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捷途汽车甩出全新豪华越野序列"捷途纵横",首款车型纵横G700的预热信息震撼发布:车长5198mm,比汉兰达还壮实;采用非承载式车身+三把锁的硬派越野配置;最狠的是标着"综合续航1400km"。评论区炸锅:"这是要硬刚硬派越野天花板?""1400km续航,这配置怕不是要卖40万+"?
要知道,现在硬派越野市场卷得离谱,坦克系列靠技术吃饭,方程豹拼性能,捷途作为"理工男"奇瑞的子品牌,扔出这么个"硬核大家伙",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真有硬货?
2025年9月19日,G700正式开启预售,售价万元。今天咱就扒开这层皮,看看G700到底藏着啥招儿。
1400km续航咋来的?
捷途的"混动黑科技"是吹牛还是真本事?
很多人第一反应估计跟我一样:"1400公里续航?这数字听着就玄乎,是不是又在玩文字游戏?"毕竟这年头,车企宣传水分大的不是一家两家。但扒开G700的技术参数一看,这事儿还真不是吹的。
捷途给G700配的这套动力系统,名字挺唬人——"鲲鹏超能混动CDM-O"。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神功,但拆开看其实就是把混动技术玩到了极致。
核心是啥?
一台2.0T的发动机,热效率做到了。
这数字啥概念?
咱打个比方,普通燃油车发动机热效率能到就算优秀了,多出的这5个百分点,意味着同样一箱油,G700能比别人多跑好几十公里。
但光有省油的发动机还不够,真正让这套系统牛的是它的"排兵布阵"。前后各装了一台电机,前面那台功率210千瓦,后面那台更猛,300千瓦。两台电机加上发动机,综合功率飙到560千瓦,换算过来就是761匹马力。
这动力水平啥概念?
百公里加速只要4.6秒,比不少跑车都快。一台块头这么大的越野车,能跑出这成绩,说实话挺颠覆认知的。
电池方面也下了血本。宁德时代的800V 4C双层神行电池,容量千瓦时。这电池最大的好处是充电快,官方说法是10分钟能从充到。虽然纯电续航只有116公里(按NEDC工况测的),但对于插混车来说,这数字够用了。
市区通勤基本靠电,一周充一两次电就行,油钱能省不少。
那1400公里的综合续航到底咋来的?
说白了就是"油电接力赛"。满电状态下先用电跑,电池能撑个116公里,够你在城里转悠好几天。等电快没了,发动机自动接管,要么驱动车轮,要么发电给电机供电,具体用哪模式,车机系统会根据路况自动判断。整个过程无缝衔接,坐车里你基本感觉不到切换。
油箱容量估计在100升左右(官方没公布具体数字,但参考这级别车型基本都这容量),亏电油耗控制在/百公里,算下来剩下的1284公里不成问题。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数据是实验室测出来的吧?
实际能不能跑这么远?"
咱得实事求是说,任何车的官方续航都是理想状态,实际使用肯定打折扣。但G700这套系统有个优势——就算电池没电了,它还是台混动车,不是纯油车,发动机和电机配合工作,比传统燃油车省油得多。按八折算,实际综合续航1100公里往上,这续航能力在硬派越野圈里,真找不出几个对手。
是,这套系统不是捷途拍脑袋想出来的。奇瑞的鲲鹏动力平台已经在瑞虎9、星途揽月这些车上用了一两年,市场反馈还不错。CDM-O这套混动系统虽然是首次应用在越野车上,但技术基础是成熟的。
这就好比一个老师傅拿着趁手的工具干活,翻车概率小得多。
从2025年1月发布到9月预售,八个月时间里,捷途把G700从概念车推到量产车,这速度在传统车企里算快的。背后反映的是奇瑞这些年在混动技术上的积累够深,不是临时抱佛脚。你所盛开、蝴蝶自来,技术硬了,底气自然就足了。
车长5.2米+非承载车身+三把锁,捷途这是要抢谁的饭碗?
