救援人员得拿着撬棍折腾半天。哎你说现在车企宣传时都把算力、续航吹上天,怎么最基本的逃生功能反而成了盲区?我看有些车主已经开始自备破窗锤了,就是那种带钨钢头钢头的老式款,虽然丑但靠谱啊。对了,听说行业标准对车窗破碎测试压根没强制要求?这事儿越想越后怕。前阵子还有评测机构拿不同不同品牌的破窗器做实验,结果能在双层夹胶玻璃上成功破窗的不到三成。有个数据挺吓人:去年新能源汽车事故中,因门窗无法开启导致救援延误的案例占比可能超过18%当然这只是业内估算,具体要看官方报告。我突然琢磨着,车企是不是该学学民航的思路?你看飞机上的安全设备都必须经过极端条件测试,哪个按钮在什么位置都有严格规定。现在电车动不动就搞隐藏式门把手

腾尾卷着星子
发布时间:10-17 08:24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