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黄浦江畔,荣威·上海儿童艺术剧场被科技的光芒点亮,2025年的“上汽之夜”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未来出行橱窗,向世界展示了这家中国汽车巨擘的雄心与蓝图。这场以“懂车更懂你”为主题的盛会,远不止是一场新车发布会,它更像是一场关于汽车价值重构、技术普惠与未来生态的深度宣言,让人不禁想一探究竟:上汽,这位行业巨人,究竟要向何处去?它的“平权”理念又将如何影响我们每一位消费者的出行体验?
“平权”不是口号,是技术普惠的实践
“技术平权”无疑是上汽之夜最核心的关键词。但这绝非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上汽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创新,打破壁垒,让尖端科技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真正做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安全,是平权的基石: 想象一下,当你驾驶的车辆拥有预判风险的“第六感”(预碰撞主动安全系统),碰撞发生时座椅和安全带能像默契的伙伴一样主动调整姿态保护你(碰撞随动机构+座椅集成安全带),再加上如同全方位拥抱般的“全包裹式安全气囊”和“坐垫气囊”——这就是上汽整车安全3.0技术描绘的安全图景。它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碰撞后保护”,而是追求全时域的主动安全守护,将“安全”这个汽车最根本的价值推向新的高度,让每一位用户都能享受到顶尖的安全保障。
智能,让驾驶更轻松有趣: 智能驾驶的普及化是另一个平权重点。上汽深谙开放合作的力量,携手华为、地平线、Momenta、火山引擎等领域的“智驾天团”,共同打造智能座舱和高阶智驾解决方案。无需等待遥远的未来,2025年荣威、MG的主力车型就将搭载地平线J6E智驾芯片,实现“全场景NOA高阶智驾方案”。这意味着在高速、城市快速路乃至复杂的城区道路,车辆都能更智能地辅助驾驶者,大幅减轻驾驶负担。更重要的是,上汽追求的是“个性化智能”。通过AI智舱与智驾的深度融合,车辆不仅能听懂你的指令(语音交互),更能学习你的驾驶习惯,理解你身处的环境(如雨天、拥堵),主动为你推荐最合适的驾驶模式或功能,让智能科技真正“一看就会、一说就懂、一开就爱”。
概念与量产齐飞,技术创新脚踏实地
上汽之夜展示了其对未来的大胆构想与当下务实落地的“双轨并行”。
设计之美,定义未来: 由传奇设计大师约瑟夫·卡班(布加迪威龙缔造者)操刀的荣威双概念车惊艳亮相。一款SUV以磅礴气势演绎“力量之美”,另一款加长豪华轿车则以前卫的优雅勾勒未来主义蓝图。它们不仅仅是炫酷的概念,更是荣威品牌设计语言全面焕新的信号,预示着未来量产车型的设计风向。
硬核科技,落地生根: 比起炫目的概念,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更能体现企业的实力与决心。在电动化核心的电池领域,上汽即将在年内于MG4车型量产搭载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俱佳的新一代半固态电池(与清陶能源联合研发,液体成分仅5%,穿刺实验不起火不冒烟)。更重磅的是,面向2027年的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 已在规划中,将再次引领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标杆。在智能化领域,“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3.0”计划于2025年落地,支持L3级自动驾驶量产,其核心是“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先进电子架构,目标是实现毫秒级的系统响应速度,为高阶自动驾驶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同时,整合底盘研发制造能力打造的先进线控底盘技术,以及具备自学习、自进化能力的上汽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都将在未来几年陆续落地,不断提升车辆的驾控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开放生态:打破边界,共创未来新出行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上汽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构建一个融合共生的人-车-城新生态。
