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闪灯新规实施,违规罚200扣3分,司机一定要注意

咱们开车的各位朋友们,最近可能都听说了这么个事儿,就是关于车上那个平时不怎么碰,但一碰就事关重大的“双闪灯”按钮,国家出了新的规定。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提醒,而是白纸黑字写明白了,要是再乱用,那可就得跟您钱包里的200块钱和驾照上的3分说再见了。

消息一出来,司机群里、网上论坛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有的人觉得管得好,早就该这样了;也有的人嘀咕,这婚车不让打双闪,那还叫婚车吗?

规矩是多了,但好像心里的问号也跟着多了。

双闪灯新规实施,违规罚200扣3分,司机一定要注意-有驾

今天,咱们就当一回“课代表”,用最平常、最实在的大白话,把这双闪灯新规的里里外外给您掰扯清楚,看看这小小的灯光背后,到底藏着多大的安全学问。

首先,咱们得从根上想一个问题,这双闪灯,学名叫“危险报警闪光灯”,它到底是干嘛用的?

说白了,它就是咱们汽车在马路上的“大嗓门”,是在用最显眼的方式向周围所有的车和人喊话:“我这儿出状况了,有危险,快注意!”它是一种紧急求救信号,跟咱们打110、120是一个道理,是留到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用的。

可现实里呢?

很多人把这个“救命”的信号用成了“打招呼”的工具。

路上堵车了,前面一溜车队怕跟丢,大家心照不宣地全打开双闪;好朋友结婚,组个车队去接新娘,双闪一开,感觉气派又喜庆;天稍微阴沉了点,下点小雨,也开上双闪,觉得这样更安全。

这么一来,马路上到处都是“闪闪惹人爱”,真正需要紧急避险的车辆,它的求救信号反而被淹没在这片“灯海”里了,后边的司机也分不清到底谁是真有危险,谁只是在“凑热闹”。

这就好比“狼来了”的故事,喊的次数多了,等狼真来了,就没人信了。

所以,这次出台新规,核心目的就是一句话:让求救信号回归它本来的严肃性,别让“狼来了”的悲剧在马路上演。

那么,新规到底给咱们划了哪些道,明确了什么时候可以名正言顺地按下那个红色三角按钮呢?

总共有四种情况,您可得拿小本本记好了,这都是关键时刻能保命的知识点。

第一种,也是最重要、最常见的情况:您的车在路上突然坏了,动不了了,或者不幸发生了交通事故。

您试想一下,在高速公路上,车速都是一百公里上下,您的车突然熄火趴在了行车道中间,这是多危险的场景。

双闪灯新规实施,违规罚200扣3分,司机一定要注意-有驾

这时候,您除了要赶紧跑到车后方一百五十米外放好三角警示牌,第一反应就应该是立刻打开双闪灯。

那一闪一闪的黄光,就是在用最强的灯光语言告诉后方飞驰而来的车辆:“前方有固定障碍物!请立即减速,紧急避让!”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有交通数据统计过,在过去那些因为车辆故障没有正确设置警示标志而引发的二次事故当中,有超过六成的车辆就是因为没有开启双闪灯。

一个简单的动作,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所以,这一条,是铁律,必须牢记。

第二种情况,是执行一些十万火急的特殊任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车上拉着突发心脏病或者急产的孕妇,要争分夺秒地往医院送。

这个时候打开双闪,实际上是在向社会上的其他车辆发出一个无声的紧急求助:“车内有危重病人,人命关天,恳请您能让出一条生命通道!”这是一种基于社会公德的默契,也是法律在规则之外,给我们留有的一条充满人情味的绿色通道。

当然,前提必须是真的情况紧急,可不能拿这个当成自己超速闯灯的借口。

第三种情况,是在进行拖车作业的时候。

一辆救援车拖着一辆故障车,这个“组合体”在路上行驶,它比一般的车要长,速度要慢,转弯、变道也更笨拙。

新规要求,这个时候,前边的拖车和后边的被拖车辆要同时开启双闪灯。

目的就是告诉周围的车:“我们俩现在是‘绑’在一起的,是个特殊单位,请大家跟我们保持好安全距离,超车的时候也多留神。”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其他司机因为误判它们的行驶状态而发生剐蹭或追尾。

