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现在16万想买台B级车,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劝退”。国产新能源一个个都往30万+冲,合资燃油车呢?好像除了降价还是降价。但你有没有想过,花16万,能直接把一台当年近50万落地的“西装暴徒”开回家?不是开玩笑,今天主角就是一台2018款的奔驰E200L,里程不到9万公里,车况精品,价格就卡在16万出头。是不是有点上头?
这年头,新车动不动就“顶呱呱”,可钱包根本不答应。反倒是二手车市场,时不时来个“真香”现场。尤其是这代E级,当年一发布就被称作“小S级”,外观大气得走路都摇头晃脑。五年过去了,它非但没跌成“老咕噜棒子”,反而被不少人当成“国民神车”级别的存在。16万买个奔驰标,到底值不值?咱们今天就好好盘一盘。
先看脸,这代E级的设计,真的支棱起来了。那种“立标+长轴距”的气场,放在今天也不过时。前脸大尺寸三叉星徽+双横幅镀铬格栅,配上修长的车身线条,风阻系数低到0.24Cd,当年可是同级最低之一。侧面一看,超过5米的车长,轴距直接干到3079mm,后排跷二郎腿都不带挪位置的。晚上开车更爽,虽然不是“灯厂”奥迪那种炫技风格,但全LED大灯+流水转向灯,辨识度拉满,妥妥的“出片利器”。
坐进车里,我敢说,哪怕你现在去试驾二十多万的新车,内饰这块也未必能赢它。双12.3英寸大联屏,2018年那会儿可是实打实的越级配置,科技感直接拉满。木纹饰板、皮质包裹、氛围灯一整套豪华套餐安排上,档次感瞬间到位。你说它是“装逼利器”吧,人家还真有那个底气。座椅宽大柔软,NVH做得也不错,高速上胎噪风噪控制得挺好,舒适性配置这一块,奔驰从没让人失望过。
动力方面,E200L用的是2.0T低功率发动机,最大马力184匹,峰值扭矩300牛·米,匹配9AT变速箱。百公里加速8秒出头,日常通勤完全够用,红绿灯起步不会被人甩一脸灰。不过你要拿它当“驾驶玩具”?那可能有点强人所难。调校偏舒适,油门初段轻微迟滞,动力输出线性但不算激进。说白了,这车不是让你去劈弯的,而是让你舒舒服服地“上桌第一个动筷”。
说到操控,底盘用的是前后多连杆独立悬挂,调校偏向行政级舒适。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滤震很到位,乘客不会颠得怀疑人生。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也在默默工作,高速变道或过弯时,车身姿态控制得不错,侧倾抑制在合理范围内。虽然谈不上多么运动,但稳重扎实的质感,才是E级该有的样子。
智能化这块,以今天的标准看,它的MBUX系统还没上线,用的是老款COMAND系统。菜单逻辑稍微复杂点,语音识别也别指望多智能。但基础功能一个不少:L2级辅助驾驶有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盲点监测这些,日常跑高速能省不少力。你要说它是“车界网红”靠堆配置吸睛?不存在的。它走的是经典耐看、实用靠谱的路子。
安全性更是不用操心,当年中保研还没现在这么狠,但E级在欧洲NCAP和美国IIHS都是五星成绩。全车8气囊、ESP、胎压监测这些标配,被动安全拉满。就算放到现在,它的安全底子依然是顶呱呱的。
那问题来了,16万买它,有没有对手?当然有。
比如同年份的宝马520Li,价格也差不多15-17万区间。宝马的优势在哪?操控是真的爽,方向盘手感、底盘反馈都更运动,开起来更有“人车沟通感”。但缺点也明显:内饰用料比奔驰素了一点,后排舒适性略逊一筹,而且后期小毛病相对多点,口碑上有点“打脸”。
再看奥迪A6L 45 TFSI,优惠后也可能杀进16万区间。奥迪的科技感更强,虚拟座舱看着更酷,空间也不差。但问题是,这个价位的A6L大概率是上一代末期款(C7),设计已经显老,保值率掉得有点“天塌了”的趋势,而且烧机油的传闻一直没断过,老车主看了都想“气的蹦起来”。
相比之下,这台E200L的优势就出来了:品牌认知度高、外观内饰不过时、舒适性顶级、后期故障率相对低。虽然动力不是最强,但胜在均衡。16万买个“真香”级别的行政座驾,它算不算降维打击?
还有人可能会说,现在电车这么火,为啥不买个新势力?确实,20万以内能买到续航600km、辅助驾驶顶配的电动车。但你想啊,五年车龄的E级,三电技术?没有。但它有奔驰百年造车的底蕴,有那种“走路摇头晃脑”的尊贵感,这是很多新品牌短期内拼不出来的。
当然,买二手豪车也不是没风险。车况是关键,事故、泡水、调表这些坑得避开。建议找信得过的第三方检测,别图便宜吃大亏。保养成本嘛,虽然比普通家用车高点,但奔驰这几年配件价格下来不少,小保养也就一千出头,还能接受。
五年过去了,这台E200L没跌冒烟,反而成了性价比“神车”。它不像新车那样充满未知,也不像老头乐那样毫无吸引力。它就像一位老友,沉稳、可靠、懂你所需。花16万,换来一套完整的豪华车体验,从面子到里子,从舒适到安全,几乎没有明显短板。
所以最后问一句: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如果是你,你会选这台历久弥新的E级,还是奔向更新潮的电动时代?你喜欢那个车呢?评论区聊聊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