强强联手,优势互补: 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堪称典范。双方采用“躯干自主+关节外协”的创新模式,将上汽深厚的底盘、电驱技术与华为领先的ADS智驾系统深度融合。首个结晶——“尚界H5”即将上市。这款鸿蒙智行“五界”中首款面向20万级主流市场的车型,预售在即,提供纯电(CLTC至高655km)和增程(CLTC综合超1300km)双动力选择,并直接搭载华为最新的ADS 4.0辅助驾驶系统。这不仅是技术的融合,更是合作模式的突破(华为智选车模式),实现了从产品定义到销售服务的全链路协同。与OPPO的合作则打通了数字生活的边界,实现了手机与车机在导航、通话等多场景下的无缝流转和生态共融,让用户的数字生活体验在车内得以延续和升华。引入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则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座舱的理解和服务能力,使其更加“懂你”。
智能出行,先行先试: 上汽在智能出行商业化应用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其Robotaxi车队在上海、苏州等城市累计载客里程已突破400万公里,不断积累宝贵数据和经验。在物流领域,位于洋山港的5G+L4级智能重卡已实现高效的“一拖四”编队运输,效率提升高达30%,并成功突破50万标准箱的商业运营量,成为全球L4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的标杆项目。同时,依托上海浦东新区超758公里的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上汽积极推动车路协同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为构建更高效、更安全的未来出行生态奠定基础。
全球视野:从走出去,到扎下根
上汽的“GloCal”(Global + Local)战略成效斐然,实现了从单纯的产品出口到体系化扎根海外的华丽转身。
结构优化,自主担当: 在国内市场,“新三驾马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协同发力。尤为亮眼的是,2025年1-7月上汽自主品牌销量达151.8万辆,同比增长23.3%,在集团总销量中的占比提升至惊人的63.5%。这意味着,上汽每卖出三辆车,就有两辆是自主品牌(荣威、MG、智己等),彻底改变了以往依赖合资的格局。
因地制宜,海外开花: 在全球市场,上汽展现了对本地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快速响应能力。面对欧洲市场政策环境变化,上汽迅速调整策略,将重心转向更符合当地需求的HEV(混合动力)车型。这种“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的策略成效显著:1-7月海外销量达57.6万辆,累计海外销量突破600万辆。在欧洲市场,1-7月终端交付近18万辆,实现两位数增长。MG品牌成为欧洲最畅销的中国品牌,其车型在西班牙PHEV市场多次蝉联月度销冠,在挪威市场总销量排名第五(中国品牌第一),MG ZS Hybrid+在英国SUV-B HEV细分市场更是以19.7%的市占率勇夺第一,击败了众多强劲对手。这背后,是上汽在欧洲建立的包括本地化研发中心和供应链在内的完整体系支撑。
展望未来,深化布局: 上汽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出17款全新海外车型,全面覆盖SUV、轿车、MPV等主流品类,并将固态电池、先进的辅助驾驶等本土研发的核心技术逐步应用到全球产品中,实现真正的技术输出。
结语:平权驱动持续进阶,读懂用户方能致远
从“上汽之夜”的前沿理念发布,到市场端“七连涨”的亮眼成绩单,上汽集团展现出的是一种稳健而清晰的战略定力。“技术平权”是其核心驱动力,它并非终点,而是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将安全、智能、设计、品质等核心价值,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开放的合作,普惠至更广大的用户群体。无论是联手科技巨头打造深度融合的产品(如尚界H5),还是将固态电池、高阶智驾等前沿技术下放至主流车型,抑或是在全球市场精耕细作、因地制宜,其本质都是“懂车更懂你”理念的深刻实践:理解用户对安全、便捷、舒适、个性的多元化需求,并致力于提供超出预期的解决方案。
当一辆车不再仅仅是冰冷的交通工具,而是能主动守护你的安全、理解你的习惯、融入你的生活、并可靠地伴你驶向全球各地的“最懂你的出行伙伴”时,这或许就是上汽所描绘的,关于未来出行的最美图景,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从“制造”向“智造”跃升的生动缩影。这场发生在黄埔江畔的“平权思潮”,正悄然改变着车轮驶过的每一寸土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