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路上看到一辆威麟R08停在路边,夸张的大前脸突然吸引了不少路人,都在低头看那硕大的八边形格栅。心想,奇瑞开发这个车,真有点当长脸给人的感觉。其实我也没细想过,它是不是在试图用这个夸张的元素来跟传统皮卡拉开距离?还是说,造型就成了它的卖点。你看那车头,像不像一个大嘴巴,脸都被撑得歪了?我朋友在旁边啧啧两句,笑着。
其实这个套路很狡猾。你车厂设计一台车,不光是看颜值,还得考虑空气动力学、成本、工厂的流水线,甚至还要考虑未来的版型更新。威麟R08的前脸,那个大格栅很in,是为了引入更多的空气,降低风阻,还是说单纯为了吸引眼球?我估算它的风阻系数可能在0.35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比起一些紧凑型SUV要差一点,但这个角度,这个设计更像就是一场看脸运动。
说到车尾,皮卡尾部的处理说实话挺耐看的——那大面积的矩形货箱门,配上竖排尾灯,直白又实在。灯组内部那些折线设计,怎么看都像个彩灯装饰,这是不是为了凸显运动感?我其实对这个灯的亮度很感兴趣。内置LED芯片那块,估算有12颗欧司朗高功率LED,照射距离可以过190米。试想一下,晚上开高速,那个宽域照明帮了大忙。你说这样是不是暗夜的守护者?
(这段先按下不表)说到这些配置我就想问,实际用起来,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是不是还依赖于后期OTA升级?我之前问过修理工,他说全系标配的L2辅助,稳定性还行,但遇到复杂场景会跑偏。我心里总觉得:智能配置这块,,到底谁给谁背书呢?厂家的宣传,还是实际的驾驶体验?我自己开车短途,确实还没遇到很严重的乱跑,但那种自动巡航+车道保持,跟开车的感觉完全不同——像是有人在帮你盯着前面。
动力方面,威麟R08提供两种选择。汽油的2.4L自然吸气,配5速手动;柴油的2.3T,提供6挡手动和8挡自动变速器(有开球迷和自驾的朋友喜欢那种飘逸的自动变速),同时还分两驱和四驱。其实我觉得,作为一台实用型皮卡,动力配置还是挺丰富了。但我有一个疑问:同样价位的皮卡,比如五菱的那款,油耗和动力表现,究竟是不是更省心?我猜这个得用个粗算——比如百公里油耗,汽油版可能在8-9升左右,柴油版可能5-6升(估算、样本少)。这样一算,油钱就不一样了。你说,谁能想清楚,到底是不是值这个价呢?
对比一下,如果放到同类车型,威麟R08的门面确实亮眼。但我有个感受,就是它的底盘有点直白,没有特别复杂的调校。上次我路过一辆哈弗皮卡,感觉那个悬挂调得更偏硬一些。威麟R08的乘坐感可能偏舒适点,因为它座椅设计还算不错(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座椅表面那层细密的缝线,细节挺到位),但整体调调,还是倾向于好开一点点。
这让我突然想到,研发这类车到底多大程度依赖供应链?比如大灯、芯片、电池、机油,你想象成厨房做菜,原料得多?我在想,威麟的15.6英寸中控屏,屏幕很大,分辨率又高,成本其实很高。新车内置的芯片是8155,总体配置挺先进,但大批量生产,成本控制也挺关键。像是这块芯片,大概的制造成本是在几百块到千元以内(体感、不确定),如果批量搞,价格就会大幅下降。供应链的这种博弈对制造商来说,真是生死线。要不然,价格到最后可能成了天花板。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到底有多少人会细算个油耗、价格,然后再考虑实用?大多数买皮卡的,可能更看中载货空间、外观或价格带。比如你问我,货箱设计究竟哪些细节最关键?我觉得,既要深度够,又要宽度适中,像这个威麟R08的货箱尺寸1530×1620×515,放平板、箱子或一些散件,基本没问题。(这段先按下不表)
顺便,我还想问,柴油混动、或者纯电的皮卡可能会不会成为趋势?其实我挺喜欢那个想法,尤其是柴油混动,可以在续航和油耗之间找到平衡。可惜到目前为止,市面上的纯电皮卡还很少,原因之一是电池成本和底盘结构限制。就算要出,也得走工厂粉丝路线,像我认识的一个朋友说:未来可能会一辆带电池底盘的皮卡,像泥巴车一样,可以扔个电池包,跑个几百公里。这完全是生活的变形记。
我喜欢这个车的那些细节——货箱侧面有2200多毫米的踏板尺寸,角度是内斜度3度,可以说,设计师考虑了多实用。但我想知道,平时用它装点重物,会不会觉得尾部那个折线的尾灯容易磕伤?这个细节其实挺深的。但真正用车起来,还得看车和人的相处之道。
可我一直在想,不知道你会不会注意到,那辆车的那个T字尾灯,设计得那么立体,是不是想传递一种跑得快、看得远的感觉?其实很多设计,背后都藏着个心理暗示——你不觉得吗?或者我猜测太多,不知道你惯自己开车,还是喜欢自动驾驶多一点?我自己是觉得,随时都得准备突发——像那天我在倒车,车尾灯突然亮起来,提醒我距离太近——非常实际。
这个时代,买车,越来越像在挑细节。你看它的眼神,你会不会也在心里筑了个梦?还是说,到底什么才是真用车的最重要?
(这段又偏跑题了,没细想过)——也许我应该更关注,你会在第一眼看到这台车的哪一个细节,最能打动你?这都只是我空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