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6最近风头可谓一时无两,新能源汽车圈子里都在热议这款带着“黑科技”光环入场的新秀,销量数字看着跟坐火箭似的,5月才千把辆的水平,眨眼刚到7月就破三千,感觉新能源高端市场要变天了,智己品牌准备在这个赛道上杀出一条血路。
咋回事?按理说大家都在夸它技术牛,配置高,智能驾驶能全国无图跑,激光雷达那是真一套子上天,底盘是数字灵蜥,智能座舱在业内也是数一数二的。就冲这些,用“科技天花板”来形容也不太过吧?想当初在发布会上那些参数一摆出来,现场的科技发烧友估计都想上去摸一把方向盘。
可转过头来,热搜和投诉榜都不太消停。你要问怎么回事?最头疼的不止是那空气悬挂“突然跪了”,还有更让人炸毛的——定金收了却死活退不出来。有人自己变卦,想取消订单,店里那边直接一副“钱已进账,概不退还”的套路,拖来拖去,机智的消费者一查平台,发现不止自家遇上这茬。
说起来,这车主心里得多憋屈才能一路投诉到车质网、黑猫这些地方。新车开两个小时悬挂塌了,4S店还整出两种故障解释,单向阀?模块问题?到底是哪边出岔了?报告没见着,退换车直接被无情打回。说句实话,谁家大几万、一二十万的消费,遇上这样的售后,能不心烦吗?
越到深处,问题就越让人狐疑。智己这几年号称要做“中国高端电动新选手”,技术堆满车头车尾没得说,LS6那些自动泊车撞墙、雷达预警歇菜的事儿还历历在目,OTA升级嘴上说得快,结果新一代L6照样踩进前人的襟角。高智能是好,可靠性跟不上就是翻车。
哎呀,说到这里,让人忍不住琢磨一个问题:高端品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如果只是亮眼的技术和炫酷的参数,消费者初见总会信心满满,但等市场卖出几千台、舆论一传十十传百,售后和品控成了最真实的考卷。你想想,假如下次买车不光是看参数表,更会扒平台查投诉,这“技术光环”还能靠得住多久?
其实,新能源汽车行业这两年就是打“信心牌”。从智能化到品质管控,到处都在鼓吹突破和创新。上汽押宝智己,想跑赢蔚来、小鹏、理想这些同行,结果买卖路径上小疙瘩一堆,技术还能撑腰多久?网友玩梗说“买车容易退钱难”,这话一语道出了消费者的无奈心情,也让品牌管理层夜不能寐。
市场扩张速度和产品信誉,这两条腿本该一起跑。要是只顾着销量数据蹭蹭往上狂飙,底层基础没打牢,很快就爆出“质量门”。但说真的,品牌方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有些时候,可能是管理流程没跟上,门店为冲业绩各种搞促销、收定金,退钱这块咋就这么难?难道真是“消费者定金一交,品牌说走就走”,钱进来了不退就成了高端标配?
