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摩托车圈里有个话题热度一直不减,那就是关于凯越625X这款车。
很多喜欢摩托车旅行的朋友,从今年五月份开始就一直惦记着它。
当时,这款车第一次出现在工信部的新车申报目录里,凭借着酷似宝马高端拉力车“水鸟”的外形,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很多人都说,这简直就是为长途摩旅量身打造的“梦中情车”。
可就在大家满怀期待的时候,七月份,这台车在工信部的目录里又更新了一次信息。
这一更新,可把不少人看糊涂了:车子的重量变轻了,一些之前以为是标配的零件,比如刹车卡钳品牌换了,一些护板变成了选装。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大家心里犯起了嘀咕: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凯越这么做,是想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给大家一个惊喜的价格,还是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缩水”了呢?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好好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捋一捋,看看这台备受关注的“国产小水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咱们得说说这台车最初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五月份它刚亮相的时候,申报信息显示整备质量是229公斤,这个重量在中量级拉力车里不算轻,但考虑到它硬朗的外观和丰富的配置,大家也觉得可以接受。
尤其是在关键的刹车系统上,用的是日本知名的日清品牌卡钳,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品质的保证。
再加上那个标志性的“鸟嘴”造型,高大的车身,以及发动机下护板、粗壮的护杠等等,整台车给人的感觉就是用料扎实,配置很高,是一台准备充足、随时可以出发去远方的硬派探险车。
也正因为如此,大家在期待的同时,心里也对它的价格有了一定的预估,觉得这么一台“高配”车型,价格肯定不会太便宜,或许会成为一款让人既喜欢又觉得钱包有压力的车。
然而,仅仅过了两个月,情况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七月份更新的申报信息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整备质量从229公斤降低到了218公斤。
足足轻了11公斤,也就是22斤。
对于摩托车来说,减重11公斤可不是个小数字。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在原地挪车的时候会更省力,万一在非铺装路面倒车了,扶起来也更容易,长途骑行时的操控也会变得更加灵活。
对于一台需要应对复杂路况的拉力车来说,更轻的重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点,能有效降低驾驶的疲劳感和心理负担。
那么问题来了,这轻掉的11公斤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就涉及到大家关心的第二个变化点:配置的调整。
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刹车卡钳从之前的日清品牌,换成了国产品牌泰斯柯。
一看到这个变化,有些朋友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减配了”。
确实,从品牌知名度上来说,日清在国际上名气更大。
但是,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
这就像我们买家电,过去可能觉得只有国外品牌才可靠,但现在很多国产品牌的技术和质量已经非常过硬,性价比也更高。
泰斯柯作为国内主流的刹车系统供应商,其产品性能对于凯越625X这样一台中量级摩托车来说,是完全能够满足日常骑行和绝大多数摩旅场景下的安全需求的。
凯越做出这样的调整,很可能是在经过充分测试和验证,确保安全性能达标的前提下,选择了一个成本更优的方案。
这种做法,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国家摩托车零部件配套产业的成熟与进步,另一方面,也为最终给出一个更有竞争力的售价打下了基础。
更有意思的操作,是原本大家以为会是标配的脚撑(大撑)和发动机下护板,在新目录里被列为了“选装件”。
这个改动就非常值得琢磨了。
这说明凯越不打算只推出一个“顶配”版本,而是想通过不同配置的组合,来满足不同预算和需求的消费者。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位车主买这台车,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在平坦的城市公路上通勤代步,偶尔周末跑个短途,那么对他来说,一个重型的金属下护板可能就不是必需品,去掉它不仅能省下一笔钱,还能让车子更轻一点。
而对于那些真正的硬核玩家,计划骑着它去穿越无人区、挑战各种烂路,那么他们完全可以选装上最坚固的护板和实用的脚撑,把车辆的防护能力拉满。
这种“丰俭由人”的策略,把选择权真正交到了消费者手里,让产品线变得更加灵活,能够覆盖更广的用户群体。
这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减配”,而是一种更精细化的市场定位策略。
聊完了这些变化,我们再来看看这台车那些没有变的核心价值。
首先,它的“灵魂”——那个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小水鸟”外观设计没有变,整体硬派、大气的风格得以保留,这依然是它吸引人的最大亮点之一。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动力心脏,它搭载的依旧是来自隆鑫动力平台的那台580.7cc双缸水冷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在国产摩托车里已经是一款非常成熟和经典的产品了,虽然技术上不是最新的,但它最大的优势在于稳定可靠,并且维修保养非常方便,成本也相对较低。
对于一台长途拉力车来说,一颗稳定可靠、不容易出问题的心脏,远比追求极致的动力参数要重要得多。
而且,47千瓦的最大功率,对于这个排量的车型来说,动力储备是完全充足的,无论是高速巡航还是低扭爬坡,都能从容应对。
再加上一个容量超过20升的大油箱,续航能力得到了充分保障,可以让你在长途旅行中减少频繁进出加油站的烦恼,把更多精力放在欣赏风景上。
在舒适性和基础配置方面,凯越625X也保持了应有的水准。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宽大坐垫、合理的骑行三角、ABS防抱死系统和TCS牵引力控制系统的标配,这些都是保证长途骑行舒适与安全的基础。
前19寸、后17寸的辐条轮毂和全地形轮胎的搭配,也清晰地表明了它作为一台探险车的定位。
综合来看,凯越625X在第二次申报中所做的所有调整,似乎都在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不牺牲核心性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控制成本,为最终的定价创造空间。
减重是实打实的提升,更换部分国产品牌配件和提供选装项,则是为了降低入门门槛,让更多人能够拥有它。
这一系列操作,展现出凯越作为一家国产摩托车企业,对市场和用户需求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不再是盲目地堆砌配置,而是学会了如何更聪明地造车。
这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凯越625X最终公布价格时,很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一个不小的惊喜,成为中量级拉力车市场中一个极具竞争力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