光看续航可能感受不深,真正让硬派越野圈炸锅的,是G700那一身"肌肉"。5198毫米的车长,2870毫米的轴距,往那一停,气场拉满。咱对比一下就知道这尺寸有多夸张了——丰田汉兰达长4965毫米、轴距2850毫米,G700比它长了233毫米,轴距多了20毫米。
别小看这点差距,车内空间能差出一个级别。
但真正的狠活儿不在尺寸,在底盘。G700用的是非承载式车身结构,说人话就是有大梁。这跟城市SUV的承载式车身完全是两码事。承载式车身舒适性好,但强度有限,遇到大坑大坎容易变形。
非承载式车身就不一样了,有根钢铁脊梁撑着,抗扭刚性强得多,越野时车身不容易变形,通过性和可靠性都上了一个台阶。
狠的是,G700标配了前中后三把差速锁。玩越野的人都知道,差速锁是越野的"核"。没锁的车,轮子一打滑就趴窝;有一把锁的车,能对付一般的烂路;有两把锁的车,基本啥路都敢走;有三把锁的车,那就是"横着走"的水平了。
沙漠、泥地、岩石路面,只要你敢开,G700就敢带你过去。这配置在四十万以下的越野车里,真不多见。
除了三把锁,G700还配了空气悬架和CDC可调阻尼减振器。空气悬架能升能降,升起来离地间隙增加,越野通过性更强;降下去重心更低,高速行驶更稳。CDC减振器能根据路况实时调整软硬,烂路走软点舒服,好路走硬点支撑足。
这俩配置加起来,让G700既能在野外撒欢,也能在城里当个"文明人",不至于开个越野车每天都像坐拖拉机。
涉水深度900毫米,这数字也够吓人。
啥概念?
成年男性的腰那么高。遇到暴雨积水,别的车早就熄火了,G700还能淌着水走。接近角30度、离去角25度,这俩数据决定了车能爬多陡的坡、能下多陡的坎。
30度的接近角,相当于你能开上一个挺陡的土坡,车头不会磕底盘。
有人可能要说了:"这么硬核的配置,日常开不是浪费吗?"
还真不是。非承载车身虽然重点,但开起来扎实,高速并线更稳;三把锁平时用不上,但遇到雨雪天气或者烂路,关键时刻能救命;空气悬架日常能提升舒适性,装卸货物时还能降低车身,老人小孩上下车更方便。这些配置不是摆设,而是把安全和便利性的天花板抬高了。
再看看竞品就更明白G700的定位了。坦克700 Hi4-T售价万,顶配都快赶上百万豪车了;方程豹豹8售价万,配置跟G700旗鼓相当。G700预售价万,入门价比坦克700便宜了近8万,比方程豹豹8也便宜了3万。
同样的硬派越野底子,同样的混动长续航,价格却能打下来,这就是奇瑞多年造车经验带来的成本控制优势。
狠的是,G700还有个杀手锏——华为乾坤智驾ADS 3.0。现在买越野车的人,不光看能不能越野,还看智能化够不够。华为这套智驾系统在业内名声不错,城市领航、高速领航、自动泊车这些功能都有,长途自驾能减轻不少疲劳。
这相当于G700不光能"上山下海",还能"自己开",把硬派越野和智能出行结合起来了。
说白了,G700抢的就是那些"既想玩越野、又不想放弃日常舒适性"的用户的饭碗。过去这类需求只能往进口车看,动辄七八十万起步。现在国产车技术上来了,价格又实惠,市场自然就打开了。
这不是价格战,是技术升级带来的降维打击。
为啥捷途敢这么"卷"?
是市场变了,还是技术底气足了?
往前推十年,你跟我说国产车敢做硬派越野,还敢卖三四十万,我肯定觉得是天方夜谭。那时候国产SUV啥定位?十万块钱起步,配置能堆多少堆多少,但核心技术基本靠进口。发动机是三菱的,变速箱是爱信的,底盘调校找国外团队。
说白了就是个"组装厂",赚的是辛苦钱。
但2025年的今天,情况完全反过来了。捷途敢把G700定价三四十万,还敢在硬派越野这块"硬骨头"上啃,凭的是啥?