网友调侃“空气悬挂一塌,钱包也悬了”,这种段子虽好笑,但想到自己可能哪天也经历一把,谁都笑不出来。“定金难退”其实已经是汽车销售界的老梗了,但在智己L6身上频出,还是掀起了新一轮讨论。有同行朋友爆料,不止一家门店遇到退定金难题,就是因为管理层还没跟上实际情况,政策说好了要灵活应对,执行层面却卡死死。
讲究点的品牌早就明白,售后服务才是做高端的护城河。当初特斯拉一天到晚升级系统,售后跟不上,用户可没少吐槽。后来理想、小鹏这些品牌一看,纷纷注册车主App,成立快速响应小组,什么QA工程师、品控专员八仙过海,目的全是把补锅补到第一时间。别的不说,这些品牌绝对深谙“市场是铁粉撑起来的,口碑一臭全盘皆输”。
咱也不是非要揪住智己L6不放。不过站在行业角度看,智能汽车的进阶赛,拼的不只是技术参数,更是各种漏洞和危机处理的能力。技术更新快,到底有没有把售后和质量稳住?销售阶段能不能保证消费者的钱随时可退、投诉随时有回音?这些才是中国高端电动梦的底气所在。
要说技术方面,IM AD 3.0智能驾驶、灵蜥数字底盘2.0、先进芯片、全系激光雷达,卖点是真的一大堆,买进门那叫一个自豪。“全国无图NOA”让不少老司机都想尝鲜,一路试驾,圈内人互相推荐,说操作体验升级不止一点半点。可惜了,有人刚爽两天,车就出故障,这心情从巅峰一下掉到了谷底。
就拿空气悬挂塌陷来说,这玩意儿在豪华车上可不少见,但毕竟是高端标志之一。出现问题,厂家该出检测报告就得出,4S店的两种说法其实让车主心里越来越虚——到底是模块有毛病还是单向阀本身设计有Bug?没人给明确答案,消费者只能自己摸石头过河。这样的体验,谁还敢二次消费?
智能系统故障也是一把无形的刀,表面看这是现代车的复杂性,可追根到底还是品控没做到家。LS6自动泊车当时就把不少人吓出冷汗,雷达预警掉链子的消息传了好几轮,有OTA升级承诺还算有担当吧。不过新一代L6又栽同样跟头,难免让人怀疑:品牌是不是只会宣传新技术,对老毛病全靠补丁?
有意思的是,“销量向上口碑承压”已经成了新能源高端阵营的常态。速度看着漂亮,可一旦负面消息聚集起来,就是品牌公关最怕的那一刻。大家还记得小鹏一度因为“P7故障门”掉粉无数,蔚来也曾因为“售后体验拉垮”舆论炸裂。智己如今踩到同样节奏,看来行业大洗牌不远了。
咱再反过来想,高端市场到底怎么选牌子?技术配置越来越卷,参数表看得眼花缭乱,但最终决定购买的,还是售后和可靠性。如果说销量是入场券,那么口碑就是胜负手。谁能在技术更新和服务保障之间左右逢源,谁才能站到最后领奖台。品牌如果舍本逐末,只顾赶超销量,不顾细节处理,早晚有一天被用户质疑。
网友调侃“智己是你买时的心头好,售后时的闹心事”,这话真不是没道理。咱们买车看中科技和智能,但也得琢磨后头有没有靠谱售后。退定金这个事儿,说白了也就是品牌信用的试金石。你让消费者一次不敢退,下次还敢推荐亲朋买吗?
上汽集团这几年在新能源圈子地位不低,智己算是其瞄准高端市场的代表作。发展有亮点,但也暴露出流程滞后、服务短板。想真正“销量长红”,光靠新品发布的气氛组还远远不够。品控和售后,才是品牌口碑的“压舱石”。
其实吧,大家都明白技术有不确定性,复杂系统难免出点小毛病,关键是能不能主动解决、敢于承担。定金退款难题,售后响应滞缓,这些都不是无法治愈的病,只是需要更现代、更以用户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别把问题堆到消费者头上,负面口碑积压得多了,再高的销量也难逃瓦解危机。
新能源高端自主品牌下一站该怎么走?业内大咖早就提醒过,拼的是长期安心体验,靠的不只是参数亮眼。“技术光环”只是入门票,“靠谱售后”和“透明流程”才是用户口碑反复叫好的真材实料。智己L6这次风波,其实就是一次现实版的“成长阵痛”——既暴露了底层短板,也给所有高端新能源品牌提了个醒:未来比拼不止数据,还得是体验和信任。
说到底,谁不想买车省心,售后无忧?咱也是普通消费者,遇到退定金难题、用车故障就蒙圈。楼下的你有没有被汽车品牌这样“套路”过?欢迎留言分享你亲历的售后奇葩瞬间,咱一起琢磨琢磨,怎么才能让高端新能源不只是技术炫,还能让人放心买、快乐开。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