第四种情况,是在特定的天气和路况下。

这里有三个关键词,您得听清楚了:“高速公路”、“恶劣天气”、“能见度低于100米”。

双闪灯新规实施,违规罚200扣3分,司机一定要注意-有驾

也就是说,当您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突然遇到了那种瓢泼大雨、漫天大雪或者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能见度已经非常低了,这时候,您就可以打开双闪灯,再配合开启雾灯和近光灯,用多重灯光来强化自己的位置,让前后车辆都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你。

但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这个规定是限定在高速公路这种封闭道路上的。

如果在城市道路里,碰上普通的下雨天、起雾天,您可千万别随手开双闪。

因为在车来车往的城市里,您开着双闪移动,后车司机很难判断您到底是停着的还是在走,反而更容易造成误判和追尾。

正确的做法是打开近光灯和前后雾灯。

说完了这四种“可以开”的情况,咱们再来重点聊聊这次新规严厉禁止的几种行为,尤其是那个引起了最大讨论的——婚车车队打双闪。

在咱们很多人的观念里,结婚是天大的喜事,一长串婚车整齐划一地打着双闪,浩浩荡荡地行驶在路上,这既是排面,也是一种喜庆热闹的传统。

大家觉得,这不仅能防止车队在等红绿灯时被社会车辆插队冲散,更是婚礼氛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新规对此非常坚决地说了“不”。

明确规定,除了有警车开道护送的、经过报备的合规车队外,任何私自组织的婚车车队都不能使用双闪灯。

这规定听上去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剥夺了新人的“仪式感”。

但咱们冷静下来想一想,交管部门的出发点是什么?

是安全。

公共道路的首要属性是通行和安全,然后才是其他的社会功能。

双闪灯新规实施,违规罚200扣3分,司机一定要注意-有驾

试想一下,一个十几辆车甚至几十辆车组成的庞大车队,集体打着双闪,长时间占据一到两条车道缓慢行驶,这本身就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更深层次的危险在于,它让“危险报警”这个信号变得廉价和常态化了。

如果在这条路上,真的有一辆车因为爆胎或者熄火而停在路边,它打开的双闪求救信号,就很可能被淹没在婚车队“喜庆”的闪光里,从而错过了被后车及时发现和避让的最佳时机。

所以说,道路安全永远要排在个人礼仪的前面,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所有参与交通的人负责。

真正的喜庆,是建立在平平安安的基础之上的。

除了婚车队,还有两种常见的滥用行为也是这次整治的重点。

一个就是在城市道路拥堵的时候,有些车队为了“保持队形”,也喜欢集体打开双闪。

其实在走走停停的堵车路况中,这样做除了晃得后车司机眼花缭乱、心烦气躁之外,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反而让你在需要变道并线时,无法使用转向灯,给交通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另一个就是前面提过的,在城市里遇到普通雨雾天气就开双闪,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错误用法,正确的灯光是雾灯和示廓灯。

当然,一项新规的推行,也需要给大家一个适应和学习的过程。

所以这次交管部门也设置了一个月的时间作为过渡期,在这个月里,交警主要还是以宣传教育和口头警告为主。

但是从8月6号开始,就要动真格的了,一旦抓到违规使用,就是实打实的罚款和扣分。

而且,这并非拍脑袋的决定,在一些试点城市,新规已经试行了一段时间,效果非常显著。

数据显示,新规实施的短短三个月内,当地滥用双闪灯的行为下降了四成多,因为灯光使用不当导致的追尾事故也减少了将近三成。

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背后就是一个个家庭的安宁和幸福。

所以,咱们每一位司机朋友,都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车上的这个红色三角按钮,别再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装饰灯”或者“氛围灯”了,它是在关键时刻保护我们和他人生命安全的“守护神”。

大家可以通过“交管12123”这个手机APP或者咨询当地的车管所,去了解更详细的规定,做到心中有数,规范用车,安全出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