一个字——技术。
奇瑞这个"理工男",这些年闷头搞研发,成果一个接一个往外冒。鲲鹏动力平台是自己的,热效率的发动机是自己的,2挡DHT混动变速箱是自己的,就连电池虽然用的宁德时代,但BMS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系统全是奇瑞自己开发的。这一整套技术链条,以前得花十几亿美金向国外买授权,现在全攥在自己手里了。
是,这些技术不是实验室里的"样品",是经过市场检验的"量产货"。瑞虎9从2023年底上市到现在,月销稳定在七八千台,用户口碑不错。星途揽月用的也是鲲鹏动力,上市一年多销量破万。
这些车型的成功,证明了奇瑞这套技术靠谱。G700相当于拿着这些成熟技术,往越野这个细分市场一放,成功率自然高得多。
市场需求也在变。以前买越野车的人,要么是真去玩越野的硬核玩家,要么是拿越野车当身份象征的"土豪"。前者对价格敏感,后者不差钱。但现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开始关注越野车。
原因很简单——这两年极端天气频繁,暴雨、暴雪时不时来一场,普通轿车和城市SUV应付不了。再加上自驾游、露营这些户外活动火起来了,家里有辆能"上山下河"的车,周末带着一家老小出去玩,安全又自在。
这部分用户的需求很明确:既要有越野能力,又要日常开着不费劲;既要空间大,又要油耗低;既要配置高,又不想花太多钱。过去这"既要又要"的需求,根本没车能满足。进口越野车能力够,但油耗高、价格贵;国产城市SUV价格合适,但越野能力弱。
G700卡在中间,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竞争对手也在倒逼国产车进步。坦克系列这两年卖得火,证明国内硬派越野市场有需求。方程豹豹8去年上市后反响不错,说明三四十万这个价位段用户买账。捷途看到这个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何况,跟长城、比亚迪比,奇瑞在发动机技术上的积累更深,这是它的优势。G700这套混动系统,发动机是核心竞争力,这点长城和比亚迪短时间追不上。
还有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时间窗口。2025年到2027年,是国内新能源和混动车爆发的关键期。在推,技术在进步,用户认知在转变。G700选在这个时间点切入硬派越野市场,就是要抢占先机。
等到2026年、2027年其他车企反应过来,G700已经吃到第一波红利了。
说白了,捷途这波不是赌博,是精心策划的"降维打击"。技术有积累、市场有需求、时机也合适,三个条件同时满足,不出手才奇怪。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练了十年内功,终于等到出山的机会,不一鸣惊人都对不起这十年的苦功。
网友吵翻了!
1400km续航是噱头?
这价格值不值?
G700预售消息一出,各大汽车论坛和短视频平台吵翻了天。支持的、质疑的、观望的,各种声音都有。咱挑几个最有代表性的争论点,掰扯掰扯。
第一波质疑声最响的,就是续航问题。"1400公里?实验室数据吧?实际能跑1000公里我就烧高香了。"这话说得也不是没道理。这些年车企宣传翻车的案例不少,说好的续航600公里,实际跑个400公里就没电了。
但G700这事儿得分两说。它是插混不是纯电,就算电池没电了,发动机还能接着跑,不存在"趴窝"的风险。其次,1400公里是综合续航,包含纯电和混动两部分。纯电116公里,这是实打实能测出来的;剩下1284公里靠油,按/百公里油耗、100升油箱算,跑出来不成问题。
真要较真,实际开空调、跑高速,续航打个八折,1100公里以上还是能保证的。这续航能力,在硬派越野圈里已经算顶尖了。
第二个争论点是配置问题。"非承载车身+三把锁+空气悬架,这些玩意儿日常开用得上吗?
是不是过度配置?"
这观点挺有意思,说明很多人对越野车的认知还停留在"只能野外玩"的阶段。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越野配置",日常使用价值很高。非承载车身开高速更稳,过减速带、烂路车身不会异响;差速锁虽然平时锁不上,但雨雪天、湿滑路面能保命;空气悬架舒适性好,装卸货物还方便。
这些配置不是摆设,而是提升了整车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何况,G700这些配置是标配,不是选配,买入门版也有,这就挺良心了。
第三个热议话题是价格。"万起?这价格有点超预期啊。"不少人原本以为G700会定价二十多万,结果预售价奔着三十五万去了。但仔细一算,这价格其实不离谱。
坦克700入门版万,方程豹豹8入门版万,G700比它俩都便宜。关键是配置不缩水,该有的越野硬件一个不少,该有的智能配置也都给你。万买到的是一台技术成熟、配置拉满的硬派越野SUV,不是那"减配版"或"乞丐版"。
这么一比,性价比反而凸显出来了。
还有人担心可靠性问题。"奇瑞的车质量行不行啊?
这套混动系统会不会出问题?"
这担心也正常,毕竟国产车在可靠性上的口碑,过去确实不如合资车。但奇瑞这些年进步明显。瑞虎9上市一年多,投诉率在同级别车型里算低的;星途揽月用的也是鲲鹏动力,用户反馈的大毛病不多。G700这套CDM-O系统虽然是首次应用在越野车上,但核心技术跟瑞虎9那套一脉相承,稳定性应该问题不大。
再说了,新车都有质保,三年或十万公里,真出问题厂家兜底。
最有意思的是另一波声音:"这车不错,但我再等等,等上市优惠了再买。"这心态就很"中国消费者"了。国内车市竞争激烈,新车上市半年一年就开始打折的情况不少见。但G700这情况可能不太一样。
硬派越野市场本身就是小众市场,坦克700上市两年了,优惠幅度也不大;方程豹豹8刚上市没多久,基本没啥优惠。G700作为捷途品牌向上冲击的拳头产品,短期内大幅降价的可能性不大。真想买的,还是早出手早享受。
从网上的讨论看,G700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值不值"这个问题上。支持的人觉得,三十多万买到这么一台技术硬、配置高的越野车,物超所值;质疑的人觉得,捷途品牌力不够,卖这价格有点虚高。但市场最终会给出答案。如果G700上市后月销能破五千,那就说明这定价策略成功了;如果销量不理想,捷途肯定会调整价格或者加大优惠力度。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好处——用户用钱包投票,企业根据反馈调整策略。
结语:捷途纵横G700,会是2025年最"硬核"的豪华越野SUV吗?
从2025年1月的北京发布会,到9月的预售启动,G700这八个月的曝光和预热,基本把底牌都亮出来了。5198毫米的车长、非承载车身、三把差速锁、1400公里综合续航、万起的预售价,每一项单独拿出来都够吸引眼球,组合在一起就更有冲击力了。
这车到底能不能成?
咱得实事求是说,机会很大,但挑战也不小。优势很明显——技术成熟、配置拉满、价格有竞争力。奇瑞这些年在混动领域的积累,让G700站在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劣势也存在——捷途品牌力相比长城、比亚迪还是弱一些,用户对国产车的可靠性还有疑虑,硬派越野市场本身也是个小众市场,天花板有限。
但不管怎么说,G700的出现,至少证明了一件事:国产车在硬派越野这个曾经被进口车垄断的领域,已经有了叫板的实力。过去想买台靠谱的越野车,普拉多、帕杰罗这些进口车动辄五六十万,普通家庭根本消费不起。现在G700把价格打下来,技术还不输进口车,这就给了更多人玩越野的机会。
未来会怎样?
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G700上市后的实际表现,包括销量、用户口碑、可靠性反馈。如果这三项都过关,那G700就真能在硬派越野市场站稳脚跟;如果哪一项翻车,市场会毫不留情地惩罚它。二是竞争对手的反应。
坦克、方程豹肯定不会坐视G700抢份额,降价、推新款、加配置,各招数都可能用上。G700能不能扛得住,就看捷途的应变能力了。
说到底,买不买G700,还得看你自己的需求。如果你就是想要一台能真越野、续航长、配置高、价格还能接受的SUV,G700确实值得考虑。如果你更在意品牌面子,或者对国产车的可靠性还有顾虑,那不妨再观望观望,等首批车主的反馈出来再做决定。
至于G700能不能成为2025年最"硬核"的豪华越野SUV?
答案还得等市场来揭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国产越野车的春天,可能真的要来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